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仅靠毛笔、剪刀、尺、棕刷这些最简单的工具。记者 唐光峰 摄
海西晨报讯(记者 唐光峰)古籍就和人一样,因年岁增长,也会有“病痛”,或虫蛀或老化,这时就需要“医治”。厦门市图书馆设有一处古籍专用“医院”———古籍修复室,对馆内现藏的2万多册古籍,进行“医治”与“保健”。杜亚平、柯菁两位工作人员每天都在重复同一种工作,他们专注工作时可以一整天不说话,只为让古籍获得新生。在古籍修复室工作的这11年里,他们为数百册古籍“诊疗”,每人平均一年修复3750页。
修复可不只是简单地为古籍破损处糊上纸,它是一份精细的技术活。最大程度还原古籍原貌,补纸不补字,这样一套工序也有20几个步骤。仅靠毛笔、剪刀、尺、棕刷这些最简单的工具,对匠人的手感要求很高。有时候,一天都难以修复一页,这极其考验耐心和技巧。
每天一早,杜亚平和柯菁来到修复室的首道工序,便是调制糨糊。调制糨糊也有讲究,先将小麦淀粉和冷水按配比和匀,再加沸水冲开,冲熟。糨糊的浓度,还要根据纸张的厚薄而定。
拆书,也不省事。古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拆得不好,很可能会对其造成破坏,增加修复难度。柯菁坚信慢工出细活,为了拆解一本线装书,有时候甚至花上大半天功夫。薄薄的书页因老化生脆,要把它们一页页揭开,且不造成破损、丢字,对手的灵活度要求很高。
蘸了糨糊的毛笔,在书页上不过粗针孔大小的蛀洞上一点,将裁成手指长、薄如蝉翼的皮纸一角摁在蛀洞上,而后用指尖沿着湿润的边缘迅速挪动,将多余的皮纸裁去,待七八分干后再换小镊子挑去修补处边缘的毛刺……案台前,柯菁熟稔地重复着这些步骤,目光从未离开过书页。
完成补的步骤,修复全套工序只进行到一半。接下来,喷水、压平、装订成册,仍旧是对技术的考验。
尽管已有11年的修复经验,杜亚平和柯菁却表示,自己仍在“修行”。“医生年岁越长,积累和学习得越多,手法也越高超。我们是古籍的医生,任重而道远。”柯菁说。
古籍修复前破败不堪。记者 唐光峰 摄
用小麦淀粉和水自制糨糊。记者 唐光峰 摄
修复后的古籍重新线装。记者 唐光峰 摄
将古籍放在机器中压平。记者 唐光峰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