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顶村犹如世外桃源,吸引大批市民游客。(航拍图)
山花烂漫。(航拍图)
顶村村高空阶梯桥吸引众多挑战者前来挑战。
顶村举办农耕文化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参与。
游客在顶村村的乡道上赏花观景。
厦门日报讯(记者 卢漳华 通讯员 余雪燕陈嘉新)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天,我们把目光瞄准了厦门的最北边――海拔450米,地处厦门与泉州交界处的同安区汀溪镇顶村村,该村虽地处深山,但名气却不小。
近年来,顶村先后获得农业部认定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和国家旅游局公布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三个“国字号”称号,这样的荣誉,在全市范围内十分少见。
更重要的是,顶村的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7600元增长到2017年的38273元,5年间增加了近5倍,这样的速度,在全市范围内也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近年来,顶村的干部群众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以“一村一品”茭白产业为基石,以“顶上乡村”乡村旅游项目为龙头,以“顶上乡村农家乐专业合作社”为统筹,走出一条“旅游带动农业,农业促进旅游”的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路子,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实现了党建富民强村。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顶村走在了前面。
顶村村提供
“领头羊”的选择
思路决定出路
用一个能人,活一个村庄,富一方百姓。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偏远山村,到如今声名在外的“富美乡村”,顶村实现历史性的变化,是多方合力作用的结果,但从这个村摆脱贫困的历程中不难发现,选好一个带头人、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十分关键。
20世纪90年代的顶村,是一个山高路陡、信息闭塞、观念落后的偏僻山村,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连年负债,村民收入极为微薄。
1997年,经乡亲推荐、组织动员,在外经商的马铭飘回到村里,当选村主任,并从2003年起,连任五届村书记。为改变贫穷、落后、闭塞的现状,马铭飘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秉持着“想要富,先修路”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四处奔走、多方争取,终于筹集了650多万元资金,修建了一条从山底到山顶、9.3公里长的水泥硬质化道路,也开启了顶村人奔小康的致富之路。
此后,围绕着乡村旅游,全村的党员、群众一起努力,抓住老区山区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党建富民强村等机遇,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一条路、一个景去建设,终于让顶村变成了如今世外桃源般的美丽乡村,这也为后来该村乡村旅游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路通了,以马铭飘为首的村两委又关心起了村民的钱袋子。该村种植茭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一直保持着单季节收割。经过与农业、科技等部门的联系,马铭飘给村民带来了一个新名词:反季节四季茭白。村两委请来了专家到村里进行调研,并为村民传授反季节四季茭白种植技术。该村“绿茭林”牌茭白上市后,成为远近闻名的“一村一品”。反季节四季茭白的种植,当年就让顶村村增产825吨,增加村民收入60.5万元,成为该村村民脱贫致富的“第一桶金”。
点点滴滴的积累,让村民实实在在地看到了村庄的变化,对村党支部的信任与日俱增。从2009年至今,顶村党支部换届时,罕有地连续三届实行无候选人直选,马铭飘也连续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村党支部被评为“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顶村村也被授予“厦门市党建富民强村示范村”称号。
靠山水吃山水
敢叫青山变金山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谈到顶村,很多人将之与“顶上人家”画上了等号。这源自于该村在乡村旅游起步之时的一次探索。
在谋求脱贫致富的路上,顶村的带头人把目光瞄准了村里的绿水青山。万亩山林、千亩茭白、百亩果园,顶村有着森林覆盖率达84%的山地,这些看似无法产生效益的山地,却是城市居民所向往的天然氧吧。可以说,发展乡村旅游,顶村具备了优越的先天条件。
但是在10年前,乡村旅游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名词。乡村旅游之路怎么走,怎么吸引游客,村民如何获益?一系列问题,大家心里都没有底。
村两委在经过多次商议并主动征求村民的意见建议的基础上,邀请专家进行调研论证,提出了开发生态休闲旅游的思路,并打破传统思维定式,采取招商合作的经营模式,破解资金匮乏、管理运营经验缺乏的双难题。
几经周折,顶村于2008年成功引入香港“劲美林业股份有限公司”到村里投资“顶上人家”休闲生态酒店项目,村集体经济占51%的股份,项目用地5000多亩,首期投资4000多万元开发了600亩,建成万金湾国际露营地俱乐部、顶上国际山地车俱乐部、六度庐民宿、“青出于蓝”农牧体验、“森呼吸”户外运动等项目。
这个后来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项目,受到了厦门及周边地区市民的青睐,昔日不为人知的顶村,逐渐成为市民旅游度假的休闲胜地,每年接待游客量达数十万人次,村集体每年可从该项目获得收益10万元以上。
顶村的村民也逐渐从这股乡村旅游的大潮之中找到了商机。
2013年,在村两委的引导下,村民马月理、马铭益等人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开始试水农家乐和民宿,是村里最早经营民宿的村民。马铭益告诉记者,他的12间民宿,每月都能额外赚个上万元。
村民们还发现,自家的茭白和芋头、地瓜、冬蜜、地瓜粉等特色农产品也受到了游客们的青睐,尤其是鼎鼎有名的“顶村茭白”。顶村村民马金榜告诉记者,“原来茭白要千辛万苦运到同安城里去卖,一斤还只能卖一块多,如今在家门口一斤就可以卖到四五块,还经常供不应求,我们的‘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了。”
从单干到合作
一次完美的升级
几个现实的问题也摆在了顶村带头人的面前:
在外部,在全域旅游如火如荼的当下,乡村旅游成了众多乡村的共同选择,但也因此出现了产品单一、特点雷同的问题。如何在这股大潮之中脱颖而出?
在内部,越来越多的村民开起了民宿农家乐,如何避免出现恶性竞争?如何避免因为村民不规范经营而损害顶村村品牌美誉度的情况发生?
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顶村的乡村旅游不仅难以做强做大,还可能使由先发优势带来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以推动乡村旅游为契机,顶村进行了一次整体提升。
2015年9月,“顶村民宿农家乐专业合作社”正式开业,成为顶村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动力,合作社牵头指导村民开展乡村旅游,有意愿经营民宿的村民到合作社报名登记,由合作社负责指导装修,并培训民宿经营技能。
全村所有民宿都由合作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分配,村民按入股房间数参与分红。村党支部则对顶村的乡村旅游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发管理,并对合作社提供政策支持、党建引领,同时与村委会联合监管合作社运营。合作社通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整合营销、策划带动等综合方式、方法,打造顶村村乡村旅游的升级版。
在这样的情况下,顶村实际上成了一个景区,而合作社就是这个景区的经营者。“游客有事直接找合作社,村民有事也是找合作社。”马铭飘说,成立合作社,避免了村民之间可能出现的恶性竞争和扰乱市场的行为。
更重要的是,合作社的成立,还破解了乡村旅游节假日火爆但平日冷清的难题。
顶村村委、合作社理事长马金军介绍,合作社成立后,顶村大力发展以素质拓展、团队熔炼为主的团队游,这类的游客成为顶村村非节假日游客的主力军,目前已经占到了顶村游客接待量的一半以上,“一方面是我们有经营主体,能够开发票;另一方面是我们接待能力较强,最多可以同时接待400多人入住。”
目前,顶村民宿的平均入住率达70%以上,每间每月分红800元左右,以民宿入社的社员平均每户年分红近10万元,有配套农家餐厅的民宿,每户年收入可达到15万元以上。
离乡与回乡
乡村活力正在回归
乡村要振兴,必须要有年轻人的参与。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顶村和很多山村一样,面临着人力流失的问题,青壮劳动力纷纷外出寻找出路,村里活力严重不足。
合作社的成立,让顶村的年轻人找到了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多的村民回乡谋求发展了,其中就有不少是年轻人,这对于快速发展的顶村村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在顶村的带头人看来,顶村的未来,很大程度上要靠这些见过世面、有文化、有勇气的年轻人,他们立足村里,积极打拼,顶村就会有更好的未来。也因此,他们积极动员村里在外的年轻人回乡发展。
合作社总经理马贤辉就是其中的代表。1984年出生的马贤辉,原先在岛内做物流管理,妻子则在镇里打工,两人常常聚少离多。2015年暑期,合作社开业前夕,在马铭飘等人的动员下,马贤辉回到了村里,应聘合作社的管理层,并被村两委选中。
“要回来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的,因为原来在岛内一个月的工资也有8000元左右,挺稳定,回来就等于是重新开始,一开始家人都反对。”马贤辉说,但是看到村里的发展势头这么好,自己家里也开了民宿,他决定回来试试。
现在,他每月有近万元的工资收入,还有民宿的分红,收入比原来还高。更重要的是,“这种为家乡奋斗的感觉,很有成就感!”
在顶村,像马贤辉一样回乡在合作社打拼的年轻人大约有10人,他们有的在管理层任职,有的负责营销,有的负责财务,在村两委的带领下,正致力于把合作社、把顶村的乡村旅游做大做强。
除了这些年轻人,合作社目前共有员工77人。对于只有600多人口的顶村来说,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
还有更多的人回村开办民宿农家乐,从全村的维度来看,约有三分之一外出的村民返乡发展。顶村的民宿农家乐也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立之初,合作社共可提供146间标间,可接待300多人住宿;而到目前,村里民宿标房已经增加到216间,可同时接待400多人住宿,并还有数十个房间正在装修,准备加入合作社。
令人欣喜的是,顶村的乡村旅游也开始走出人口占全村一半的中心村山顶洋自然村,在古林自然村和顶村自然村,相关的旅游项目正在打造,而两个自然村也开始有村民开始谋划建设民宿,顶村村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正在得到解决。
马贤辉说,未来,顶村还要开发房车公园宿营地、乡村音乐休闲广场及亲水旅游体验区等一系列项目,深入开展文旅+乡旅、互联网+乡旅、智慧+乡旅,顶村会越来越有活力,年轻人的舞台也会越来越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