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行专业化审判模式 开辟专业发展新路 以审判为中心不仅是做“减法”,也要做“加法”。过去几年,全市两级法院推出的多个专业化法庭吸引了不少外界关注的目光。如厦门中院先后设立涉台审判庭、自贸区案件审判庭、金融破产案件审判庭。各区法院也因地制宜试行专业化审理模式,如思明法院创设全国第一家劳动法庭、海沧法院设家事法庭、同安法院设道路交通法庭、集美法院设医患纠纷合议庭等。 这背后是两级法院推行专业化审判、在提升审判集约化水平上做“加法”的逐步探索。专业化法庭,顾名思义就是以审理某一类案件为主,其他相关案件为辅。一方面,这能提升法官的专业素养和办案效率,让法官真正成为某一领域的办案专家;而更值得关注的是,专业化法庭在提升审判质效的初衷之上,又自发与外界环境互相作用,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提供了无限可能。 同安法院交通法庭就是一例。八年前,该院因应同安复杂的地理因素和多发的交通案件而设立,初衷是让当事人能更方便快捷地处理交通事故纠纷。去年,同安法院交通法庭推出了“道路交通事故数据一体化平台”,相当于是把法庭从线下搬到了线上――立案、司法确认、财产保全、司法鉴定、诉前调解、审判、执行申请等多项功能,均可通过该互联网平台实现。 提升智能审判支持水平 协同创建智慧法院 与此同时,厦门法院也在提升智能审判支持水平上做“加法”。2016年11月,全国首个“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中心”在思明法院揭牌成立。2017年7月,翔安区法院设立全省首个“公证员工作室”,并成立“公正云审判辅助中心”。一年来,厦门中院、思明法院、翔安法院诉讼与公证协同创新机制试点的“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协同创新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协同队伍也不断扩大。 近年来,厦门市法院大力打造一体建设运行的“智慧法院”和“阳光法院”。在提升对外便利化服务的同时,大力强化对内办案支撑。实现实时汇集全市法院审判信息,分析案件结构和各类司法资源,实施自动检索和智能推送等功能,为审判管理和法官裁判等提供大数据支持。 |
相关阅读:
- [ 01-05]厦门海事法院26名人民陪审员昨日宣誓“上岗”
- [ 01-02]厦门法院近日发布2017年度厦门“十大典型案件”
- [ 12-30]厦门建设“智慧法院”“厦法e平台”上线
- [ 12-28]智慧法院进入3.0时代 厦门中院“厦法e平台”昨启用
- [ 12-26]2017年集美法院受理案件10435件 结案增幅大于收案增幅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