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夏季泳客多了救生员不够 有的游泳馆3月就招人至今未招满

2018-07-25 07:09:15白斌斌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集美区康城社区游泳池救生员在观察游泳池情况。记者唐光峰 摄

海西晨报讯 (记者 白斌斌 实习生 黄颖欣周毓秀)炎炎盛夏,游泳成为不少人消暑的方式。游泳的人多了,保障泳客安全的救生员也需要更多。近日,记者走访了解到,到了夏季这个游泳旺季,游泳馆却一边欢喜一边愁。欢喜的是泳客多了,愁的是救生员难招。为此,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和游泳协会,了解背后的原因和解决之道。

现状

3月就招人至今未招满

据2014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福建省公共游泳场所管理办法》第17条规定,公共游泳场所应当依法配备取得资格证书的游泳救生员。规定还指出,水面面积在250平方米及以下的游泳池,应当至少配备游泳救生员3人;水面面积在250平方米以上的游泳池,应当按面积每增加250平方米及以内,增加1人的比例配备游泳救生员。

在工人文化宫游泳馆、厦门六中游泳馆、晋爵会游泳馆海湾公园店等处走访时,记者注意到,现场都有4-6名救生员在守护和巡逻。在馆外,还能看到相应的救生员信息公示。在一些游泳馆门口,还可以看到招聘救生员的启事。

当记者以“厦门救生员招聘”为关键词在搜索引擎进行搜索,覆盖了岛内外的各家游泳馆都在招聘救生员,而其首要条件就是“持有救生员证”。记者继续检索发现,有的游泳馆从今年3月就发出用工需求,但是至今仍未招满人。

“现在是三伏天,游泳的人多了,季节性开放的泳池也越来越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游泳俱乐部人士表示,一些大的游泳馆,几乎年年都在招聘救生员。

窘境

学生兼职救生员来补缺

记者从公开的资料获悉,厦门市目前有近240家游泳场馆,持证救生员有700多名,但业内人士称,实际上岗的不足700人。

“持有救生员证是考教练证的前提。”厦门市游泳协会秘书长黄恒告诉记者,很多持有救生员证的人员最终目标是教练员证。业内人士也表示,扣除这些虽然持证但实际从事教练员工作的人员,实际能上岗的救生员不足700人,显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作为室内标准游泳馆,我们馆里配备了12名救生员,每个班次安排4名没课的学生救生员上岗。”至善体育·厦门工学院游泳馆负责人杨德林告诉晨报记者,针对救生员不足的问题,他们的解决方法是招聘学校里持有救生员证的学生兼职。而在人流量较大的时段,他们还会聘请一些救生安全员作为补充。在游泳馆里,这些安全员只负责巡查,发现险情后第一时间通知救生员前往救援。

不过,和杨德林所在的学校游泳馆可以招聘学生兼职不同的是,大部分游泳馆仍然面临救生员紧缺的问题。

探因

“待遇和风险不成正比”

“救生员本身就是一项天天面对危险的工作。”业内人士直言,从目前救生员待遇上看,“他们的待遇和风险不成正比”。

从工作强度上看,杨德林认为:“救生员是一份枯燥而又辛苦的职业,而且比较小众和边缘化。”他表示,救生员上岗时,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关注泳池内任何可能存在的危险,而且上班时间比较长。因此,如果有更好的职业去向,很多人都会选择转行。

作为国家中级游泳救生员,杨德林熟知考证和年审对于一名救生员要求之高。“考证的次数和报名人数都有一定的限额。”杨德林表示,随着游泳运动备受热捧、游泳馆日益增多,从这个角度上说,持证上岗的救生员缺口只会越来越大。

建议

增加救生员职业培训班

针对游泳旺季救生员不足的情况,厦门市游泳协会表示,截至目前,他们已经完成了4期的救生员培训班。接下去,他们会积极拓展集中培养救生员人才的渠道,同时建立救生员与游泳场所的信息共享平台,为救生员招聘上岗创造更好的条件。

杨德林也建议,社会要加大对这个职业的宣传力度,让大家了解救生员是拯溺救难的高尚职业,提高救生员的职业自豪感。同时,他建议进一步增加救生员职业技能培训班,让更多人持证上岗。

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救生员

厦门网讯 (海西晨报 记者 白斌斌) “25米速游,男生必须在20秒以内,女生必须在22秒以内。”厦门市游泳协会秘书长黄恒说,想要考取救生员证书,这项测试就是基本门槛。通过这项测试后,考证人还需要通过赴救技术、解脱技术、CPR等3项测试。

救生员每年都要年审,年审就是从考证的4个项目中随机抽2个进行考核。“只要某个环节出问题,年审就无法通过。”黄恒说,救生员未通过年审,下一年度就无法从事救生员这个职业。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