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厦门市早春较温暖,“恋家”的燕子提早回厦
观鸟爱好者介绍,常年在厦的燕子主要有四种,品性各异,有的喜住闹市,有的乐居郊野
烟腹毛脚燕。
金腰燕。
家燕争食。
小白腰雨燕。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陆晓凤 图/凌飞鹤林瑞奇)“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近日不少市民发现,小区屋檐下、骑楼房梁下、农贸市场广告牌上,都有燕子在筑窝。它们时而在空中飞舞,发出高亢嘹亮的叫声;时而一动不动,站在电线杆上伺机捕捉飞虫;时而呢喃细语,用衔来的泥土筑造“爱巢”。
每年春天回暖之时,“恋家”的燕子总会如期而至,回厦繁殖。今年,由于早春的气候温暖,燕子也提早来厦筑窝,繁育幼鸟。
【变化】
来得早来得少 大多修补“老窝”
“啾啾啾……”走在思明南路的骑楼下,燕子的叫声不绝于耳:雄鸟和雌鸟从远处衔来泥土、杂草,在骑楼一楼的房梁上筑窝,“燕尾服绅士”又回来了。
曾厝垵一家客栈的屋檐下,燕窝已经筑好:嗷嗷待哺的幼鸟张大嘴巴,雌鸟一飞回燕窝,窝里立刻热闹起来。雌鸟将虫子塞进幼鸟的嘴里,然后衔走幼鸟的粪便,没停留多久,又飞了出去。
“这些都是家燕。”我市观鸟爱好者凌飞鹤告诉记者,每年春天,燕子就会陆续到来。“2月份,红尾伯劳这种鸟刚飞离厦门,4月份燕子就来了,成语‘劳燕分飞’说的就是红尾伯劳和燕子。”凌飞鹤说。
据凌飞鹤观察,今年早春气候较温暖,燕子也来得比较早,不过,数量与往年相比有所减少。如今,正是燕子的繁殖期,它们忙着在厦门“建房子”。它们大多会回到去年筑窝的地方,修补“老窝”,孵化幼鸟。
【揭秘】
燕子品种不同 所住之处各异
城市高楼林立,它们住哪儿呢?根据凌飞鹤多年来的观测,常年活动在厦门的燕子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家燕、金腰燕、烟腹毛脚燕、小白腰雨燕。
“燕子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有水的地方昆虫多,燕子当然爱去了。”凌飞鹤介绍,燕窝大多用泥土筑成,因此筑巢的地方需要能遮风挡雨。“老宅”因其墙壁粗糙,有着长长的屋檐,很受燕子青睐。此外,燕子的品种不同,所住的地方也不一样。
家燕、金腰燕:
喜住市中心 燕窝大小差别明显
在厦门最常见、与人最亲近的就是家燕。观鸟爱好者“巴山夜雨”告诉记者,家燕的窝相对简陋,大多“建”在老房子屋檐下或骑楼下,两个燕窝之间一般会隔一段距离。家燕喜欢在既有横梁又有屋檐的地方筑窝,因此骑楼很受它们欢迎。
而常年飞到厦门的金腰燕喜欢群居建“土楼”。同样是在骑楼下筑窝,金腰燕的窝,一般比家燕的窝大5倍左右。它们喜欢比邻而居。“有的燕窝住着四五对‘夫妻’以及它们的幼鸟,里面还有隔间,就像土楼一样。”凌飞鹤说。
烟腹毛脚燕、小白腰雨燕:
喜居郊外 有的住山谷有的爱“湖景”
身躯毛茸茸,体型轻小,行动敏捷……烟腹毛脚燕喜欢住在人迹罕至的荒凉山谷地带。目前在厦门,只有同安区的小坪水库发现过它们的踪迹。而崖沙燕喜欢视野开阔的“湖景房”,在翔安、同安、集美的河边可以欣赏到它们优雅的飞姿。
在厦门还可观测到一种稀有鸟类――“飞行冠军”小白腰雨燕。它们体型小,速度快,大多在50米以上的空中飞行,在厦门的薛岭山发现过它们的燕窝。
【提醒】
发现幼鸟掉落 请不要带回家
观鸟还需爱鸟之心。如果市民家门口有燕子筑窝,担心鸟粪弄脏门前地板该怎么办?“巴山夜雨”建议,可以制作纸托放置于燕窝下方,防止鸟粪滴落。“不要驱赶燕子,它们一般住上一个多月,就会飞走。”
如果发现幼鸟掉落在地上,千万不要好心办坏事,把幼鸟带回家无法养活反而是害了它。遇到这样的情况,最好将幼鸟放置高处,等待母鸟将幼鸟衔走。
【链接】
家燕:上体蓝黑色,腹面白色。体态轻捷伶俐,两翅狭长,飞行时好像镰刀,尾分叉像剪子。飞行时能够急速变换方向。
金腰燕:喙短而宽扁,基部宽大,呈倒三角形;口裂极深,嘴须不发达。翅狭长而尖,尾呈叉状,形成“燕尾”,脚短而细弱,趾三前一后。最显著的标志是有一条栗黄色的腰带,因此又名赤腰燕。
烟腹毛脚燕:体长约13厘米,是一种体小而矮壮的黑色燕。腰白,尾浅叉,下体偏灰,上体钢蓝色。体型轻小,活动敏捷,擅长在高空疾飞啄取昆虫。
小白腰雨燕:背和尾黑褐色,微带蓝绿色光泽。尾为平尾,中间微凹。羽轴褐色,尾上覆羽暗褐色,具铜色光泽。翼稍较宽阔,呈烟灰褐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脚和趾黑褐色。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林区、城镇、悬岩和岩石海岛等,巢多筑于房屋墙壁、天花板、洞壁和岩壁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