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市翔安区内厝镇大力废除“民俗日”宴请陋习

2017-10-11 08:55:42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李霖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推动移风易俗 树立文明村风

翔安区内厝镇大力废除“民俗日”宴请陋习

内厝镇后田村村民在自编自演的晚会中欢快过节。

 

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多了起来。

厦门日报讯(文/记者 王元晖 通讯员 陈佳清 洪炳权 图/许竞雄)清晨6时30分,翔安区内厝镇前垵村美洋自然村村民老许推开房门,径直来到村口的大榕树下。尽管阳光还没来得及洒遍这个群山环绕的小村落,但这里已经聚集不少前来晨练的村民,他们大口呼吸着带着泥土芬芳的清新空气,享受他们引以为傲的乡野生活。

昨天是美洋自然村一年一度的“民俗日”,往年这一天,这里一早的空气总是带着浓浓的鞭炮硝烟味,而用来“大宴宾客”的圆桌,也从每一户村民的家中一直延伸到村中的道路上。

这样的场面,如今看不到了,呈现在外人眼中的,是村民们源自内心的笑靥。老许说,今年大吃大喝的陋习不会再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村里为他们精心准备的文化活动。

事实上,几个月来,内厝镇不少村民的家中都摆放着该镇党委、政府《致全体村民的一封信》。从字里行间,人们不难读出内厝以反对“民俗日”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为突破口,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村风的决心。

延续千百年的“民俗日”宴请陋习,在一种看不见却时刻存在于村民身边的力量推动下,正快速走下内厝镇的历史舞台。

多措并举

党风政风民风持续向好

17个行政村,近80个自然村,而每个村的“民俗日”又各不相同。记者手中的一份“内厝镇各村居民俗日一览表”显示,如果把这些“节日”串联起来,可以从“年头过到年尾”。

在这种背景下废除“民俗日”宴请陋习,对内厝镇来说,无异于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该镇决策层很快形成共识,“再难也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

其实,“民俗日”更通俗地说,就是备受诟病的“封建日”。不仅吃吃喝喝、铺张浪费,一些活动还带有某种难以祛除的封建色彩。作为内厝在全区的一项“吃螃蟹”之举,废除“民俗日”能否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村民们思想的转变。

“以前每到‘民俗日’,宴请亲朋好友少说得花5000元,包括红白喜事一年下来人情往来至少要上万元。”莲塘村村民小林说,现在内厝大力推动的移风易俗,让他们终于松口气了。

不过,并不是每一位村民都像小林那样深明大义。在内厝镇党委宣传委员游永新的眼里,在潜移默化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老百姓的心田,无疑是当前废除“民俗日”的一个关键所在。

“我们封建日不宴请,欢迎平时多来坐坐。”记者近日在走访时注意到,这样的大红标语悬挂在内厝不少村口的醒目位置,而该镇专门制作的宣传节目,也高频率地在各个村居的“村村响”广播中播放。

仅靠这些当然是不够的。内厝镇敏锐地发现,要提纲挈领解决难题,紧紧盯住党员及村干部尤为必要。正因为如此,该镇快速建立镇、村(居)两级督查机制,深入村居开展明察暗访,对反映党员干部违规操办或参加婚丧喜庆的信访件直查快办,对违规党员从严处理。“我们将坚决向歪风邪气开刀,消除陈规旧俗,让移风易俗不再是‘一阵风’,而是朝着常态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内厝镇纪委书记许雅曼表示。

“民俗日”不宴请,“封建日”不封建。如今,在这些特殊的日子走进内厝镇的各个古朴村落,不少人惊叹,“这个口号,已经不再仅仅是口号了。”

文化引领

闽南特色文化活动层出不穷

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长假,莲塘村许多村民一早就被周边此起彼伏的锣鼓声和“武侠”们的舞枪弄剑声唤醒。随风翻滚的宋江阵大旗,为内厝镇不少村庄铺开了一场举村狂欢的节日盛筵,2017年厦门(翔安)武林大会暨宋江阵民俗文化节深深地嵌入了他们的记忆里。

同样也是国庆中秋长假,一场以“欢度国庆、中秋佳节,喜迎十九大召开”为主题的联欢晚会,在偏僻的后田村上演。村民们载歌载舞,用自编自演的节目抒发内心的喜悦。

记者昨日摊开“内厝镇各村居民俗日一览表”发现,最近几个“好日子”,与当地一些自然村的“民俗日”正好重叠。对这两者,村民们几乎做出了共同的选择——内厝镇红红火火的民俗文化活动背后,是“民俗日”宴请的销声匿迹。

“废除‘民俗日’并不是不要民俗,而是希望借助传统文化的纽带,把中华民族的宝贵民俗发扬光大。”游永新说,健康向上的民俗文化活动丰富了,压缩的,自然是“民俗日”低俗活动的空间。

正是在这种思路的指引下,这些年,内厝镇打着传统闽南文化烙印的文体活动层出不穷。厦门不少其他区域的居民都对此感到羡慕:“内厝人特别会过‘节’,宋江阵民俗文化节、乡村旅游文化节等一个接着一个,甚至还发明了维系亲情邻里关系的女儿节。”

昨天傍晚,美洋自然村的老许和他的许多老邻居一道,又在榕树下排练起了腰鼓。他们说,是政府帮他们从“民俗日”的桎梏中挣脱出来,让其终于可以干“自己喜欢的事”。这时候的夕阳,把村民们欢快的背影,投射到不远处红砖古厝带着岁月斑驳的墙面上。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