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文化教育 > 正文

青年雕塑家王鹭鹰用行动诠释了“艺术的大众化”

2017-08-28 17:52:21李晓辉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人物名片】

姓名:王鹭鹰

身份:青年雕塑家

【心声愿景】

艺术源自生活,我愿用生活化的艺术形式,感恩生我养我的这片热土!

厦门晚报讯(记者 文/李晓辉图/受访者提供)一团泥巴,在王鹭鹰手中捏、团、揉、搓,就成了一件雕塑作品;麻绳、树叶、小木头、小树枝等路边捡到的材料,经过组合,变成了工艺品。海沧青年雕塑家王鹭鹰常常走进校园为孩子们上课,或参与公益活动,传递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他说:“希望尽己所能,回馈社会。”

王鹭鹰曾发起“变废为宝”行动,将树枝制成工艺品。

王鹭鹰在岛内外多所学校开设公益课程。

首次个展经晚报报道后获得成功,让他坚定艺术梦想

王鹭鹰是海沧东孚人。他说,踏上艺术这条道路,得到许多“贵人”的帮助,而让他的梦想得以起航的,是《厦门晚报》。

2001年夏天,王鹭鹰从福州大学福建工艺美术学院毕业,进入厦门一家工艺品厂上班。“每天都在复制同一件工艺品,虽然熟能生巧、多劳多得,但时间一长就觉得枯燥、乏味。”他说,自己想要创业、办个展,于是辞掉工作,回到东孚老家,在父母腾出来的蘑菇房里埋头创作。

2004年,王鹭鹰在环岛路沙滩举办了首次个展,36件“人间百态”主题作品用了5辆集装箱拖头车才运抵现场。他说,参观的市民游客很多,还有人拿着宣传单请他签名,可作品却一件都没卖出去。

王鹭鹰说,正在他沮丧的时候,展览引起了晚报的关注,经报道后,有客商通过晚报联系他,买下了全部作品。这些作品还因见报而受到业界关注,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厦门雕塑展。他说:“晚报在我艺术生命中的重要性,有如雪中送炭。”

之后,王鹭鹰不断有作品受到市民喜爱和业界认可。他的作品还走出国门。如今,在新加坡国防部陆军训练学院门口,就矗立着他的作品。

在小学开设公益课程,遇上出差就自掏腰包请人代课

创作之余,王鹭鹰经常参加公益行动,义卖自己的作品,并将善款捐给困难群体。他说:“有人愿意为我的作品捐出善款,有人因这笔捐款而缓解难题,都让我感到无比满足,觉得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

“艺术道路不好走,如果有人指点,可以事半功倍。”王鹭鹰说,从2010年起,他开始走进学校开设立体艺术实验教学课程,一方面培养孩子的兴趣,另一方面挖掘好苗子。如今,他每个星期都要抽出两天时间到岛内外的学校上课。这些课程都是免费的,有时候他刚好要出差,为了不耽误课程,还自掏腰包请其他雕塑师代课。

发现好苗子,他会特别关注,并主动联系孩子的家长,表示愿意免费为孩子提供指导。有些孩子会将心情反映在雕塑上,要是情绪太消极,他会及时和学校心理老师沟通,一起为孩子进行心理辅导。此外,他还举办一些针对青少年、儿童的公益雕塑展,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

将校园内的倒伏树干设计成作品,传递乐观生活理念

在王鹭鹰的工作室内,有许多本来要被丢弃的枯木,经过他的精雕细琢,成了一件件雕塑作品。他希望用“变废为宝”的做法,传递绿色、乐活的理念。

去年“莫兰蒂”台风过后,不少校园内也出现了树木倒伏的情况。王鹭鹰发起了“变废为宝”行动,主动走进海沧的多所学校,将树干、树枝设计成雕塑作品,传递一种面对灾难也要乐观的生活态度。如今,在北师大海沧附属学校的校园里,有木马、木质长颈鹿、木桌椅等形态各异的雕塑,原材料就是在台风中倒伏的树木枝干。

“看似简单,但每一个作品都是不一样的,因为树木枝干千变万化,得按照其原有的形态来设计,光设计图就画了数百张。”王鹭鹰说,他还给每件作品都起了名字,如“众志成城”等。

除了树干树枝,海沧锦里小学在台风中倒塌的球门框,也被王鹭鹰改造成了雕塑作品,而且有寓意。他说,雕塑由三个“人”组成,分别代表政府部门、学校师生和社会志愿者,大家团结一心,重建了美好校园。如今,这些作品成了学校的教育素材,让师生们铭记众志成城抗击台风的一幕幕。

记者手记:自己曾经历不少波折 希望孩子们少走弯路

王鹭鹰是海沧区政协委员,曾获得厦门市“最美家长”“厦门青年五四奖章”“福建省乡村好青年”等荣誉。在他看来,荣誉越多,责任越大。他说,在艺术的道路上,自己经历了不少波折,更希望走上这条道路的孩子和年轻人能少走一些弯路。因此,当有学校联系他开设雕塑课程时,他不仅马上同意,还主动表示不收任何费用。

他说,这是让艺术走进大众生活的方式之一。他在厦门举办了不少公益雕塑个展,让不少市民可以近距离感受艺术;他还举办了一些针对青少年、儿童的公益雕塑展,希望能培养孩子的艺术兴趣,挖掘好苗子……他觉得,艺术应该更广泛地走进市民中,不应该高高在上,而是要更多地回馈社会,让越来越多市民,特别是小朋友从小感受美好的事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