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思明区> 思明快报> 本地快讯 > 正文

厦门思明:标本兼治,开创禁毒新局面

2018-06-29 07:50:18邓婕 陈娟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争当禁毒小卫士

五彩的颜色配以生动的漫画,毒品常见圈套类型让孩子们一目了然,入脑入心;一旁的禁毒宣传片滚动播放,使孩子们对毒品有更具体深刻的了解;真实案例图片展示,促使孩子们增强了拒毒意识……

坐落在观音山音乐学校的毒品预防教育基地,是首个区级毒品预防教育基地。这里设置前言、领导人关怀、毒品史话、毒品种类、毒品危害、铁拳禁毒、互动交流区七大板块,并配有投影仪用于播放各类禁毒宣传片,极具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和教育性。

自开馆以来,已有5000多人参观学习,对于增强广大青少年识毒、防毒、拒毒意识,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除观音山音乐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基地外,思明区还有湖滨中学、第十一中学、厦门市公园小学等7所学校获得市、区级“毒品预防教育示范校”称号。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向毒品说不”,思明区从青少年抓起。

在本月11日,响亮而坚定的宣誓声在鹭江新城小学操场上传出——思明区嘉莲街道办事处携手嘉莲派出所、嘉莲司法所在此开展禁毒宣传进校园系列活动。

活动现场,五年四班的郑同学在“禁毒宣传进校园”的签名墙上一笔一画认真写下自己的名字,他说:“今天我很有收获。我们青少年不仅要当好禁毒‘小卫士’,自觉远离毒品,同时也要做一名禁毒‘宣传员’,把禁毒知识带回家,让爸爸妈妈一起学习。”

今年是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程的收官冲刺年,思明区教育局在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普遍开设毒品预防教育课程,并确保每学年安排2课时,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做到教学计划、大纲、师资、课时、教材“五落实”。

青少年禁毒绝不是学校一方的事,在思明区,学校与社区、家长长期建立密切联系,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多种渠道,宣传毒品预防知识,关注学生毒品预防教育。

打通回归社会的“任督二脉”

查看排班表、检查垃圾分类情况、督导居民正确投放垃圾……每天清晨7点,都可以看到李幼兰(化名)忙碌的身影,“我是一名垃圾分类督导员,我要为我的工作负责”。

这样铿锵有力的誓言,谁能想到曾经李幼兰是一名戒毒人员?

2013年,思明区厦港街道“回归工作坊”成立,工作坊结合购买服务,通过集动态管控、戒毒治疗、心理矫正、帮扶救助、就业指导、宣传教育等“六位一体”功能的戒毒康复新模式,教育挽救了大量吸毒人员。

李幼兰是在2015年走近“回归工作坊”的。那时刚从强戒所出来的她无所事事,不知道如何才能重拾信心走向社会,面对工作坊提供的垃圾督导员岗位,李幼兰又担心有人议论排挤自己。

“没有工作,人就空虚,很容易走上复吸的道路。”厦港街道综治办禁毒专干陈黎明说。为此,工作坊聘请的专业心理社工对李幼兰进行了一个月的心理辅导,“回归的路不平坦,但走下去,就能春暖花开”,几次“对症下药”后,李幼兰回归社会的“任督二脉”被打通。

如今,李幼兰已经是沙坡尾社区垃圾分类督导组的小组长,每个月可以拿到工资2000元,充实的生活让她面色红润,找回价值。李幼兰还主动请缨,到垃圾车无法进入的窄巷宣传垃圾分类知识,防止居民随手丢垃圾。

对于李幼兰他们来说,“回归工作坊”就像是心灵的港湾。在这里,不仅可以获得就业技能培训、心理咨询等帮扶,厦港街道还从财政资金中列入预算,对帮教对象在工作坊内制成的手工制品,以“以物代币、成倍回馈”的劳动计酬模式每月结算,并设立爱心墙和爱心卡,解决他们生活用品需求。

可贵的是,“回归工作坊”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设置,由街道禁毒专干、社区民警、社区禁毒专委组成的工作小组就像工作坊的“触角”,把精确服务和帮扶带到每个康复人员中。

线上,值班、接茬、建档、尿检等四大制度实现对吸毒人员的动态管控;线下,工作小组对戒毒人员进行入户走访,对生活确有困难的或残疾的戒毒人员家庭给予慰问。

五年来,“回归工作坊”运行成效显著。截至今年5月,社区戒毒康复执行率100%,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复吸率6.83%,符合就业的阿片类吸毒人员152人,已就业137人,就业安置率90.13%,累计支出慰问经费80余万元,发放积分补贴10万余元。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