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朝巷】 原为养牛之地小巷奇人频出 “原来,这里的路不好走,房子多是木头的,投递的东西以信件为主。现在,路面铺上水泥,房子越修越好,送的东西也变成了快递和报纸。”穿梭在巷弄中近十年,邮政工作人员李蓬见证了虞朝巷一朝一夕的变化。 83岁的林阿婆买菜归来,带着记者回忆起往昔:上世纪50年代末,她随丈夫从安溪来厦,在巷弄平地上一砖一瓦地砌起“土”房子;90年代初,生活状况渐好,一家人便为房子添上红砖,又在原本一层的基础上加盖两层半。令老人自豪的是,没读过书至今还只能写自己名字的她,却养育出了多个“学霸”儿孙,现如今,她还能时不时“飚”几句日常英语用语。 巷弄虽小,“奇人”颇多,记者遇上会说英语的阿婆算一个,而卢志明还介绍说,这里不仅居住过仙风道骨的名中医林浩德,还有能用锡来焊补铝锅的“阔嘴”,更有身为劈柴工,却能将厦门历史信手拈来的“阿阔”…… 那么,“藏”着故事的老巷弄,又因何叫作虞朝巷呢?原来,虞朝是闽南话“牛棚”的谐音,数百年前,这里曾是养牛场。现在,从中山路往虞朝巷中走,还能在入口处看到一个矮矮的石门框,这便是为圈养牛而设置的,只是石头上的木板门随时间而老化了,这扇门也随之消失。 【光彩街】 位置较为隐蔽曾聚集棺材店铺 暗迷巷不昏暗,那光彩街总该“光彩照人”吧?殊不知,“光彩”背后,其实是“棺材”二字。 在此居住了40多年的陈先生告诉记者,很早以前,街上聚集了做棺材、卖棺材的店面。那时的厦门没现在这么大,人口也远不及现在多,因此,厦门的棺材订单多集中于此。“‘棺材’两个字听上去不吉利,就被改成了‘光彩’。”陈先生说。 为什么棺材生意会选择这样“闹中取静”的巷弄落脚呢?卢志明推测,棺材街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一来,制作棺材的木料大多通过水运而来,巷弄恰好靠近港口,为材料运输提供了便利;第二,巷弄附近聚集的工人多,劳动力、技术工为棺材的制造创造了条件。 随着时代变迁,曾经“宽敞”的路面转眼成为大马路旁的小巷弄。因为房子盖得密集,加上遮阳棚和空调外机的“填充”,光彩街的一些地方只能有零星阳光洒下。 不过,听上去有些瘆人的“棺材”并未影响巷弄中的氛围――来往行人,路旁水管中偶尔传出的哗啦啦水声,让这里的生活气息浓厚。“住在这条路上的老厦门不多,大部分是外来租客。”市民黄女士从楼道木台阶上走下,她正打算着,寻找下一位合适的租客。 |
相关阅读:
- [ 11-09]“寻味思明”体验启动 周日下午老街寻小吃
- [ 05-21]《逛老街巷 品本地味》后续 热心市民提出建议
- [ 10-29]中华街道多举措完善消防安全 打造平安老街区
- [ 04-07]本土摄影家聚焦老街区 展示厦门版《清明上河图》
- [ 06-09]城市义工悠游老街巷 探访古厝回味历史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