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金小丑”背后的酸甜苦辣 独家专访中国杂技团

2018-05-20 16:20:48崔晓旭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夏菁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5月20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崔晓旭/文吴晓平/图)中国杂技团,新中国首个国立杂技团,团里的杂技演员,个个身怀绝技,能“上天入地”、能“飞檐走壁”,保持着多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个在周恩来总理直接关心、指导下,由中央政府组建的第一个国家级杂技艺术表演团体,也是第一个代表新中国出访的艺术表演团体,历经六十余年的发展,屡获国际大奖。

这个周末,以40名获得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最高奖“金小丑”奖的演员为代表的中国杂技团,在闽南大戏院上演以首都文化为背景的《嗨!北京》、著名旅游演出秀《天地宝藏》两台精彩绝伦的杂技舞台剧。

精彩绝伦的演出背后,是演员们十几年如一日的刻苦训练。昨天,导报记者独家专访中国杂技团,揭秘杂技演员们光鲜舞台幕后的酸甜苦辣。

  十年如一摔破的坛子不计其数

舞台上的中国杂技团演员,入团时间大多超过10年。

李晓强,优秀青年杂技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80后,9岁那年进入中国杂技团。

“每个孩子入团都得先练基本功,劈叉、扳腿,就相当于盖房子的打地基。”李晓强入团第一天,就被老师扳腿疼哭了,“我去找团长说不练了,团长说再坚持看看,还好那时坚持下来了。”

李晓强个子小,先去练钻桶,身子对折,从屁股套进去,然后钻出来。“桶的直径只有屁股那么大,刚开始练,经常钻进去了钻不出来,我就在桶里面较劲,结果越较劲越出不了。只能放松,让身体变软钻出来。”他演了4年钻桶,后来个子大了,改练别的项目。

李晓强弹跳力好,练了两年基本功后,开始去钻圈、爬杆、顶坛子。

“顶坛子得站着练,找准平衡,一天练三四个小时,坛子落到头顶时会发出‘砰砰’的声响。”李晓强练顶坛子一练就是10多年。

“练这个顶坛子摔破了多少坛子?”“数不清了,呵呵,造价非常高,刚开始练时,用玻璃钢的坛子,重量要和陶瓷的一样,但长期摔也会摔裂。”李晓强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同样的项目,“每天练4个项目,时间都是分配好的,爬杆练1个小时,钻圈1个小时,下午练别的。”“会不会枯燥?”“一开始总是掉下来,就想练好,什么时候不掉了,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挑战。如果能再完美地呈现给观众,就是最大的成就了。”李晓强说。

  压腿太疼哭一场擦掉眼泪再练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杨青,优秀青年杂技演员,90后,舞台上的她,变幻出各种美妙的造型,优美的姿态让人沉醉。

8岁前,她学艺术体操,后来改练杂技。“从小看别人表演杂技,就喜欢,打心眼里喜欢。”杨青说,可是练杂技很辛苦,“压腿很疼,我就天天哭,哭完再练,我心里就想着‘我还没有站上最好的舞台,不能就这么放弃了’。”

杨青主要演柔术,简单地说,就是演那种身体可以360度对折过来。

除了身体的柔韧性,她也要练力量,倒立、腹肌、背肌,“人倒立在那里,双腿要做动作,练力量;腹肌就是俯卧撑,一组30个,一天要做5组,就是150个。”杨青说,“刚开始很痛苦,一个动作要重复几百次、几千次地练习,压腿、拿顶(倒立)……每天几乎都在重复这几个动作。”

她11岁开始登台表演,先是集体4人柔术,做些造型。现在,她有了自己单独的节目。刚开始登台表演,杨青说,她也会紧张,腿抖、站不稳,“只能深呼吸,调整自己的状态,不然什么都拿不稳”。

  挑战极限保持多项吉尼斯纪录

“练杂技哪有不吃苦的,身上也是小伤不断。”说起付出,每个演员都感受颇深,动作失误,独轮车卡在软钢丝上,连人带车掉下来;摔下来时,扭了腰、伤了脚趾;练动作时,被踹破了耳朵、踹伤了脸。

这些,在杂技演员看来,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杂技就是这样,需要不断去挑战极限、战胜自我”。

中国杂技团保持着多项吉尼斯世界纪录。比如,中国杂技团挑战8圈、高度达3.15米的人类体能极限。就是杂技演员不借助任何道具,翻越8个圈,这8个圈是一个个摞起来的,足有3米多高。

这些成就的背后,除了演员的辛苦,还有幕后人员细心的安全保障。

“这个铁丝还要再紧一点”“把这条布重新放下来”“不行,这块不太牢靠,要重新收拾一下”……舞台上,数条保险丝悬挂在空中,各式各样的道具铺了一地。

每次进会场,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常明说的,他对每一次演出的装卸车、装台、排练、对光都亲力亲为,有时不放心的地方就亲自动手去做。“观众喜欢我们的节目很重要,但同时演员的安全更重要。杂技表演有一定的危险性,一个很小的差错都会危及前台演员的安全。”常明说,为了确保每一个装置都安全,工作人员从演出当天上午就开始忙活了。

  转型升级杂技变身唯美舞台剧

以前的杂技,是老北京天桥的杂耍;现在的杂技,是借助高科技声光电的完美展示,不是单纯的动作绝活,而是一台舞台剧。

常明介绍,这次演出的视幻杂技秀《天地宝藏》,就是以探寻宝藏为故事主题,以小丑角色为线索贯穿故事始末,杂技节目穿插在情节过程之中,像软钢丝、顶碗、滚杯、单手顶、抖空竹、钻地圈、车技,每一关都是一个杂技项目,是寻宝者探险路上需要闯过的一个个艰难险阻。

还有杂技演员,也和以前大不同了,“以前的杂技演员,很健壮,属于力量型;现在的杂技演员,有舞蹈演员的身条,又有杂技演员的力量,是欣赏艺术,是唯美的。”常明说。

就连平时训练,都有高科技,比如扔球。以前练扔球,同时扔很多球,肉眼看不出来哪个球劲大了劲小了歪了,只能凭感觉,球掉了,再练。现在,排练厅有高速摄像机,哪个球出了差错,全套拍下来再分析,能精确到这个球歪了多少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