厦门日报讯 (特派记者江海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有何成效,如何“啃”下营商环境提升中的“硬骨头”?昨日下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加快打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路透社等境内外媒体聚焦厦门深化改革、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做法和成效。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强介绍了厦门的工作情况,并就媒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解答。他说,启动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后,厦门对标国际一流,在国内率先参照世行指标体系,通过第三方机构评估,查找差距和短板,并将其作为突破瓶颈的着力点和创新创造的切入点。 解难点 好的营商环境引来企业纷纷落户 “在改善营商环境过程中,厦门如何解决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中国新闻社记者首先抛出问题。 “以前,在项目报批过程中,推着推车、拿着麻袋跑有关单位的问题屡见不鲜,确实困扰着很多企业和社会单位。如今,办件人只需拿着U盘和少许清单材料,在一个窗口就可办妥。”黄强以改革前后办件人办理项目审批手续的直观变化切入,阐述了厦门在破解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这一最大难点中取得的成效。他指出,在此项改革中,最难的是“一张蓝图”,虽然过程艰难,但是收获不小,厦门从中整合腾出55平方公里的用地指标,相当于厦门三年多的用地指标,为更多的项目落地提供了空间。在“一张蓝图”的基础上搭建起的“五个一”工程项目审批体系,更是有效破解了长期困扰我们的工程建设领域部门之间互为前置、相互制约的瓶颈问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也对厦门在破解工程建设审批领域的瓶颈问题及成效表示关注。黄强告诉记者,改革取得成效后,吸引外资、吸引项目落地变得更加便捷。联芯、电气硝子等一批优质企业相继落户。总部注册地在厦门的瑞幸咖啡,成立不到7个月已经成长为独角兽企业。由中信基金和EBAY联合成立的物流电商企业橙联最终选择厦门,也正是看中了厦门的营商环境。 聚焦点 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 面对路透社记者关于住房的问题,黄强表示,厦门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要求,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采取一系列措施已有效稳定房价。此外,厦门还通过多种形式来解决住房问题。比如,大力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在让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努力让厦门中低收入和“夹心层”住房困难家庭及来厦稳定就业的新市民住有所居。通过加快社会保障性公共租赁房建设,让短时间来厦工作的人才或其他工作人员能够得到基本的住房保障。 |
相关阅读:
- [ 08-29]国务院新闻办吹风会经济学者谈金砖合作机制
- [ 05-26]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外媒体吹风会
- [ 05-23]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外媒体吹风会在厦举行
- [ 05-23]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外媒体吹风会昨在厦举行
- [ 05-22]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中外媒体吹风会在厦门举行
- [ 07-24]优化营商环境 厦门出台新规便利投资项目核准
- [ 07-20]思明提升政府效能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 [ 07-17]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在厦办企业手续五天内搞定
- [ 07-10]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做大做强厦门数字经济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