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民生 > 正文

粽香寄乡愁 “我们的节日·端午”活动在海沧举行

2018-06-16 09:51:49张珺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卢超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大人孩子一起体验趣味游戏旱龙舟。(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张奇辉 摄)

  人们积极参与包粽子比赛。

厦门日报讯(记者 张珺 通讯员洪欣琳)点雄黄、“斗”包粽、着汉服、唱歌仔戏……端午节在即,海沧已是全民参与的浓浓节日氛围。

昨天下午,由海沧区委宣传部、区委文明办、东孚街道主办的海沧区“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在东孚山边书院旁的广场举行,以“耕读海沧传诵经典”为主题的2018海沧书院文化节活动同期启动。

村民们早早地来到活动现场参加端午游园活动,彼此互赠节日祝福,体验最具海沧本土特色的传统节日氛围,悠远的乡愁和久远的传统佳节记忆在欢声笑语中氤氲发酵。

不仅仅是山边一处,在阿罗海城市广场、霞阳市民公园、厦门中心四楼的观景平台,每一场端午节活动都精彩纷呈。“这些全民参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既是海沧坚定文化自信、营造国际一流人文环境的基层实践,更有助于将传统佳节的文化内涵传递进人们心中。”海沧区委文明办负责人表示,群众才是这些活动的主角,他们本身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播者。

端午活动进农村

最草根接地气

祓禊祈福、居民斗包粽、制香囊传递邻里情……昨日傍晚的山边书院广场已是一片欢乐的海洋,一场全民参与的端午节主题活动正在这里举行,草根、接地气成为核心的关键词。

“快快快,倒计时十秒钟,不要露馅了……”不远处的凉亭里,山边社区的邻里大妈们正在比赛包粽子,优胜者李桂英笑呵呵地把奖品粽子分给了在场的居民,“大家一起吃才更开心!”另一边的“旱地龙舟”的活动区,东孚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早就按捺不住,爬上龙舟,跃跃欲试,大人们面露笑容,打开手机记录下这温馨和谐的一幕。

热闹的现场也让刚上任两周的台胞社区主任助理黄淙毅很是惊讶,“和我家乡台南太像了,我们也会划龙舟、包粽子,没想到工作后的第一个端午节完全没有在异乡的感觉。很多人都告诉我山边这几年变化很大,我一来就感受到了,这里和我想象的农村完全不一样。”

“变化当然大,以前我们都是下地干活的‘泥腿子’,现在每晚都有广场舞,每个月还有文艺汇演,儿子都说我平时比他还忙!”村民王秀婷在一旁插话道。

“村民们正用实际行动传承弘扬着优秀传统文化,农村的社会风气焕然一新。”山边社区党委书记李志达告诉记者,从社区篮球联赛到每月不定期的文艺汇演,山边一年举办的文化活动超过30场。这些对于乡村治理和移风易俗工作都大有裨益。

实际上,把端午节这样的传统佳节主题活动办进乡村,正是海沧践行乡村振兴战略和坚定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这些最草根、最贴近群众的活动,有助于以文化的力量引导人们更加勤劳、善良、文明,也是海沧对优秀传统文化尊重、热爱、传承的直接体现。”海沧区分管领导表示。

歌仔戏入商圈创新形式重实效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镜头切换到阿罗海城市广场,“戏聚海沧经典相传”歌仔戏专场演出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进行。生旦净丑一颦一笑无不彰显功力,《玉带紫袍》《窦娥冤》《黛玉葬花》等经典曲目,由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的大小演员们演绎,台下的戏迷早已入戏,听得如痴如醉,周边的群众也被吸引过来,献上热烈的掌声。

逢年过节,闽南人家搭戏棚请戏班,熙熙攘攘,有说有笑,小小的一方舞台,演绎世代的悲欢与离合。搬着小板凳,为戏入迷,这是许多闽南人对歌仔戏最温暖最美好的记忆。如今,这样的场面搬进城市中心的商圈里,让传统与现代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也体现出海沧在传统文化弘扬传承上的良苦用心。

海沧区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草根活动办进农村、歌仔戏这样的“古董”融入城市,这些都是为了让优秀文化的传承更有广度、深度、温度。

近年来,海沧耕读传家成风尚,在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上成效显著。海沧区闽南文化研究会组建歌仔戏迷会,举办戏迷沙龙,邀请专家授课,编排传统剧目折子戏,当地还在北师大海沧附属学校开设歌仔戏必修课,成立戏曲社团。这些举措直接带动了非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实际上,不仅仅在昨晚,从本周开始,海沧各地的端午节氛围就越来越浓。6月10日晚,海沧区委文明办和海沧团区委在厦门中心举行了我们的节日·端午——青年联谊活动,青年男女们身着汉服畅谈人生理想,主办方还特邀了十多名台胞社区主任助理,一同参与分组闯关的游戏。“这次活动既拓宽了青年们的交际渠道,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又契合端午节传统文化弘扬的主题,广大青年用勇气和热情播撒下友谊的种子。”海沧团区委负责人表示。

在新阳,端午节主题活动则与文明新风尚结合,街道开启了“五好文明新星”的评选活动,在全街道范围评选好乡贤、好义工、好婆媳、好“格格”和好职工,以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书院文化节启动文化自信成果集中展示

昨日的主题活动现场,2018海沧区书院文化节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本届书院文化节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指导,海沧区委宣传部、海沧区委文明办主办,厦门日报社承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部署,进一步弘扬优良家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建更多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活动。

记者了解到,作为今年海沧区深入推动书院建设的群众性活动,书院文化节将依托全区27家社区书院,开展厦门日报“新闻大篷车”书院文化行、海沧书院优秀课程评比、海沧书院文化诵读大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多角度聚焦海沧书院建设成果,全方位展示海沧文化建设成效。

海沧区委文明办负责人表示,书院文化节是基层群众自己的节日,也是海沧近年来践行文化自信成果的集中展示。“我们不求活动高大上,而是更注重群众的广泛参与和草根特质。”

近年来,海沧区依托社区书院的平台,构建起覆盖全区的耕读文化传播格局,带动群众广泛参与到弘扬耕读文化的实践当中。目前,海沧全区的社区书院集学习教育、文体活动、组织孵化、群众议事场于一体,开设了多门耕读文化特色课程,社区书院具备了在民风教化、价值关怀方面的功能和意义。

从去年开始,海沧全区依托社区书院开办的“四点钟学校”发挥出服务基层群众、解决现实困难的积极作用。当地利用书院的平台,为放学后无人看管的孩子提供自习的场所,并聘请专人帮助辅导,为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四点钟学校正成为全区教育体系的有益补充,让孩子们受益无穷。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