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全面推动老旧小区改造 为“厦门实践”提供新示范

2017-11-30 08:05:56袁舒琪 张奇辉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段马水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决策共谋参与共建

“共同缔造”理念 让群众成为“主角”

2015年的神山三航小区中,为了改造工程,在改造前近一个月,社区业委会主任李一德召开了7场小区改造专题座谈会,问计于居民住户,找出“短板”22处,摆出改造项目14个。社区也多次组织代表党员入户,听取群众意见,评议改造项目,确定建设方案。最终,在全体居民通过的建设方案基础上,历经两个多月的改造,引入燃气管道,改建小区道路,铺设雨污水管道,绿化美化房前屋后,小区旧貌发生了华丽蜕变。

众智之所为,则无事不成。厦门市的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中,“共同”二字是关键和核心。改造过程中,小区普遍成立了自治小组,开门纳谏征集“金点子”,多方听取生活于斯的居民的意见,评议改造项目,确定建设方案。改造前问需于民,形成共谋;改造中问计于民,达成共建;改造后问效于民、实现共评,做到群众满意才通过。

这个过程中,转变了以往告知群众“我们要怎么做”,变为询问居民“你想怎么做”。居民从原本不关心小区建设的“局外人”,变成了为小区建设贡献力量的“主人翁”,居民共建共管,自筹资金,效果共享的居民参与式改造成为了改造老旧小区工作探索中可取的模式。

让人惊讶的是,“共同缔造”模式不仅实现了居民共谋、共建,让改造成果更加完善、惠民,更发酵出反哺社区和谐的积极养分。小区旧貌换新颜,居民“忧居”变“优居”,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社会良性互动,敦亲睦邻、归属认同的氛围大为增强。和谐生活圈催生精神上的盛宴,居民们心情舒坦,居民群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增进发展包容性,转变“生人社会”为“熟人社区”,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落小。

居民群众更是以前所未见的热忱参与改造,家家户户从自清门前物到走出家门参与建设,有技术专长的拿起铁锹铁锤参与施工,有施工经验的主动当起现场监理,组织协调施工中的问题。更多居民参与搬运材料,清理土头垃圾,为施工工人端茶送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献策,众人参与汇聚起澎湃的正能量,谱写了一曲共同缔造美丽家园的生动乐章。

夯实群众基础、创建“和谐社区”,我市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为厦门城市建设更新给出了新的方法和答案。

居民自治共管

提升社区治理能力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新的一天开始了,金鼎社区“小红帽”们纷纷上岗,他们活跃在小巷窄闾,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成为社区一道亮丽风景线。

这幅画面,在社区居民眼中也许已经是常态,但对整个厦门来说,它展现着一项“新实践”――不经意间,厦门悄然走出了一条构建社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路子。

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后,厦门市积极探索指导小区长效管理方式,坚持“居民自治”与“改造提升”双同步的原则,通过推动业主自治、建立健全物业管理、健全维修资金归集机制等,创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治理体系,建立社区居委会、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机制,完善小区后续自治管理,实现从“靠社区管”到“自治共管”的转变,解决改造后管理难题。

试点小区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组建了自治小组、筹建小区业委会。积极推动党员进自治组织,自治组织成员包楼栋的模式,切实提高自治组织服务的先锋引领性及广泛代表性。

此外,探索多元化的管理模式。引导小区实行专业物业公司管理服务、菜单式物业专项服务以及居民公益岗位自治服务等多种形式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模式,促进小区管理持续规范。区、街层面配套设立老旧小区自治管理“以奖代补”项目、自治管理“星级评定”激励制度以及物业公司服务督查考核等机制。创新成立中介服务机构,鹭江街道创新成立专门服务老旧小区自治管理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家园服务中心”,为老旧小区提供自治小组筹建、物业管理培训、公共资金托管等服务。

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宜居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增强老旧小区群众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增进发展包容性,这或许是厦门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深层城市命题和思考,也成功开拓了城市建设管理的新领域。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