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时政 > 正文

中国窗口厦门实践 厦门经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不少样本

2017-09-02 13:34:48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经验”能让城市更有温度,产业更有活力,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图为厦门夜景。(记者 王火炎摄)

今年4月21日,中欧(厦门-莫斯科)直达班列从海沧园区出发。(记者 王协云 摄)

鼓浪屿申遗成功是厦门市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有效的一个缩影。(记者 王火炎 摄)

厦门社区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为全国提供了有益经验。(记者 王火炎 摄)

厦门保障房建设让老百姓实现从“住得进”到“住得好”的改变。(记者 王火炎 摄)

厦门日报讯 (记者 汪金铭 廖慧娟 蓝碧霞)九月的厦门迎来了五洲四海的嘉宾,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在这里举行。

这是历史赋予厦门的一次极为难得的机遇。

“金砖之光”闪耀,全球目光聚焦。

厦门,中国改革的“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短短36年间,从昔日的海岛小城,成为今日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本,登上世界瞩目的舞台。这一次,她的璀璨光芒,将为世界绽放。

厦门的繁荣,是中国城市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缩影。厦门在探索实践中,涌现了许多具有首创性和标杆意义的举措做法,也为金砖“朋友圈”国家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自身特色的经验借鉴。

厦门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的首站。30多年来,厦门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为厦门擘画的蓝图奋勇前行,不断闯关探路,在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翻天覆地历史巨变的同时,创造了不少可推广复制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厦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大力度改革创新,大手笔转型升级,大格局协调提升,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中,探索有价值、有意义、有贡献的发展模式。“多规合一”“单一窗口”“分级诊疗”“地铁社区”“海绵城市”“中欧班列”等一大批创新试点任务,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全局性改革开放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从经济特区到自贸试验区,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从两岸融合发展先行区到21世纪“海丝”支点城市,一路征程一路歌,厦门创下了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级生态市、国家环保模范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等一串串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

“厦门经验”,作为“中国经验”的一个精彩篇章,既有鲜明的特色,又在推广中被证明行之有效,能够让城市更有温度,产业更有活力,人民生活更加幸福。许多城市专家认为,厦门最能够让世界和中国其他地区记住的一点,就是厦门市委市政府对民生的那种关切,把人放在第一位,甚至将之作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重大的关切,做到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正因为始终坚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的发展和城市环境的提升,作为发展目标和价值追求,厦门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一种良性的增长,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自身发展和谐统一。

当今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城市治理都面临着共同的使命——传承历史、持续发展、创造未来、造福人类。世界的目光,关注中国实践,期待中国方案。去年,世界城市日论坛在厦门举办,包括联合国人居署在内的2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代表,来到厦门寻求城市治理方案。厦门被大家认为初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呈现了一个“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样本。

从某种意义而言,“厦门经验”也在越来越大地影响着国际社会。

金砖辉映厦门,未来更加美好。正如2010年9月习近平同志考察厦门时所期许的那样,“我们还有更高远的目标,要共同努力,把厦门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更加繁荣”!

【点击厦门样本】

申遗成功

彰显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有效

2017年7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1届大会上,“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鼓浪屿申遗成功,是厦门市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有效的一个缩影。

30余年科学保护,9年申遗路,鼓浪屿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岛上53处文化遗产核心要素全部完成修缮保养,历史风貌建筑也实现全面摸底勘探。遗产监测管理中心、遗产档案中心建成,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和文保工程档案库、数据库初具规模,《厦门市鼓浪屿建设活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出台,为鼓浪屿文化遗产实现了全方位多角度的长效保护。

厦鼓轮渡航线调整,极大地改善了岛上的旅游环境与旅游质量,也为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鼓浪屿整治提升工作全面开展,小岛逐渐回归“静”与“净”。医院复办,街道便民服务站设立,公共议事会成立……鼓浪屿的社区功能进一步回归。每年,百场群众性音乐会和大型音乐活动在鼓浪屿竞相登场,足球俱乐部友谊赛、老外橄榄球比赛火热进行,国际社区的内涵得到进一步挖掘,鼓浪屿正焕发勃勃生机。

随着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入驻救世医院旧址,英国领事馆旧址作为鼓浪屿历史文化陈列馆,大北电报公司旧址、会审公堂旧址等多处文化遗产都以博物馆的形式获得“重生”,焕发新的风采,鼓浪屿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文化品位不断提升,更加完整地展现出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

(记者 林路然)

中欧班列

搭起国际物流大通道

8月26日,一批来自越南的货物通过海路运抵厦门港,以“海铁联运”方式搭上中欧(厦门)班列,16天后将直达目的地欧洲。如今,中欧(厦门)班列的辐射范围已扩展至东盟国家和地区。

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导下,2015年8月16日,厦门开出首条中欧(厦门)班列,实现海上丝绸之路与陆上丝绸之路的无缝对接,两年来,这条贯通中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成绩斐然。

截至目前,厦门已相继开通了前往波兰、德国汉堡、俄罗斯莫斯科、中亚五国等多条班列线路,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中欧班列东中西“全通道”运输的沿海港口城市。2016年12月,中欧(厦门)班列成为中欧“安智贸”(中欧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计划)首条铁路专列。从时间和经济成本算,中欧班列独具优势。以中欧(厦门-汉堡)直达班列为例,它比海运运输在途时间缩短15天左右,可以为客户减少资金占用成本。相比空运拥有更大的承载量,且运输成本仅为空运的12.5%-25%。

两年来,凭借交通区位优势,中欧(厦门)班列在货运覆盖面、服务增值能力、口岸功能和通关便利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全面释放物流潜能,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正在通过这条通路输往欧洲。

打通运输“高速路”就是打开市场之门。通过构建物流网络加速产能对接,通过提高通关便利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通过整合资源加快形成区域性物流分拨中心,通过海铁联运激发物流新通道潜能,中欧、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已经成为厦门改革发展的又一成功尝试。(记者 崔昊)

“多规合一”

创新城市治理经验模式

不久前,厦门睿曾金融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叶德全在厦门自贸片区综合服务大厅领到了“一照一码”营业执照。从他递交材料到拿到营业执照,前后只用了3天时间,这样的速度让叶德全十分欣喜。两年前,厦门在全国率先将涉及工商、税务、质监三大政府职能部门的“三证三号”,合并为“一照一码”,实现了“三证合一”,大大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

之所以能实现这样的“厦门速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厦门通过深入开展“多规合一”工作,打造“多规合一”并联审批平台,从而推进审批流程再造和政府职能转变。

以建设工程的审批为例,这个领域需要涉及的审批管理部门多达12个,审批事项多、程序繁琐。2014年6月,我市启动“多规合一”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改革工作,通过“多规合一”并联审批平台,实现“一张图纸管控到底、一个平台协同管理、一张表格受理审批”。改革后,财政投融资项目从立项到施工许可核发的申请材料由249项减少至85项,审批时限压缩近60%,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近40%。

厦门的“多规合一”工作统筹协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形成“一张蓝图”,还把各个部门涉及空间的规划都进行了专项梳理和协同,纳入“一张蓝图”中来,同时还开展与之相配套的行政管理改革和审批流程改革。更难能可贵的是,厦门还在全国率先实现“多规合一”的立法保障。可以说,厦门的“多规合一”真正做到了“编以致用”,是系统性、整体性的体制改革,实现了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安排。这也让厦门的“多规合一”成为住建部等部门向全国重点推广介绍的创新城市治理的经验模式。

(记者 殷磊)

“单一窗口”

提供国际贸易高效服务

近日,厦门外代报关行办公室里,报关员轻点鼠标,通过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一次性提交报关报检信息;海天码头上,来自印度尼西亚的一批冰鲜水产品顺利通关——这是厦门口岸寻常的一幕。

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是整合关、港、贸资源,涵盖国际贸易全流程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如今,“单一窗口”可以提供包含船舶进出口岸、跨境电商、一般货物报关报检、港区货物进出和转关货物等87项服务项目,口岸核心业务均实现“一个窗口、一次申报、一次办结”,平台报关比例近100%,报检比例100%,居全国首位。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被商务部评为自贸试验区最佳案例。

厦门口岸正逐步迈向“无纸化”时代,“单一窗口”服务面及业务量大幅增长。目前,“单一窗口”直接服务的厦门口岸生产运营、中介服务和物流企业达5000多家,间接服务的外经贸企业20000多家,每周单证处理量达上百万票。

“如今,改革成为厦门自贸片区的主旋律。率先全国实现‘一照一码’商事登记改革,率先实施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三互’通关模式,推行关检‘一站式’查验……一项项改革举措为企业减负,为政府增效。”厦门自贸片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在福建省通报的285项创新举措中,厦门片区有133项入选,其中49项为全国首创。(记者 崔昊)

住房保障

“厦门蓝本”为全国提供经验

位于海沧区马銮湾保障房地铁社区一期近日正式开工。这里与马銮湾相邻,环境优美,毗邻地铁站点,出行方便。把保障房建在地铁边,这种拥有优越区位和完善配套的“地铁社区”,见证了厦门保障房建设让老百姓从“住得进”到“住得好”的改变。

10年,19万套。从2006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大力推进建设社会保障性住房以来,厦门保障房建设走过突飞猛进的10年。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如今“社会保障性住房”的提法,最初源自厦门。据悉,厦门是全国第一个提出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开展住房保障工作的城市,第一个出台住房保障地方性法规的城市,第一个动工建设并交付使用保障性住房的城市,第一个建立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认定体系的城市,第一个建设保障性商品住房的城市……在保障住房体系建设、管理方面,厦门进行了诸多“先行先试”。住建部高度评价:“厦门为全国提供经验!”中央多家主流媒体多次报道住房保障的“厦门蓝本”。

既要让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又要最大限度地让市民共享住房保障惠民政策。通过10余年的边探索、边创新、边实践、边总结提升,厦门社会保障性住房不断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形成分层次、全覆盖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特别是近年来,厦门市委、市政府针对城市化快速推进背景下如何解决“居者有其所”的问题,又不断加以完善,通过从“过渡性”向“安心居住”转变,从“福利性”向“保障性”转变,从“保低”向“保基本”转变,确保住房保障体系健康有效可持续。(记者 袁舒琪)

分级诊疗

成为全国医改一个典范

71岁的徐大爷每天早上出门买菜,都会顺便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自己的健康管理师测血糖、血压,做检查。他患糖尿病10多年了,以前每次去大医院都要花大半天的时间,这两年他都到社区医院。他说:“就在家附近,10多分钟就能搞定。有什么不舒服,一个电话,健康管理师就会上门。”这就是厦门分级诊疗“三师共管”为徐大爷带来的便利。

作为国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分级诊疗制度改革的试点城市,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分级诊疗工作,从2012年开始不断探索,形成了具有厦门特色的大医院医生、社区医生和健康管理师“三师共管”的分级诊疗模式,成为全国医改的一个典范。

“分级诊疗,慢病先行,带动常(常见病)、多(多发病)”是厦门分级诊疗改革坚持的思路和策略。厦门推进分级诊疗改革没有搞“一刀切”“一窝蜂”,而是采取柔性引导、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

“名医进社区带徒弟”等举措,提高了社区医生的水平和积极性。从对社区医院的不信任、小病也要去三甲医院,到如今,“大医院放得下、社区医院接得住、百姓乐意去”的良性共赢局面在厦门已初步形成。去年,厦门出现了门诊量“医院下降,基层上升”的“黄金拐点”。“瘦身”后的公立医院得以转型和重新定位,腾出精力打造领先特色学科。

分级诊疗成为厦门医改的一个切入口,撬动了医改的方方面面,不仅带动厦门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绩效改革,最大化地提高医护人员的积极性,提升社区全科医生水平,也带动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降低了部分大型医疗设备检查治疗价格等。(记者 詹文)

社区治理

作为创新范例在全国推广

仅用一年多时间,海沧院前社从过去的“空壳社”变成了吸引年轻人回乡创业的福地。2011年,海沧区被国家民政部评为第一批12家“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2014年,厦门被民政部确认为第二批“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

“实验区”是创新社区治理体制的重要载体。专家认为,厦门之所以被评上“实验区”,主要得益于开展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先行进行创新社区治理体制探索,并取得了较好成效。近几年来,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高涨,包括在厦工作和生活的台湾同胞及国际友人也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厦门创新社区治理有三个坚持。即,坚持把社区治理放在城市治理的大框架中,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协商共治”的治理体系。坚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创新形成以群众参与为核心的有效治理方式,激发群众参与,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变“靠政府”为“靠大家”。坚持把塑造精神作为社区治理的根本,以创造美好人居环境濡染人,以共同的参与塑造精神,培育形成“勤勉自律、互信互助、开放包容、共建共享”的共同精神。

民政部调研组高度评价厦门的试点实践,认为其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城乡社区建设的深度融合、新老社区居民的深度融合、两岸血脉人脉的深度融合;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上,实现了服务大局和服务群众的有机结合、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有机结合、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有机结合、政府引导和居民自主的有机结合。

2015年全国社区治理创新工作会议在厦门召开,民政部点赞厦门社区治理创新经验,称厦门市的做法是推进社区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为全国推进社区治理创新提供了有益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记者 詹文)

垃圾分类

亮出城市文明“高颜值”

“小区开展垃圾不落地和垃圾分类后,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苍蝇、老鼠、蚊虫少了,居住环境更干净了,心情自然也就好!”近日,家住厦港街道巡司顶社区海龙小区的池少红用朴实的语言谈她的获得感。记者在她家看到,厨房和客厅各有一个垃圾桶,分别用来装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随着垃圾分类不落地工作的全面铺开,越来越多的市民将像池少红一样,既是垃圾分类不落地的践行者,也是受益者。

在厦门,垃圾分类工作不仅仅是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各级政府部门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有力抓手。通过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在社区形成了小区居民、督导员、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环卫部门、相关企业共同推动垃圾分类的良好态势。通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小区居民逐步养成了随手垃圾分类的习惯,进一步强化了责任意识、环保意识和文明意识。通过打造垃圾分类“厦门样本”,城市文明的“高颜值”,正鲜活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截至目前,按照垃圾分类小区标准,岛内思明、湖里两区生活垃圾分类达标小区1332个,占比达95.01%,岛外已建成示范点29个;全市市直机关已开展垃圾分类108家,占比90%;大中小学校开展垃圾分类1124所,占100%;市属国有企业已开展垃圾分类12家,占100%;全市每天分类出厨余垃圾近400吨、收运餐厨垃圾近200吨,均实现资源化利用,达到了国家第五批餐厨垃圾管理试点城市的任务要求。(记者 殷磊)

管廊建设

经验输出至全国十余地市

走进集美新城,你会发现,这里的道路平整、清爽,路面很少有窨井盖,空中也看不到纵横交错的电线。原来,这里的自来水管、供电电缆、通信电缆等管线全部“住”到地下宽敞的“集体宿舍”里,管理人员借助智能设备,24小时监控管线运行情况。这样既解决了“马路拉链”和“空中蜘蛛网”问题,又极大提升了管线的使用寿命和安全可靠性。

集美新城地下综合管廊的顺利建成和规范运营,是我市管廊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不断先行先试,全面探索实践,形成了“规划有统筹、建设有标准、管理有制度、资金有来源、运营有保障”的管廊建设厦门模式,受到财政部、住建部的高度评价,连续两年在试点建设考核中名列前茅。

我市坚持规划先行,在《厦门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015年)的基础上,启动综合管廊专项规划修编工作,远期规划综合管廊约330公里。

在规范建设方面,大力推行管廊预制产业,编制并发布《厦门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大力推行标准化施工,在国内率先大规模使用预制拼装工艺。

管廊法规制度体系也在不断健全完善,《厦门经济特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办法》将于今年10月1日起,为全市范围内全面推进管廊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在管线入廊基础上,2013年我市率先制定管廊有偿使用标准并逐步完善,进一步保障管廊工作可持续发展。我市还成立了厦门市政管廊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全市管廊的投融资、建设、运营等,在“政府扶持、企业运作 ”模式下不断做大做强,现已将管廊建设运营管理相关经验输出至全国十余个地市。 (记者 吴海奎)

两岸“三通”

助推两岸往来更便捷

2001年1月2日,金门客轮“太武”号和“浯江”号在时任金门县长陈水在带领下首航到厦门和平码头,开启厦金直航的“破冰之旅”;2月6日,91位生活在福建的金门同胞从和平码头乘“鼓浪屿”号直航金门料罗港,这是半个多世纪来第一个从大陆直航金门的探亲团。

厦金直航,是两岸海上直航中断50多年之后的历史性突破。16年来,厦金直航已然成为两岸间最经济、最便捷、最繁忙的海上通道,被称为黄金水道。厦金直航第一年,采用的是专案申请,第一年客流量不过2万余人次。如今,它每年的客流量以百万计,2015年旅客量达164万人次,约占两岸人员往来总量的六分之一。

2008年7月4日,厦门成为大陆居民赴台游的首批口岸城市之一。同年11月4日,厦门成为首批两岸包机直航点、海上直航口岸、通邮封发局,率先成为“三通”口岸之一,两岸“三通”开启。

今年1月10日,承载9名旅客的“五缘湾壹号”游艇从五通码头驶出前往金门,这是厦金游艇团首次在五通口岸启航,意味着厦门到金门游艇旅游将可望实现常态化。厦金游艇团的首航进一步丰富了厦金旅游方式,有利于助推两岸密切往来,发挥桥梁窗口作用,引导更多游客往来两岸,推动经贸发展。

如今,两岸往来已成寻常事。这其中,厦门经济特区扮演了重要角色,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记者 詹文)

志愿服务

在全国评选中年年上榜

陈志健是来自江西的小伙子,当他今年5月第一次来厦门时,就确定了这就是他想要停留的城市。当时,他刚到厦门,站在中山路上有点茫然。一位志愿者见状上前问“你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当陈志健说出打算后,对方就像朋友一样热情地帮助他。在厦门的几天里,陈志健都受到了这样的“礼遇”——去到哪儿,都有志愿者热情提供服务。很快,他就迷上了厦门,虽然一切都是陌生的,但那种归属感却是熟悉的。后来,陈志健在厦门应聘进入一家IT公司,从此在厦门生活。

厦门最美的风景是人,尤其是那一抹抹志愿红。这片不大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志愿者的身影。“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当志愿者”,这句话,既有人们的生活体悟,也是一种价值追求。

厦门志愿服务讲究常态长效,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将志愿服务工作融入日常生活、融入文明创建、融入实际工作。厦门梳理发布了6大类33项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参考名录,推动社区群众需求与志愿服务的精准对接。

为了使志愿服务更加规范,我市出台了《厦门市进一步深化志愿服务工作意见》,强化供需对接,加强专业化培训。许多志愿服务团队打造出特有的优质服务品牌项目,受到各界广泛认可。在前两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评选中,我市每年均有四个项目上榜。

不久前,我市推动全市各区分别成立志愿联盟,志愿服务朝着常态化、社会化、专业化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记者 蔡镇金)

党建引领

让非公企业更具活力

前不久,作为全国首创的厦门城市党建学院正式揭牌,共有6家非公企业被授予首批实训基地,9名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被聘为首批客座教授,这一个个荣誉既是对这些非公企业和党务工作者的认可,也是对厦门非公党建工作的肯定。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海峡两岸合作的重要窗口,我市非公经济起步比较早、发展态势好,已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支撑。非公经济发展的背后,始终贯穿着市委对“党建强,发展强”的非公领域党建之路的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组织部、市委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工委通过持续不断的探索创新,着力构建“组织架构系统化、党务队伍专业化、公共阵地实体化、作用形象显性化、党建工作信息化、激励保障制度化”的厦门非公党建“六化”工作机制,去年5月,全国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座谈会在厦门召开,中组部向全国推广厦门经验。

我市将非公领域党建工作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进行谋划,围绕加快“五大发展”示范市建设等中心工作,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主动作为、有效作为、创先争优,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互促共进。深入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金点子”征集等促发展活动,推出“红色硅谷”、“党旗下比·晒”等党建品牌,不断凝聚非公党建服务发展的正能量,为非公企业健康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和活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 蔡镇金)

【荣誉与标杆】

先行先试

担当改革“试验田”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自由贸易试验区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

●国家海绵城市试点

●全国首批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两岸交流融合发展战略支点城市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支点城市

创新引领

为全国提供“厦门样本”

●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

●中国最美会议城市

●全国创业先进城市

●“多规合一”改革成为全国样本

●创新社会治理的“厦门范本”推向全国

●分级诊疗改革成为全国典范

●住房保障的“厦门蓝本”为全国提供经验

●志愿服务被纳入全国首批志愿服务模范城试点

●率先全国实现“一照一码”商事制度改革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被评为自贸试验区最佳案例

●率先实施对台跨境人民币业务

●全国首个实现中欧班列东中西“全通道”运输的沿海港口城市

厚植优势

形成享誉中外“金字招牌”

●联合国人居奖

●国际花园城市

●国家级生态市

●国家环保模范市

●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

●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

●中国“十大宜居城市”

●全国政法综治最高荣誉“长安杯”

●科学发展典范城市

●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城市

●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旅游城市

●鼓浪屿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