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 几十家公司扎堆 角逐网约车线下服务 4月12日,听完解答,经朋友介绍来此的蓝先生告诉记者,准备好居住证后,公司会帮忙报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再由公司出新能源车,两人一辆车分黑白班跑,各12个小时。“每人每天跑500元,每月跑26天,营收达1.3万元,就可拿工资5600元。”而据工作人员介绍,单单在厦门,公司目前就已投入七八十辆车,而福建省内则有近200辆车。 记者还注意到,传统汽车租赁公司也有不少涉足这一领域。早在网约车起步阶段,正大展商贸有限公司就开始布局。早期,他们主要是以收租金的方式,租车给个人开网约车。不过,今年3月,看到滴滴推出“收入保障计划”,他们也开始招募专职司机。“这样的公司挺多,应该有几十家吧。几乎都是这种又出车又招聘司机的模式,也有些公司只提供车,由专门的公司招聘司机,并加以管理。”正大展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新良介绍。 【分析】 顺应政策改变培养专职司机队伍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分析,这也是顺应平台的政策改变——“稳住司机队伍”的趋势所导致的。 据了解,今年3月,网约车平台推出了“收入保障计划”等套餐。司机日累计在线时长不得低于10小时,其中,早晚高峰必须不低于4.5小时,而且7日成交率要达到90%以上,接受调度率不得低于85%,也就是调度让你去哪就去哪。只要满足这些指定条件,平台可保证司机每天四五百元的保底收入。 “不够的,平台补足。”张新良认为,这说明平台有意培养和稳定专职司机队伍。“每天要打卡,不打卡不行,感觉像是实行公司化管理。”加入该套餐的司机郑先生说。 此前,还有网约车平台推出一款套餐,司机预先充值,可享受更多分账。生效后,购买套餐的司机,每单收益最多可提高34%。很明显,这些套餐,都有相同的目的——“鼓励稳住司机,同时最大限度确保司机长时间在线。”张新良说。 【前景】 带来更高成本重资产方式不被看好 不过目前,这些公司大多并不赚钱。毕竟长时间在线太过劳累,司机的流动性很大。“司机一直在招。”上述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整体来说,也只是收支平衡。” 而且,这样完全依靠平台,受到的限制很大。“平台政策经常变化,今天讲的明天可能又变了。”张新良直言,网约车并不享受出租车的待遇,其他隐性成本也会增加很多。“特别是单双号限制。”而且,坦白地说,各网约车平台上难免还有未取得资质的司机,他们也挤占了“正规军”的市场。 业内也并不看好这一重资产的投资。“这些车辆需要申请《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和普通租赁车辆相比,不仅保险必须翻倍(在原有保险上,外加营运险,动辄就要1.3万元左右),车辆使用年限也减半(仅有8年)。”厦门市汽车租赁暨汽车共享服务行业协会会长曾志榕直言,这无疑会带来更高的成本。“若脱离补贴,网约车远没有想象中收入高。” “这些公司脱离平台,实质上就是线下实体公司。‘巡游出租车’管理模式,人员管理、车辆安全管理的成本摆在眼前,根本很难赚钱。”一名从事巡游出租车行业5年的管理人员也不看好这样的运营模式。 【声音】 针对市场新变化 部门应加强管理 “每天500元的营收,虽有4天休息,但司机压力还是挺大的。而且,每月1.3万元营收,公司就抽去七千多元,也并不划算。”蓝先生打探后告诉记者,很多司机干了两三个月以后,就自己出去单干了。 而这些新的变化,也引起了不少网约车司机的不满。“长时间在线,司机容易疲劳驾驶,有安全隐患。”司机陈先生抱怨道。而且,这些套餐推出后,“普通”网约车司机的单量越来越少。“以前派单,根据评分高、距离近原则,现在,谁有保底谁的单就多,有失公平。” 此外,有业内人士担忧,一旦平台的单量不足,难以养活这些司机,他们就很可能流入“黑车”市场,“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未雨绸缪,加强管理。” |
相关阅读:
- [ 04-23]厦门长途汽车站开始预售“五一”长途汽车票
- [ 04-23]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2万 厦门将新增620个公共充电桩
- [ 04-21]五一小长假又要来了!汽车票预售调整为7天下周一启动
- [ 04-17]1229辆新能源车用上专用号牌 以小型类汽车号牌为主
- [ 04-12]厦门一共享汽车事故引担忧 用户或要“掏腰包”赔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