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加快新兴产业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图为软件园三期
厦门日报讯(记者 应洁 林桂桢)当前,厦门正在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集美作为跨岛发展的新市区和高校人才集中的文教区,正在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城市化进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集美如何找准方向、明确定位,如何更好地吸引人才、加强产学研联动,让辖区智力资源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本周二,集美区政协举办第二次高校委员季谈会,来自高校的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以及相关行业领军人物围绕“加快集美新兴产业发展”献计献策,针对如何加快产学研深化合作、如何激发企业创新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8月29日,在集美区政协举办的第二次高校委员季谈会上,来自集美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高校的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以及相关行业领军人物围绕“加快集美新兴产业发展”广开言路、献计献策,带来共享经济、互联网金融、工业设计、影视文创等新兴产业发展的国内外最新动态,并结合集美实际,针对如何加快产学研深化合作、如何激发企业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
集美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也受邀出席季谈会,对他们来说,这是一次以更广视野“跳出集美看集美”的思维碰撞,带来了很多新鲜观点和有益思考,可以更好地为实际工作所用。这也是集美区政协策划、举办政协高校委员季谈会的用意所在——为进一步挖掘辖区高校资源,充分发挥政协高校委员的专业优势,今年开始,集美区政协开创委员活动新形式,通过定期举办高校委员季谈会,搭建高校委员献智出力的新平台,更好地发挥高校委员的“智囊团”作用,实实在在促进地方发展。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能‘喜新厌旧’,也不能‘重旧轻新’。”会上,集美区政协相关负责人建议,集美可以依托软件园三期、集美物流园、轨道交通等平台载体,重点培育一批软件信息服务业项目、现代物流项目;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特色和优势,大力开发和完善文化旅游新项目,推动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文化游、演艺游、影视游、休闲游、商务游、购物游等多层次的都市旅游跨越。此外,提升改造一批传统产业项目,推动汽车、工程机械、装备业等传统优势向新能源、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的先导产业项目或高新技术项目;加大高端产业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和留才用才力度,继续完善一批激励扶持政策,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观 点】
以工业设计为支点 带动产业升级发展
“工业设计被称为现代制造业的‘支点’,它能使传统制造业产生惊人的几何效益。”座谈会上,厦门理工学院的葛晓宏教授说,当前集美同许多地方一样,面临第二产业转型升级步履维艰、第三产业的新兴产业短期内难以形成重要支撑的处境,而工业设计正是破解该难题的一道良方。
工业设计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在高端服务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葛晓宏用数据证明了其“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据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测算,企业工业设计每投入1美元,销售收入将增加1500美元。
事实上,集美区具有发展先进工业设计的先天基础。华侨大学的宋武教授说,集美区高校林立、企业众多,具备政、产、学、研的合作能力。两位委员建议,加强规划引领,高标准建设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区,大力吸引相关企业和人才入驻,让工业设计成为集美产业创新转型的“催化剂”。
加大研发投入 提高企业“造血”能力
加快自主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华侨大学教授尹晓波认为,在当前集美区新兴产业企业的大部分核心技术和关键配套产品依赖外部供给的情况下,从以销售为龙头向以研发为龙头转变、优化创新环境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把金钥匙。
“2016年集美区高新技术企业占规上企业总产值比重的62%,但用于研究与开发的内部支出经费相对不足。”厦门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徐祥清建议,集美应扩大企业研发机构覆盖面和研发经费投入,支持重点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中心和中试基地,运用财政补助机制激励企业普遍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加大对辖区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的采购支持能力。
借鉴深圳90%以上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的经验,徐祥清建议集美区壮大企业的研发团队,深化和拓展“海纳百川”“双百计划”等高层次人才聚集计划,提高企业的“造血”能力。
强化文教区支撑功能 建立产学研长效机制
在厦门,集美区拥有十多所高校,拥有最丰富的高校人力资源,同时集美区拥有众多企业。华侨大学的刘红生教授说,如何将二者更好结合起来,是当前集美区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在产学研合作中进行科技创新,最成功的例子是美国的硅谷。”集美大学的王金安教授建议集美要充分利用高校资源的优势,促进新成果转化。
集美大学的林荣川教授认为,集美区可以借鉴瑞士电子学与微电子科技研究中心的经验,出资并主导形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企业为主导,组织大学和院所进行联合开发,并设立研发专项基金,从而形成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从事影视业多年的剧加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胡骁博士认为,中国影视产业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以影视作品带动衍生品将带来巨大市场,包括虚拟体验主题乐园、游戏衍生品等。当前集美正在打造包括影视业在内的文化演艺产业,可以加强相关人才储备,让在校学生与企业对接,更好地服务新兴产业。
加强产业配套 强化知识产权服务
集美辖区高校、科研院所集中,还建立了多所众创空间、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每年产生大量的科学研究成果,知识产权运营、转化途径不畅已成为创新创业的一个制约因素。为此,厦门理工学院的郭晓珍副教授建议,集美区应充分挖掘辖内高校、科研院所、众创空间知识产权、创新创业资源及人才储备,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知识产权交易运营平台。
“平台建成后,将重点对接集美区‘4+X’产业体系、厦门市十大千亿产业链乃至福建省重点技术发展领域如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领域,开展专利质量布局及知识产权资源集聚、运营、转化。”郭晓珍认为,平台可以为开拓国内外市场的企业提供服务。
新兴产业代表着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但新兴产业的前期发展对政策环境有较高的依赖性。华侨大学的杨默如教授认为,应系统性地提升相关财税政策扶持力度,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政府采购的导向作用,把新兴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纳入政府采购目录中来,并规定在政府采购中优先选择新兴产业的产品和服务,拉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