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集聚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图为厦顺铝箔的生产线
厦门日报讯(记者 李晓平)建设孵化器、加强产学研合作、优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在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进程中,我市坚持人才创新驱动,充分发挥人才的带动作用,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势头日益强劲,逐步形成了以钨材料、铝箔、稀土材料等多品种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并成为全市经济新增长点和重点打造的千亿产业链(群)之一。
引进高层次人才 培育前沿新材料产业
厦大物理系史上最年轻的系主任、80后的蔡伟伟向记者演示着石墨烯透明电极的手机触摸屏。这位“大男孩”充满自信地说,新一轮触摸屏革命正蓄势待发,不远的将来,目前主流的触摸屏材料氧化铟锡(ITO)将会被石墨烯替代。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在市委组织部、市经信局的联合推动下,我市新材料产业集聚了一批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层次产业技术和学科带头人,拥有10多名省市级的科技杰出人才、拔尖人才,110多名新材料高层次创新创业双百人才。
蔡伟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从事石墨烯及相关材料制备、表征和应用研究,2012年参与创办厦门烯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将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先后入选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百人计划”、中组部第二十批“千人计划”。他参与开发的石墨烯化学气相沉积制备方法,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2009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与此同时,我市注重培育高技术含量的前沿新材料产业,培育了凯纳、烯成等优秀石墨烯企业,打造了石墨烯国内人才高地,引领福建石墨烯产业的发展,在国内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引进新能源材料创新创业人才,构建以厦钨动力电池材料为核心,“双百人才”创新型企业为特色的新能源材料产业;我市还引进国内一流的研究机构,聚集培育了一批新材料技术带头人、优秀技术骨干,有力地支撑我市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加强产学研合作 拉开百亿产业的序幕
加强产学研合作,将人才优势落到实处。我市以火炬高新区为载体,加强与725所材料研究院、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解决企业关键瓶颈技术问题,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强与厦门大学石墨烯工程与产业研究院合作,共同发起设立福建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几年来,我市的新材料产业也创下多个全国第一:在钨钼材料方面,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钨钼产业链和国内唯一的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掌握钨深加工原创核心技术,全世界原钨消耗量的25%来自厦门钨业;厦顺铝箔是全球最大的双零铝箔厂家之一,是国内最大的薄规格铝箔生产商出口商;三达膜公司是中国过滤纯化领军企业,是最早从事工业膜分离应用的公司之一;金旸新材料打造了国内首家实体创业平台,聚集国内外高分子材料产业精英,拉开了打造百亿产业的序幕。
【人才故事】
冯淦:带领团队创下多个“第一”
名片 冯淦
瀚天天成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福建省“百人计划”、厦门市“双百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2003年取得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博士学位,随后在德国、日本知名机构进行博士后研究。
冯淦长期从事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SiC)外延生长及其大功率器件设计、制作和研发,在国际SiC半导体领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在SCI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40篇,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感召下,2011年9月冯淦回国创业,率先在国内开展第三代半导体SiC外延晶片的产业化工作,主持完成了我国首条产业化SiC外延晶片生产线的建设。几年来,冯淦带领团队创下了多个“第一”。他们攻克一系列SiC外延晶片产业化难题,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由于冯淦在SiC外延晶片产业化方面的杰出贡献和影响力,2015年9月在意大利召开的国际SiC年会邀请冯淦担任SiC外延生长分会的主席。这是国际SiC年会自1987年召开以来,首次邀请来自中国企业的专家担任分会主席。
科研上,冯淦硕果累累,作为主要发明人,他拥有20多项专利;作为项目负责人,他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任务,包括科技部“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科技部863课题等。
“一代材料,一代器件,一代产业。”冯淦说,厦门市委市政府对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对投资规模大的新材料产业化项目,优先列入重大建设项目计划,享受“绿色通道”待遇;对属于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或产业链补全项目,给予经费补助等。市委组织部对新材料领域的人才引进也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助力产业链更好更快发展。
赵立平:创立国内首家石墨烯企业
名片 赵立平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厦门市“双百人才领军型创业人才”,“2015年度石墨烯产业十大知名人物”。
赵立平一直十分看好纳米新材料的发展前景,当他在一次大学同学聚会上了解到“纳米石墨分子级剥离”这一技术后,就与华侨大学教授陈国华合作研发石墨烯技术,致力于石墨烯制备和应用技术的产业化。
经过三年的潜心研发,赵立平带领的团队率先在国内推出石墨烯粉体,同时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提出石墨烯微片的产品概念。2010年5月,他正式注册成立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这是一家最早致力于石墨烯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也是国内第一家石墨烯公司。
而作为国内首家石墨烯企业的掌舵人,赵立平见证了石墨烯由无人问津到引爆产业革命的历程。在起步阶段,赵立平带领团队持续致力于石墨烯产品的自主开发和应用创新,十年磨一剑,凯纳终于掌握了生产石墨烯粉体的第六代技术,解决了石墨烯量产难、成本高等行业难题。
如今的石墨烯产业备受政府和社会各界重视,石墨烯的神奇及其火爆程度已超出目前对材料本身的掌握程度。
赵立平说,一路走来,凯纳的成长离不开厦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如在企业创业、产品研发、人才引进和市场推广等方面都给予了经费支持。市经信局通过各种对接会、行业展会等,不断“推销”凯纳。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正在筹建“厦门市石墨烯成果转化应用技术众筹平台(暂名)”,打通石墨烯产品进入市场的“最后一公里”通道。
【亮彩数字】
500亿元
目前我市新材料企业超过200家,渗透到平板显示、光电照明、生物医药等产业,2016年实现产值超过500亿元。
近600人
目前,火炬高新区新材料产业人才近600人,其中高层次人才42人,包括国家级“千人计划”入选人才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