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版本的《厦英大辞典》
厦门晚报讯(记者 陈满意)“这是厦门的荣誉,如今能再次回到厦门,回到集美,这本辞典也算是回家了。”家住集美的骆中民先生苦苦寻找了七八年,买回了一本1873年印刷的《厦英大辞典》,这本辞典的作者杜嘉德是当时在鼓浪屿的传教士。骆中民说,这本辞典也是鼓浪屿国际社区文化的一个见证。
骆中民查阅《厦英大辞典》
多年搜寻原版《厦英大辞典》终于在网上买到
骆中民家中收藏了400多个版本的字典,除了大小不一的英汉字典之外,他还收集了很多小语种的字典,如德华字典、法华字典、马华字典等。在骆中民收藏的字典中,还有一些地方语种的字典,如《厦英大词典》。骆中民说,他最想收藏的是一本1873年出版的《厦英大辞典》,这本没有任何汉字的辞典,是传教士杜嘉德在鼓浪屿完成的。
七八年来,骆中民苦苦搜寻,一直没有找到原版的《厦英大辞典》,只能退而求其次,买了一本1990年再版的《厦英大辞典》作为慰藉,但收集原版《厦英大辞典》的想法一直萦绕在心头。为了搜集英汉字典,他到香港、槟城旅游时,最喜欢逛二手书店,去搜寻当地出版的英汉字典。
两个多月前,他在网站上发现国内一位卖家打算出售1873年出版的《厦英大辞典》,当时就非常激动,但对方要价很高,没有购买。“我认定了一定要把它买回来,让它回到厦门,这是厦门文化的一部分,回到厦门才更有意义。”
骆中民说:“虽然和卖家谈了几次没有谈拢,但我私下一直关注辞典的去向,每天都会上网看一下。”两个月的时间里,骆中民没有联系对方,但心里却一直牵挂着这本辞典,他担心一直追着对方,对方会提高价格。经过两个月的冷处理后,骆中民再次联系对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总算成交了。
每个词条后面都有一个手写的小楷汉字
收到心爱之物后就开始擦拭每一页的灰尘
“心里非常期待,在网上查询到快递信息后,就开始与快递员联系。”骆中民说,“最后一天,在家里实在等不及了,就打电话给快递员,快递员还没到的时候,我就到楼下等着,收到快递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了。”
收到这本《厦英大辞典》之后,骆中民回到家中,就开始擦拭上面的灰尘。“一页一页地擦拭,600多页,擦了一天才擦完。”骆中民说,“擦完之后,又开始晾晒,灭菌、杀虫卵,做防蛀工作。”他把1990年版的《厦英大辞典》拿出来与这本1873年版的逐页进行比较,发现除了版权页,在主要内容上,字体大小一样,页数也是一样的。
这本1873年印刷的《厦英大辞典》,收录闽南方言4万余言,大16开本,全书612页,以厦门音为标准,没有汉字,正文所收录的词条用罗马字注音,英文释义。作者杜嘉德在出版序言中说:“讲厦门方言,包括闽南方言的人应该有八百万或一千万人,这本辞典是第一本这种语言的辞典。”而杜嘉德认为,这本辞典最大的缺憾是没有使用汉字。
对于这一点,杜嘉德本人给了两种解释,首先是很多次根本无法找到相对应的汉字,这些词可能有1/4或1/3,他用心去找,却没有找到。另一个原因是这本辞典是在伦敦印刷的,而当时的伦敦没有汉字的活字,厦门又无法印刷这类书籍,所以导致最终辞典中没有出现一个汉字。在伦敦印刷后,辞典被运送到厦门一带发售。
而令骆中民惊喜的是,辞典上虽然没有印刷的汉字,但每个词条后面都有一个手写的小楷汉字,他本人猜测可能是当时的闽南人抑或是杜嘉德本人请人进行汉字注释的。
【背景】
杜嘉德能讲流利的闽南话
关于杜嘉德,网络上有不少资料,记者搜索获悉,杜嘉德(Cartairs Douglas)是苏格兰长老会来华的传教士,他在闽南地区生活二十多年,因此被不少人称为“闽南使徒”。
为编撰《厦英大辞典》每天至少投入八小时
杜嘉德于1830年12月27日生于英国的苏格兰,父亲是长老会的牧师,育有六子,杜嘉德为其最小的儿子。1851年他从格拉斯哥大学毕业,之后进入爱丁堡自由教会学院深造,四年后完成神学课程。1855年6月,杜嘉德到达厦门。
杜嘉德颇有语言天赋,又能刻苦学习,所以很快就能讲一口标准流利的闽南话。杜嘉德为了完成《厦英大辞典》的编撰,每天至少有八小时花在上面。
全书无汉字只用罗马拼音 辞典还指出闽南话的差别
为了编撰《厦英大辞典》,杜嘉德广泛收集闽南土话,每当他听到一个新的词汇,他会立刻记在笔记本上,反复加以练习,直到能够纯熟掌握为止。厦门的三公会为了使《辞典》早日完成,派施约翰以及打马字协助杜嘉德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厦英大辞典》终于在1873年问世。此书是第一部厦门腔白话华英辞典。一出版立即成为所有学习闽南话者的必备书。书的特色是全书无汉字,只用罗马拼音。由于杜嘉德在闽南地区多年,熟悉不同地区的闽南话,因此书中指出了泉州话、漳州话与厦门话的差别。
1877年7月26日,从清晨开始,杜嘉德就腹泻不止。当天下午5点多,47岁的杜嘉德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