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洁净环境下,从海水中测到微量的铁元素 此次科考首席科学家、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蔡毅华副教授告诉记者,此次科考主要有四项科考任务:超洁净痕量元素测试和调查、声学海底定位的设备测试、浮游生物拖网和底栖生物拖网。通过“嘉庚号”上35位科考人员的通力合作,任务圆满完成。 蔡毅华说,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痕量元素,它们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下来固定在海洋里面,从而影响地球气候和环境。痕量元素是指以极小量存在的化学元素,对海洋中铁、铜、锌等痕量元素的测定,很容易受船舶和大气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测定需要在超洁净的环境下进行。 “嘉庚号”上有全国唯一超洁净痕量元素专用采水系统。蔡毅华说,为了此次测试,他们在实验室已经用洁净的高纯酸对采样设备进行了清洗,在测试前又将设备浸泡在海水中重新清洗。 蔡毅华说,通过该系统,他们从海水中测到了含量非常低的铁元素,样品没有受到污染,实验结果证明此次测试是成功的,这为以后的科研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首次进行底栖生物拖网,采到丰富的海洋生物样品 科考队员之一、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宋希坤博士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底栖拖网,在深海采集到50多种底栖生物样本,海洋生物专业的1名研究生和2名本科生也参与了现场采样。 宋希坤介绍,这是自“嘉庚号”2017年下水后,首次进行底栖生物拖网,在450米和2450米深海海底做了多次测试,采到了丰富的底栖生物样品,包括一些在近岸海域常见的海洋生物类群,如海绵、水螅、珊瑚、海葵、苔藓虫、虾、蟹、贝、海星、海参、海蛇尾和鱼类等,但深海的种类与近岸截然不同。在样本中有一种体形像鱼的未知生物,通体无色透明,全身像果冻一样,非常独特,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特写】 海钓鱿鱼当作夜宵 科考队员苦中作乐 “嘉庚号”被誉为厦大第五个校区,跟在陆地上工作不同,在海上进行科考的“厦大人”更加辛苦。出海作业晕船怎么办?科考人员的回答是:有的是连续几天不吃东西,有的是吐完喝水,喝完再吐,吐完还要继续作业。为了节约时间,科考人员经常通宵作业。 不过,科考队员们也学会了苦中作乐。在工作间隙,科考队员经常与船员们一起海钓,调剂工作和生活。几位队员介绍,几乎每天都能吃到各式鱿鱼夜宵。有些队员还把鱿鱼晒成干,准备回到厦门后分享给亲友。 队员们说,海上科考虽然辛苦,但大家在一起工作,充满幸福感和归属感。当带着样品满载而归时,那种满足感会使他们所有的辛苦与疲惫烟消云散。 |
相关阅读:
- [ 02-01]法国明星科考船4月访问厦门 将向公众开放参观
- [ 07-13]中国大洋科考船从厦门起航 航程1.2万海里
- [ 04-07]96岁厦大收到“跨世纪祝福“ “嘉庚号”科考船即将投用
- [ 04-02]全球顶级科考船“嘉庚号”回厦 将承担多学科海上综合考察任务
- [ 03-31]全球顶级科考船厦大“嘉庚”号回家 明天靠岸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