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慕(右)为厦门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

近千名人员参与了宣传片的制作
厦门晚报讯(记者龚小莞) 厦门城市形象宣传片《We are 厦门》日前重磅出炉。这部有150名工作人员、800名群众演员参与的片子,历时120天制作完成,展示了厦门美丽的风景和人文。台湾知名音乐人杨慕是宣传片的背景音乐总制作人。
杨慕2013年定居厦门,为厦门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他说,让全世界听见厦门,是他的音乐理想。
和导演反复沟通数十次,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抠”
《We are 厦门》以大家耳熟能详的《鼓浪屿之波》作为开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背景音乐,是以杨慕作词作曲的《厦门亲像一首歌》作为基础旋律改编的。制作方最初与杨慕联系时,是想获得这首歌的授权,但一番了解和沟通后,觉得他是制作背景音乐的最合适人选,于是发函请他担任背景音乐总制作人。
杨慕从6月起为宣传片制作配乐,直到宣传片出炉的前几天,他还在修改。他说,宣传片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抠”,只要换一个镜头,音乐都要有细微的变化,并要能与整体契合,要求非常细。音乐有歌曲的主旋律,有欢快的变奏,也有气势恢宏的大合唱,儿童合唱团、成人合唱团、交响乐团都参与其中,可谓一项浩大的工程。其间,他和导演反复沟通数十次,不断修改、打磨。他笑称,一接到导演要来工作室的电话就紧张。往往导演一离开,他和音乐制作团队就要花上五六个小时进行修改。
又唱又弹一人分唱八声部
两个月完成3张CD专辑
“音乐礼品书”的制作同样是从6月份开始,收录了杨慕为厦门创作的30首歌曲,配以中文、英文、闽南话三种旁白。8月19日,“音乐礼品书”如期首发,包含一本书和3张CD。有100多人参与制作,歌手、制作人、旁白朗读者和设计师,都是厦门的普通市民。
要在两个月内制作出3张专辑,时间相当紧张。很多歌手、乐手都利用下班时间来录音。为了保证高质量,有时候一段小提琴旋律拉了几十遍,一直拉到凌晨4点。
录制过程中,许多歌曲是杨慕自己唱的,有些歌曲连副歌部分的和声也是他自己唱。因为录音棚无法容纳太多人同时录音,他干脆“单兵作战”,有时一人分唱八声部,唱完男声唱女声,录音完成后再一轨一轨叠加上去。所有歌曲的弦乐配乐也都是他自己写谱,编曲也是他独立完成。“不是唱就是弹,白天晚上连轴转。”杨慕说,感觉累到实在撑不住了,就在工作室打个盹。
【人物原声】
“厦门会晤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厦门,我希望通过音乐,让全世界听见厦门。作为一个音乐人,我的理想是能够创作出厦门风格的音乐和有厦门气质的音乐作品。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起一波给厦门写歌的潮流。” ——知名音乐人杨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