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质监局在全国质量管理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陈钢到厦门航空有限公司考察服务业质量管理工作。
国家LED质检中心。
厦门日报讯(文/图记者 陈泥 通讯员魏欣倩)在全省质量工作考核中保持总分第一;全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等主要质量发展指标再创新高;获批筹建“台湾地区标准化(厦门)研究中心”,成为国家级标准化研究基地……2017年,我市质监系统认真遵循“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工作方针,大力推进质监领域各项工作,27项年度质监行动计划和199项月度重点工作基本得到落实。
在日前召开的全市质监系统工作会议上,市质监局局长邱太厦透露,2018年,我市质监部门将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在增强全社会质量意识、推动全社会质量行动、促进全社会质量共享、参与全球化质量共建、加强质监系统自身建设等五个方面下功夫、求提升,开启质量强市建设新征程。
增强全社会质量意识
2017年,我市充分发挥质量督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将质量强区建设引向深入,厦门在全省质量工作考核中保持总分第一。邱太厦透露,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强对各区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努力推动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
质量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这里的“管”,除了政府质量监管,根本上还要靠企业自身的质量管理。今年,质监部门将下功夫引导更多的企业尤其是服务型、中小微企业获得质量认证,带动广大企业质量管理的全面升级。同时,加快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实施企业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完善质量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鼓励企业开展诚信承诺活动、发布企业质量信用报告,不断提高企业质量诚信管理水平。
此外,今年我市将继续组织开展好“全国质量月”活动,深入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实验室开放日”等质量主题教育活动,让群众更深入了解质量知识和质监工作。
推动全社会质量行动
“推动高质量发展,质监部门对外要积极牵头抓总,推进质量共治,当好质量提升的排头兵、突击队;对内要举全系统之力,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抓好质量提升年活动。”邱太厦表示。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统一部署,从今年起到2020年,全国质检系统将集中力量开展三年质量提升行动。我市质监部门也将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质量提升,深入企业组织开展质量状况调查、质量比对和会商会诊;继续开展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服务业满意度测评,引导各区各部门和广大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研究开展质量发展指数测评工作,探索建立覆盖各个领域、反映各行各业质量发展综合水平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质量提升,标准先行。我市质监部门今年将深入推进标准化战略,推进厦门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积极打造“厦门标准”。探索建立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支持优势龙头企业或产业创建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质量提升很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品牌。今年我市将制定新一轮政府质量奖、省市名牌产品三年滚动培育与发展计划,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鼓励质量标杆企业设立质量管理模式推广基地。
此外,今年质监部门还将会同财政部门制定出台《厦门市质量提升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鼓励和引导广大企事业、行业协会、技术机构等单位主动投入到质量提升行动中来。
促进全社会质量共享
“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邱太厦说,推动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质量获得感。为此,今年质监部门要以提升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为目标,实施“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深入开展消费品安全标准“筑篱”专项行动,强化对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等消费品的认证监管工作,加大力度打击无证生产销售等违法行为。深入开展“质检利剑”行动,加强对儿童用品、纺织服装、家具家装、食品等日用消费品、智能家居等新兴消费品以及电商产品的质量监督。
同时,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统一部署,今年我市将推进产品质量监督“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网上申报、网上审批、网上发证,提高监督抽查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参与全球化质量共建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资源和市场高度融合,国际经济联系和分工协作日益密切,厦门作为产业外向度高、开放型经济发达和厦门会晤后加快迈向国际化的城市,更需要我们积极参与质量领域特别是质量技术的国际交流合作,切实加强质量技术机构能力建设,促进质量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升。”邱太厦表示,今年质监部门将大胆探索质量技术机构与国内外先进同行交流合作的形式和途径,力争与“金砖+”和“海丝”沿线国家在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方面的合作取得突破。
在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要引导和鼓励我市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研制具有自主技术的国际标准,以厦门标准“走出去”带动厦门制造和厦门企业“走出去”。
邱太厦表示,质监部门将充分发挥厦门在对台工作中的有利条件和综合优势,承办好国家质检总局主办的2018年海峡两岸质量论坛,提升厦台质量交流水平和合作实效。同时,高起点推进“台湾地区标准化(厦门)研究中心”筹建工作,拓展两岸标准化交流与研究合作渠道。加快建设两岸玩具及儿童用品检测认证服务平台,探索建立台湾地区标准化研究联盟和两岸标准化专家库。
加强全系统自身建设
开启质量强市新征程,关键在于建设高标准的党组织、高质量的党员队伍和高素质的质监干部队伍。邱太厦表示,质监部门将按照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检的要求,自觉履行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扎实推进“五个质监”建设,不断提高质监系统党的建设质量和干部队伍素质。
一是深化“法治质监”建设。梳理和防范执法风险,建立典型案例面向社会公众发布制度。加大新修订标准化法、计量法宣传力度,继续推进标准化管理、电梯安全和公共信息标志标准化的立法,启动质量促进条例立法调研。
二是深化“科技质监”建设。推进质检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质检科研成果转化。加快建设“智慧质监”信息化平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三是深化“人才质监”建设。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基层质监业务的指导和能力培训。
四是深化“阳光质监”建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政务公开,规范权力运行,加强效能建设,促进作风转变,让干部职工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
五是深化“和谐质监”建设。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有益干部职工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
【相关】
15个副省级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报告出炉
厦门城市发展质量排名第四
“15个副省级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报告出炉,厦门排名第四!”记者昨日从市质监局获悉。“从指标得分及排名情况来看,厦门的城市发展质量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各单项指标排名较为接近且与其整体排名也较为吻合。其中,城市管理和生态、公共服务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中分别排名第二、第三、第三,总体质量发展水平是比较高的。”市质监局局长邱太厦向记者表示。
日前,由国内有关研究机构编制的《全国副省级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报告(2017)》正式发布。报告基于科学构建的指标体系,从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生态发展质量、文化发展质量、公共服务发展质量、城市管理发展质量六个考核维度,对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发展质量进行了综合测评。在评价结果综合排名中,深圳以较大优势排名首位,广州、杭州、厦门、南京、宁波分列第二至第六位。厦门在这次发展质量评价不仅综合排名位居前列,而且在公共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亮眼,分别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二、第四和第五位。
厦门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在宏观的经济发展质量上,还体现在微观的产品、服务、工程、环境等领域的质量水平上,已初步成为创新质量发展机制的先行区、打造名优品牌产品的聚集区、共享质量发展成果的示范区、深化两岸质量合作的试验区。邱太厦说,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发展理念,高度重视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将质量工作纳入厦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市发展战略,纳入市政府年度工作报告,纳入市级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纳入市、区两级财政预算,纳入全市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的政策体系密不可分。
【数据】
2017年质监工作成果显著
●质量发展指数:厦门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为89.78,再创新高;厦门市服务业顾客满意度测评总体得分为80.85分,居全省第一;厦门市市民质量满意度测评总体得分为84.09分,同比有所提升。
●质量品牌建设:新增厦门市质量奖5家,累计有中国质量奖1家、福建省质量奖3家、厦门市质量奖15家;新增福建名牌产品27项,累计有福建省名牌190项、厦门优质品牌228项;获批筹建2个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
●质量素质培育: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企业首席质量官640人;共有国家级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3个、省级4个。
●质量诚信建设:发布质量诚信红黑榜,红榜包括5家第四届厦门市质量奖企业、88项市优质品牌、27项福建名牌产品;黑榜曝光5家企业。
●质量工作考核:厦门在省政府考核中居全省A级总分第一,实现“三连冠”。
●产品质量监管:国家级抽检125批次,合格率93.6%;省级抽查1488批次,合格率98.05%;市级抽查2866批次,合格率98.26%;十类重点消费品抽检113批次,合格率94.69%。
●质量投诉举报受理:全年受理质量申诉602件、举报60件,申诉举报件办结率95.9%;质量咨询5480件,答复率100%。
●质量行政处罚:立案总数133件,其中,大案要案1件;案件办结率95.6%,罚没款155.9万元。
【亮点】
2018年质监行动计划主要项目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