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技术实现垃圾源头追溯 建成全省首个餐厨垃圾信息化管理平台 引入“互联网+”技术,建立垃圾源头追溯机制,对前端分类的垃圾袋进行二维码识别,使垃圾能够“见袋知主”,在源头实现垃圾投放追踪。推进垃圾分类数字监管系统建设,于今年5月建成我省首个餐厨垃圾信息化管理平台,综合运用数据库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接入全市43部餐厨收运车,2200余张餐、厨垃圾桶RFID卡信息,560余家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的数据信息,实现餐厨垃圾产、收、运、处全流程信息化监管。 大件垃圾9秒钟破拆一个大床垫 岛内已建立起大件垃圾预约上门收运体系 《厦门市2017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各区政府要建立完善大件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全面实现城市垃圾大分流,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创造良好条件。目前岛内思明、湖里两区已经各建成一座大件垃圾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超过200吨,最快9秒就可以破拆一个大床垫或一个沙发。破拆后的金属被回收再利用,木头、布料、棕垫和皮料等热值高的成分被送到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 两座大件垃圾处理厂投用的同时,思明、湖里两区还建立了大件垃圾预约上门收运体系,不仅开通了预约电话,还配套了专门的收运车辆。下一步,他们还计划开通微信、App等多种预约方式,服务居民小区。 宣传教育为翼 开展垃圾分类全媒体全阵地宣传 垃圾分类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是发动全体市民共同参与。为此我市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户外LED屏等媒体资源,进行全媒体、全阵地宣传;印发了50多万册《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宣导手册》和100多万份宣传单入户宣导;组建了社区宣讲团和社区书院师资库,共对督导员、社区工作者、物业保洁员、导游等培训400多场36000多人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率先垂范,社会团体、民主党派、宗教人士、志愿者积极投入,开展垃圾分类“进家庭、进小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医院、进企业、进景区、进军营”等“八进”活动。全市已有9300多个党组织、32000多名党员志愿者开展了垃圾分类相关主题实践和宣传工作,有220个单位及团体加入鹭岛巾帼志愿联盟服务队,开展垃圾分类宣导和知识普及活动。市民也踊跃参与,以快板、三字经、答嘴鼓、垃圾分类歌、环保舞蹈、亲子义工巧手等形式开展垃圾分类活动。 |
相关阅读:
- [ 11-27]同安区举行垃圾分类宣导活动 推动绿色环保意识深入基层
- [ 11-22]湖里区湖里街道用心用力用情做好垃圾分类四环节
- [ 11-21]翔安推广岛外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的“内厝模式”
- [ 11-21]集美街道寓教于乐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 [ 11-21]垃圾分类环保屋首次进入厦门校园 社校联动助分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