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福建日报厦门观察 > 正文

厦门海沧:海峡两岸同频 共振乡村

2018-04-17 16:04:04周思明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乡村治理 两岸共建新农村

“大陆幅员广阔,各地区发展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务在制度和政策设计以及具体举措的研究和落实方面都需要因地制宜、分类分时有序推进。”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赵一夫表示,台湾在农村产业转型和乡村建设方面有许多发展经验值得大陆借鉴,尤其是近10年来台湾在农村再生和社区营造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可以为当前大陆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在这方面,海沧已经取得了颇为丰富的先行经验。

今年年初,海沧发布一篇招聘简章,聘请35名台胞担任海沧区社区主任助理。早在2017年,海沧区就聘请7名台胞,充分借鉴台湾社区营造经验,指导村(居)民推动乡村和社区治理。

海沧最早的社区主任助理李佩珍原本是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发展基金会的规划师,受邀到海沧街道青礁村院前社主持村居规划的课题。在课题推进过程中,她发现院前社所在的青礁村,是当地大宗望族颜氏的聚居地,并且承载着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只是因为商业化和工业化的冲击才日趋凋敝。“在空间上规划村居只能改变村子的外在形态,但要真正推动乡村的复兴,还要从改造乡村治理和文化传承模式入手。”李佩珍的理念得到了海沧区的充分认可,在强烈的创业激情驱使下,她辞去台湾的职务,投身院前社的改造。

李佩珍借鉴台湾经验,把院前社村居改造资金以划拨方式改为“奖励款”的方式发放,调动村民改造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把闲置土地改为供市民认种的“城市菜地”,实现了年收益翻番……

院前社的成功改造,让海沧认识到引入台湾社区营造经验,借力台胞开展乡村和社区治理的可行性。2017年,海沧招聘7名台胞,投身多个村居的治理实践。乡村治理模式和理念的更新换代,让海沧城乡融合和两岸融合进程取得新的突破,也让海沧乡村振兴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海沧区创新两岸交流方式方法,立足海沧实际大胆探索社区治理模式,大胆吸收借鉴台湾社区治理经验,调动台湾同胞的参与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蕴含着改革的逻辑,也体现着立足实际、兼容并蓄的制度自信,其方法和形式都值得研究和思考。”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文宣部副部长陈小艳如是评价。

文化建设 宗亲齐心颂耕读

两岸乡村振兴论坛是即将举办的第十一届保生慈济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4月,保生慈济文化节都吸引成百上千的两岸及海内外保生大帝信众齐集海沧,迄今已经有数万人次台胞参与这一活动。

作为开台王颜思齐祖地和保生慈济文化发祥地,青礁村与台湾的宗亲信众之间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两岸颜氏宗亲几乎每年都会进行互访。这种横跨两岸的紧密文化纽带,也成为海沧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资源和特色。

就在前不久,海沧青礁颜氏宗亲一行十余人再次赴台,祭拜先祖颜思齐和拜会宗亲。此行他们还承担一份重要使命——为青礁村正在筹建的开台文化公园“求经问道”并征集史料。记者了解到,开台文化公园于2017年2月启动建设,2017年6月海峡论坛期间正式奠基动工。作为海沧区挖掘和发扬颜思齐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台文化公园建设获得两岸及海外颜氏宗亲的大力支持,在公园奠基当天,公园筹备办就募集到来自各界宗亲的23万元人民币捐款,至今已经筹措到逾230万元资金。

在不少地方,新农村建设受限于诸多因素,着力点仍然不得不放在经济发展方面,难有余力顾及村民的精神需求和文化建设。但是在2016年11月,海沧就提出在全区传承发扬“耕读文化”、传家训振家风。祖地文化、耕读文化、乡贤文化氛围相对浓厚的乡村,也开始深度融入全区文化体系,步入文化建设快车道。

在海沧区西北角,有一座总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的大型闽南红砖建筑群,这就是“绝冠八闽大地”的莲塘别墅。作为有“越南米王”之誉的闽商陈炳猷故居,莲塘别墅不仅是建筑中的瑰宝,更是陈氏“清正高洁、勤俭好施”优良家风的象征和体现。

在优良家训家风教导下,陈氏一家群贤辈出,成为闽南优秀传统宗族文化的代表。与青礁颜氏宗亲类似,在漫长的岁月中,陈氏宗亲也分衍至台湾本岛、金门及东南亚各地。2017年1月,莲塘别墅举行落成110周年庆典,来自海内外的宗亲共600余人参加。

新垵邱氏、霞阳杨氏、石塘谢氏……众多坐拥辉煌历史、枝叶开遍两岸乃至海外的海沧本土大家族,在新时代的召唤下汇聚宗亲的宏力共同推动闽南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也让一度被工业文明边缘化的乡村,再次走到海沧文化舞台的中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