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诗剧《菽庄诗韵·鼓浪风华》(下)和诗歌朗诵《世界的鼓浪屿》(上)。
诗歌吟诵音乐会上,还有南音古谱演奏、舞蹈、独唱等丰富多彩的节目。
林尔嘉在菽庄花园成立菽庄吟社,每年秋天都组织赏菊诗会。龚万钟供图
厦门晚报讯(记者 龚小莞 图/陈立新)9月29日晚,由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主办,鼓浪屿游览区管理处、鼓浪屿菽庄吟社承办的“菽庄诗韵·鼓浪风华诗歌吟诵音乐会”在菽庄花园隆重上演。这是第十五届厦门中秋文化节的主题活动,其中20多分钟的情景诗剧《菽庄诗韵·鼓浪风华》重现了百年菽庄吟社盛景。
渊源 百年前的菽庄吟社,有中秋赏月吟诗的习惯
情景诗剧由菽庄吟社社长黄念旭和菽庄吟社诗人王骁勇共同创作。黄念旭介绍,鼓浪屿申遗成功后,更需要增加一些文化内涵,让游客不光游览亭台楼榭,还能深入了解其历史文化。百年前的菽庄吟社有中秋观菊、赏月、吟诗的习惯,在今年中秋节前夕举办这次活动,特别有意义。
100多年前,台湾富商林尔嘉举家从台湾迁至厦门,并在鼓浪屿建造了菽庄花园。1914年,他在菽庄花园成立了菽庄吟社。林尔嘉夫人龚云环的侄孙龚万钟收藏有反映菽庄吟社中秋活动的老照片。他介绍说,每年秋天,林尔嘉便组织赏菊诗会,广邀台湾与厦门诗人赏菊吟咏。中秋赏月自然也必不可少,林尔嘉有诗作《庚申中秋夜观涛台望月》云:观涛台畔晚来潮,入夜登临四望遥。己惯岛居慵更甚,渐凉天气暑初消。背山笑语声清远,近水行吟影动摇。十丈波光明分外,一年好月是今宵。厦门文史专家何丙仲说,观涛台就在今天鼓浪屿钢琴博物馆所在的位置。
变迁 从吟咏忧国忧民的伤感,到歌颂国家强大富饶
菽庄吟社顾问、鼓浪屿老文化人蔡文田认为,百年前菽庄吟社的诗作,不论咏物或以物抒情,都离不开吟侣们爱国爱乡情似海。
何丙仲说,厦门的花很多,春秋两季花开得最好,因此菽庄吟社的节事活动、雅集都跟赏花有关,主要集中在春秋两个季节。中秋节以赏菊为主,虽然花前月下,但家国情怀都在诗中体现,这也是菽庄吟社的最大特色。菽庄吟社与上海南社并称为当时中国两大诗社。
百年后的今天,厦门更加国际化,鼓浪屿入选世界文化遗产,重启后的菽庄吟社诗作也有了新的时代特点。菽庄吟社秘书长牛福泳介绍,目前菽庄吟社成员有51人,包括业内专家、作家、主持人、教授等,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诗歌作品。许多人也专门为今年的中秋佳节创作了诗歌,内容主要表现鼓浪屿美景,歌颂祖国的强大富饶,与百年前诗人们忧国忧民的伤感之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传承 弘扬诗歌文化,有助于推动琴岛历史文脉传承
据了解,第十五届厦门中秋文化节将持续至10月19日。本届文化节以“传承文脉·遗韵长流”为主题,除了主题活动外,还有多个配套活动,包括“民俗之旅”景区游客互动博饼文化体验;温馨团圆进社区,慰问鼓浪屿社区居民和百合托老院;温馨团圆·中秋月满“星”希望,与福建省自闭症康复教育协会、思明区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携手共同举办月饼DIY活动,邀请“星儿”与家人一起动手自制月饼。
鼓浪屿管委会副主任张顺彬表示,今年将菽庄吟社的活动纳入中秋文化节,既能体现中秋的特色,又能够重现菽庄吟社早先吟诗作赋、赏菊观月的历史场景,通过活动传承鼓浪屿的诗歌文化。鼓浪屿的文化脉络是多元文化的交汇,诗歌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传承好诗歌文化,对推动鼓浪屿整个历史文脉的传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何丙仲建议,未来利用菽庄吟社这个平台,每逢重要节日或者活动,以诗社的名义向海峡两岸征集诗歌,利用诗歌形式表现盛事现象,为鼓浪屿的将来留下文化精品。
赌月饼 菽庄吟社成员黄瀚创作于1937年
六子齐头任变翻,
街头巷尾笑言喧。
科名久已遭人唾,
犹集群儿抢状元。
世界的鼓浪屿(节选)
诗人张军民创作于2017年
“……时光流转,光阴飞度,鼓浪屿上的护国将军,日夜相望鹭岛的辉煌。流光溢彩的琴岛,奏响了强劲的旋律,世界各地的游客,流连在万国博览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采,伴随金砖厦门的华丽乐章,与世界的海洋一起欢唱!高颜值高素质的厦门,迎接着世界八方的注目,厦门的鼓浪屿,世界的鼓浪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