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中的人脸识别系统运用大数据管理,可自动识别客户,并向客户推荐适合的优惠商品。(记者黄嵘摄)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詹文)奇葩证明、重复检查、一次次填几乎同样的表格……这些麻烦事最后都指向一个问题――信息孤岛。大数据运营,首先就要打通信息孤岛,让各种信息流畅共享,最终既服务市民、也助力产业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前我国已将大数据列入国家战略。近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12次会议,将3件涉及大数据的议案,合并为“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市大数据管理与运用的议案”,列入市人大常委会议程,交由市政府办理。 大数据是指从庞大的数据集合中,分析萃取有价值的信息,为经济社会各领域、各部门科学地分析、决策、预警、处置等提供支持和引导。推动大数据管理与运用,对我市具有现实意义。 【困境】 信息孤岛带来的那些麻烦事 市民小杨最怕填各种表格,“从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到身份证号码、户籍所在地,平时办事,总会被要求填表格,烦不胜烦。”他想不明白,身份证里都“装”着详细的个人信息,为啥办起事来,明明都出示了身份证,还得再填一堆信息。 老陈怕的是各种检查,“年纪大了,经常这疼那不舒服的,以前去这家医院,要求抽血拍片,换家医院,又得重新抽血拍片。现在不少医院可以互认检查检验结果了,但还有些医院不认,医生总会要求再查一次。” “包括之前备受诟病的各种奇葩证明,证明‘你是你’‘你妈是你妈’,造成这些麻烦事的原因都在于――信息孤岛。”市人大财经委有关人士说,目前政府各部门都有信息化建设,很多都做得不错,但问题在于,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不同部门采集的各项数据,只在本部门流动,不同部门间信息得不到交换和共享,造成信息孤岛,不仅给市民带来麻烦,政府部门自身工作也受到限制。 举个典型的例子。不管施工啥,凡是要破路开挖,都得审批。但尴尬的是,审批单位也不知道地下管线的分布,不知道这一铲子下去会不会挖破哪个管线,只能“闭着眼”审批。相关审批部门“喊冤”:目前全市地下管线有20多种,比如电力通信供水供电供气,涉及管线产权单位17家,但是,这20多种管线在地下到底是怎样一种错综复杂的存在,审批单位完全摸不着头脑。事实上,每个管线产权单位都有关于自家管线在地下的具体分布,但这些信息并没有共享,连相关审批单位都不晓得。 |
相关阅读:
- [ 02-01]圆满完成各项议程 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昨日闭幕
- [ 01-27]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分团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
- [ 01-27]福建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 于伟国主持
- [ 01-26]热烈祝贺我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今日开幕
- [ 01-16]共创新时代厦门发展新局面——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侧记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