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加快推进胸痛急救体系建设,努力提升本地区心血管危急重症疾病救治水平。 厦门日报讯(记者楚 燕 供图市卫计委)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这类高发的致命疾病,抢救须争分夺秒,而它们有着共同的症状,就是突发的胸痛胸闷。 建立胸痛中心,打造胸痛急救体系,就是要为急性胸痛患者搭建起救命的“高速路”。通过快速、标准化的诊断方案和多学科资源整合,胸痛中心能为胸痛患者提供更快和更准确的筛查评估,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从而缩短早期救治时间,提升救治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降低医疗费用。在欧美国家,胸痛中心已是成熟的救治体系,经过长期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而我国起步较晚。如今,胸痛中心建设已纳入国家政策,驶上发展的快车道,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危急重症疾病救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1月14日,厦门市卫生计生委召开我市二、三级医院胸痛中心建设阶段推进会,全面部署厦门市胸痛中心建设工作,动员全市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积极加入,建成一批技术先进、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胸痛中心,并力争在三年内全部通过国家认证,形成全市覆盖的急性胸痛患者快速救治体系,真正惠及广大市民。 厦门市卫生计生委姚冠华主任在会上表示,加速开展胸痛中心建设,对提高厦门市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水平,打造健康厦门,落实国家“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计划”具有重要意义,市卫生计生委对此高度重视。“全市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要行动起来,在今年内全面开展胸痛中心建设工作,同时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作为中国胸痛中心区域认证中心和示范中心,承担着华东地区六省一市胸痛中心建设的培训、认证重任,要充分发挥优势与经验,加强对各医院胸痛中心建设的指导,帮扶支持更多医院尽快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认证。” 市卫生计生委将发布厦门市胸痛中心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意见,大力支持全市各医疗单位按照《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开展规范化建设,切实将胸痛中心建设提升到城市战略层面,提升厦门市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救治水平,力争在省内乃至全国起到胸痛中心建设的标杆作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让群众更有获得感与幸福感。
|
相关阅读:
- [ 06-10]嘉宾突发胸痛直升机救人 原来是航空医疗救援演练
- [ 05-05]厦一男子以为胸痛 其实是主动脉夹层高血压是诱因
- [ 04-14]早上出车胸痛司机心肌梗死 职业司机需定期体检
- [ 11-30]胸痛5年竟是坐出来的 不良习惯导致胸椎出现劳损
- [ 04-15]23分钟内疏通血管 胸痛急救厦门模式获“双认证”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