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6月14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毅彬 朱黄 杨少华/文陈巧思/图)5月1日,《快递暂行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规定: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将快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当面验收。也就是说,快递员必须将快递送到消费者手中,如要送到代收点,要事先征得消费者同意。
然而,新规施行一个多月来,许多厦门市民仍然表示,“没多大变化”“没有送货上门”,更遑论“验收”。对此,快递企业和快递员也表示“有苦衷”。导报记者近日展开走访,调查配送路上这“最后100米”。
消费者
新规出台后仍有不少快递“被签收”
新规出台后,多名市民向导报记者反映,快递员还是照样“偷懒”,让他们蒙受损失。他们所说的“偷懒”,是指未经提前告知直接将快件寄放在智能快递柜或代收点,而不直接送货上门。
导报记者发现,蓬勃发展的智能快递柜诸如鸟箱、丰巢柜、速易递等,以及菜鸟驿站、蓝店等代收点,确实给消费者和快递员带来了便利,它的中转作用、安全性让无法及时收货的消费者很放心,也提高了快递员的投递效率,但也因此成了纠纷的集中点。
近日,导报记者就此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大部分市民认为,快递员直接将快件放进快递柜并无不妥,白天要上班,正好解决家中无人收取快递的问题,但也有不少市民有不同看法。
在前埔南区,导报记者遇到正要下楼到鸟箱取快递的蔡女士,挺着大肚子的她预产期将至,这段时间经常上网选购母婴用品,这原本让人开心的事,却让她犯了愁。“快递员直接给我发了提货码,也没有征求我的意见。”蔡女士说,由于住在老社区,没有电梯,爬上爬下4楼很麻烦,采购的又都是又大又重的婴儿用品。她认为,既然实行了快递新规,还是希望快递公司尽量落实到位。“有几次我在家,还得特地跑到小区门口的鸟箱取件,很麻烦。快递箱不能只让快递员省心,却折腾了消费者。”陈先生说,快递新规施行后,原以为情况应该会好一点,可是最近几次网购,他还是只收到短信。“至少事先打个电话征求我的意见吧。”
家住莲坂的李女士几天前出差外地,收到微信通知,一盒鲜果被送到小区楼下的代收点了,因工作繁忙,一闪便忘了提醒家人去取,“回来后水果都坏了,如果当时送上门,或是电话通知一下,也不至于让我疏忽了”。
采访中,有市民表示,“新规都出台了,跟以前一样,好像没太大改善”,也有市民认为,有几家大型快递企业如EMS和顺丰、京东做得不错,“人家几乎都送货上门,新规前就这样了”。
快递员
每件都送上门不现实,希望市民体谅
5月1日新规实施数日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曾询问快递员是否知情,当时一家小型公司快递员表示并不了解。5月28日,导报记者再次向快递员们询问,多数回复“知情,但有难处”。“很正常,几乎整个行业都这样。”快递员小刘表示,他们快递员也有苦衷,“每件都送到家门口,或者挨个打电话,时间根本不允许,我一天要送200多件,1个电话1分钟,就要3个多小时,我还怎么送货?话费也要不少”。
但小刘同时表示,有些电话他还是会打的,“送久了,了解消费者的‘性格’,有的可以直接放箱里,有的不行,出问题会被投诉”。另外,生鲜水果或贵重物品他们会尽量送上门,或电话通知消费者当面签收,除非消费者自己同意放代收点。
那就不能少送点吗?“每天快件量那么多,人就几个,送一件也就赚1块钱左右,只能累一点多赚一些钱。”小刘苦笑道。
至于为何无法像顺丰一样送货上门,快递员小李表示无奈,“经营模式不一样,价位不一样,服务当然不一样”。对此,相关从业人员表示,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加盟制公司,对于服务终端管理难度大,加之市场等因素,很难像大型直营公司那样完全执行到位。
“快递员刚来我们网点的时候都和他们交代,必须当面签收,放入代收点或智能柜要征得对方同意。但他们具体怎么做,没接到投诉,我们也难监管。”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某快递网点负责人坦言,快递员工作量大,送件报酬低,他们也就“能省则省”,也希望消费者体谅。
某加盟快递企业相关负责人对导报记者表示,《条例》实施后,他们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要求,组织员工学习相关条款,但具体实施情况还有待观察,进一步改进。
快递企业
“立规矩”指引行业发展 《条例》摸到“痛点”开出“药方”
走访中,多家快递企业表示,新规从法规层面为行业发展提供了保障,也能助推快递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菜鸟网络方面认为,新规从法规层面对快递服务标准的建立、消费者体验、快递员和快递企业的发展保障,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比如,对快递“最后100米”来说,存在网点安家难、车辆派送难等问题,新规在政策上提供了发展空间和保障。再比如,对于网点安家,条例鼓励快递最后100米共享共建,要求设置快件收寄投递专门场所;对于车辆派送难,条例对快递路权进行保障,要求建立健全快递运输保障机制。菜鸟网络称,菜鸟联盟当日达、次日达已覆盖国内近1500个区县,配送时要求100%派前电话沟通,并送货上门,保证给用户带来良好的物流体验。
圆通快递方面则表示,当前物流快递市场面临一些难题亟待解决,商品破损、丢失、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也日益显著。新规不仅为企业发展带来政策性支持,同时也将保障货物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
相关企业也表态,要以政策精神为指引,让这部“接地气”的行政法规真正落地生根。智能化作业的核心是依托一系列互联互通、自主控制的智能设施设备,实现仓储、运输、配送环节各项作业的智能化执行。有企业表示,看似只是“送货上门”的小问题,背后是快递行业服务升级的大问题。一味苛责快递员没有用,必须依靠整个行业共同努力,尤其是企业转变观念和思路。
业内人士分析,末端共同配送是解决办法之一。通过整合末端配送资源,变“各送各的”为“分区配送”,可以大大提高配送效率。“以前一个快递员负责5个小区,现在他一个人送5个公司的货,就负责一个小区,这样集中精力搞好服务。”通过在主城区实行分区共同配送、干支结合共同配送的模式,充分进行资源整合,能降低物流成本,能更好地服务“最后100米”。
专家看新规
倒逼快递企业提升服务质量
厦门邮政管理部门相关人士表示,新规实施后,个别快递企业的确出现了不遵守规范的情况,如快递员擅自将快件放在智能快递柜或代收点而不事先通知。快递柜和代收点是末端配送的有益补充,但前提是征得消费者同意。管理部门将加强监管,发现违规,一经核实将会依法处置。
其实,在送货上门方面,也有执行较到位的快递企业,例如EMS和顺丰,这点缘于他们的经营模式,前者是网点直营,而其他企业几乎为加盟制,导致自身管理上的差异。据介绍,目前多数民营快递采取加盟制模式,将新规执行具体落实到每个快递员,需要加盟网点负责人的配合。
相关专家认为,处罚力度弱、被投诉成本低,是造成部分快递员对规定视而不见的重要原因。“外卖行业现在就因为相对有力的罚款力度,得到了很好的规范,外卖员怕被投诉才有了今天的好服务、高速度。”快递公司应该制定更严格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快递员遵守法规。
但作为直接的受益方,快递公司肯定“动力不足”,因此快递行业应加大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维权意识,也能从侧面给快递员形成约束和压力,从而规范个人行为。
新规的实施,将会倒逼快递企业优化配送方案,不论是分拣流程、物流配送还是人力成本。另一个角度,其实也是督促快递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