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讯 下暴雨就在城市看海,台风来了就断水断电,反复开挖的“马路拉链”,遍布街道的“空中蜘蛛网”,频发的地下地上问题让城市“里子”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如果说“面子”是城市的风貌,那么“里子”则是城市的良心。如何治好“里子”的“病”,厦门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摸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经验。 政府令让管线住进“集体宿舍” 通过在城市地下开辟一条公共隧道,集中铺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地下综合管廊不仅可以集约利用地下空间,更能提高城市安全保障能力。 早在十二年前,厦门就开始了对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探索。2005年建设翔安海底隧道时,厦门就同步配套建设了干线综合管廊。两年后,湖边水库片区结合岛内旧城改造过程中,厦门修建了全省首条城市干支线综合管廊。 为探索地下空间“多规合一”,打造城市未来“主动脉”和“生命线”,厦门市将规划建设干线、支线综合管廊超过300公里,形成具有厦门特色的“市政走廊”大系统。 从建设地下管廊系统初探,到如今已建成投入运营的干线、支线综合管廊29.48公里,厦门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城市规划蓝图的近10%。 看似按部就班一帆风顺的推进背后,却有着许多让城市规划者头疼的麻烦事,如何让管线成功入廊便是其中之一。 “很多管线因为归属管理等原因,地方政府在协调时往往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在厦门市市政园林局总工程师王艳艳看来,不论是外部客观原因还是内部利益驱使,各管线单位从眼前成本出发,自顾“一亩三分地”的做法,是管廊工程推进初期遇到的主要障碍。 |
相关阅读:
- [ 08-18]塑造城市良好形象 市图书馆将推出相关文化活动
- [ 08-17]厦门市实施海纳百川人才计划 提升城市软实力
- [ 08-17]厦门高效处理各种报警信息 两条热线串起城市安全网
- [ 08-17]“诚信兴商 信用厦门”活动启动 以诚信打造城市品牌
- [ 08-16]厦门上半年GDP增幅达8% 副省级城市中居第五
- [ 08-14]创建文明城市贵在念好“民”字诀
- [ 08-14]年底前福州、厦门等城市机场、火车站配建母婴室
- [ 08-12]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 厦门是如何炼成的?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