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民情 > 正文

网上出现找人代喝酒平台 有人担心出现法律层面上的问题

2018-01-06 08:58:26薛尧 王玉婷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日报讯(记者 薛尧王玉婷)“白酒3斤”“红酒3箱起”“啤酒一直喝”――近日,一个名为“E代喝”的平台在“E代驾”App上线。按照平台的设计,它如叫代驾一样,打开地图,就可随时随地叫人代喝酒。

关于这种代喝平台的出现,有人说是一款征服酒局的利器,但更多人表示担忧,相比代驾,代喝的标准是什么,还有喝出问题甚至被送进医院谁来担责,这些都涉及众多法律层面问题。

昨日,带着市民的好奇和疑问,厦门日报记者注册“E代喝”,进行体验并调查。

【体验】

打开“E代驾”手机App

就可地图上找人代喝酒

通过“E代驾”手机App,记者点击“代喝”这一功能,出现一行广告字样“E代喝,一款征服酒局的利器”,下面一行蓝色字体提示,此功能需要分享到微信好友或朋友圈中才可使用。

记者将此小程序分享给一位好友后,就进入了“E代喝”平台。记者以报业大厦为定位点,在平台地图上,马上显示出多名“代喝”人员,他们分散在300米范围内的江头邮电局、台湾街、莲花三村等附近。这些“代喝”人员的头像,用一个手举酒杯作为标识。

记者随后点击“找人代喝”选项,在这一环节,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别进行针对性寻找。如“按酒量”、“按标签”、“按距离“等。不过,记者先后联系了8名在平台上提供“代喝”人员,试图找他们“代喝”并进行采访,但截至昨晚发稿前,均没得到回复。

【惊讶】

代喝者自贴标签 “白酒3斤”“红酒3箱”起

除了找人代喝,你如果对自己的酒量够自信,也可以在“E代喝”上“应聘”,点击“我也能喝”选项,就可以进行“代喝”人员的注册。

在整个程序注册过程中,记者发现,只要输入手机号就可进行注册,平台并没有对注册者的年龄、性别以及健康状况等有何要求,资料注册后不能进行修改。值得一提的是,在个人资料里,有填写“酒量”这一栏,分别可让使用者对自己饮用白酒、红酒、啤酒的酒量进行评估,甚至有“白酒3斤”、“红酒3箱起”、“啤酒一直喝”等选项。记者发现,选择给自己贴上这些标签的“代喝”人员,在平台上还不在少数。

记者注意到,这些“代喝”人员是否真的如自己的标签一样,能喝下白酒3斤、红酒3箱,平台并没有对其进行审核。记者还发现,在整个程序的所有选项中,并没有关于“代喝”的相关提醒或者协议。

【担忧】

代喝费用如何算?喝多送医谁负责?

春节快到了,酒局变多,针对“E代喝”这样平台的出现,最近不少市民网友议论,有的人好奇,也有人表示担忧。

在“E代喝”上线的第一天,市民小何就抱着尝鲜想法,注册了账号。“平时周末会约上三五好友小酌几杯,但能花钱请代喝或通过代喝赚钱,还是头一次听说。”不过小何很快发现,在平台上并没有对“代喝”这一行为,给予明确定价。“一旦我与他人达成代喝协议,对方又毁约了的话,仅仅通过平台上的聊天记录,我要如何依法投诉?”小何疑惑。

找代喝的市民有担心,想当一个“代喝”人员的市民小陈同样困惑:代喝的标准是什么,在代喝过程中饮酒过量导致送医甚至死亡,责任由谁来担,平台是否有为“代喝者”购买保险或对事件负责。

【说法】

自称是社交平台

暂时不进行商业运营

为何“代喝”没有相关收费以及协议说明,遇到暗藏的法律风险又怎么办……带着市民和网友的一箩筐问题,记者联系了“E代喝”项目相关负责人张先生。

张先生告诉记者,“E代喝”这一平台是一个多星期前(去年12月28日)才上线的一款程序,目前还处于测试阶段。“年底将近,各种活动、酒局增多,我们通过推出此款具有代喝功能的社交平台,也是为了让有相同爱好的人能找到共同话题。”他说。

对于市民和网友以上的疑问,张先生自称,“E代驾”推出此款代喝程序,目前只是提供一个社交平台,并不以营利为目的,所以也就没相关的代喝价格以及代喝协议说明。“既然作为社交平台,那么使用者在平台上所达成的协议,都是他们的个人行为,平台不会对此进行干涉或负责。”张先生表示。

【观点】

平台方有审慎监管义务

发生问题要承担一定责任

按照张先生的说法,“E代喝”是社交平台,发生“代喝”关系的双方出现问题,平台方不会负责。那么,确实是这样吗?记者咨询了多名律师。

福建自晖律师事务所律师林敏辉认为,目前平台只需一个手机号码,未经审核就可以直接注册使用,可能引发严重后果,而作为平台方,本身具有审慎监管义务,不论其是否盈利,用户在代喝过程中由于过量导致送医,甚至死亡的情况时,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

福建远大联盟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志龙认为,该平台目前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是否提供有偿或无偿服务,而在于监管部门是否有正式批文允许其开放运营,因为从平台使用情况看来,有违背公序良俗的嫌疑。

“使用者在平台上注册成功,实际上与平台是达成了一种合同关系,那在后续代喝过程中出现的事故,参照合同法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平台是负有一定责任的。此外,这样的平台,还容易被社会一些不良风俗依附,所以平台的经营者,还是需要设立监管措施,规避风险。”张志龙律师建议。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