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7月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崔晓旭/文吴晓平/图)最近,一位90后小伙的画在网上走红。他笔下画的是,百年前“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豪宅”,都是老建筑,少则上百年,多则千年,黑白线条,沧桑有韵。
画这画的人,叫王益鹏,莆田仙游人,做设计的。“画老建筑纯属个人爱好,喜欢这些有年代感的老物件,想用手中的画笔把它们‘留下来’。”他会一直画下去,但更希望有一天可以亲自设计改造自家的祖屋。
故事
从小爱画画爱上古厝古村落
益鹏爱画画,3岁时,就开始在家里乱涂画了。至于当时画的是什么,没人看得懂。
“小时候喜欢画龙、画孙悟空。”益鹏的书上、画板上,整面整面都是龙的图案,直到初中毕业,他开始专业学习画画。
高三那年,益鹏来到厦门,在曾厝垵进行艺考培训。近5个月的时间,每天都是画画画。高考参加艺术考试,益鹏最终如愿考上福建农林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大学毕业后,他在福州工作,做乡村建设,经常跑去福州周边村子调研,看古厝古村落。工作之余,益鹏便把这些百年老宅画了下来。
梦想有一天改造自家祖屋
去年,益鹏换了工作来到厦门,现在一家设计公司做室内设计。
周末空了,益鹏就带上手机、钢笔、本子,在老街巷里闲逛,拍照。回家了,他看着照片回忆,画下百年老建筑。“先画中山路和沙坡尾的老建筑,都是些传统市井景象。”益鹏的钢笔画,黑白线条,有年代感,也很有韵味,“老城区电线多,且裸露在外面,画电线感觉很虐人,要一根一根画”。
至于村里的古厝古宅,益鹏还会继续画下来,画厦门的古厝,想做一个系列“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豪宅”。“我老家有幢老宅子,平层四合院,中间有天井,穿斗结构,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爷爷盖的。“他希望有一天,能自己设计、改造一下自家的祖宅。
解构
爷爷的爷爷的“亿万豪宅”
传统古代民居普遍为两层建筑,墙基用青石垒起,四周立起柱子,架起横梁,再用特殊的夯土工具,将发酵后的稻梗和土壤夯成一块块墙体。“夯土墙体,百年雨水冲刷,依然屹立不倒,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建造智慧。”益鹏说。
益鹏画的“豪宅”,多为百年前的房子,有民居,也有宗祠。
永泰嵩口德星楼,也叫得身楼。这栋建筑是用来节日祭祀和供奉神佛,虽然不是住宅,但是历经千年(宋代建筑),绝对能称为第一。
永泰赤锡乡东坑村,还保留有一间百年前的进士文魁老宅。虽然现在只剩下入口大门,但依旧十分气派。“百年前的豪宅,按现在的估值,几乎每一个庄、寨、堡价值都在1亿以上。”益鹏说,“没想到吧,原来我们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住的那么好。”
爷爷的爷爷的“战斗堡垒”
益鹏的笔下,还有福州永泰一组超豪华壮观的建筑群——嵩口镇万安堡。
万安堡占地3000平方米,四周具有跑马道且布满枪眼,高度达12米以上,这是过去农民自发建造的大型防御、对战、生活堡垒,当然,也可以住人。
古代用来防御的,还有铳楼。据介绍,明朝至民国期间,铳楼是专门用来打倭寇和土匪的防御型建筑,可瞭望、可枪战,目测高度达8米以上,有一些还具备地下暗道的功能。
爷爷的爷爷的“共享茅厕”
古代茅厕,堪称人类文明史上智慧结晶,简易可复制,只要有人住的地方,不出百米,必有一个,青山环绕,绿水相依,保留着最原始的造型。当然,去如厕的人也享受着“最尊贵”的服务。
古装版“共享茅厕”有很多造型,益鹏用手中的笔,把它们一一还原。
1.0版,容纳一人独享,单坡屋顶,结构严谨,但遇上风大雨大,不堪设想;
2.0版,可双人同厕,双坡屋顶,不再担心风大雨大;
豪华版,容纳一家子同厕,双坡屋顶,独门独栋,可十人同用,超大桶罐,一年一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