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中学校舍
海沧中学课堂
海沧中学体育课
海沧中学学生宿舍
海沧中学校园整洁明亮
海中老师正在上课
海沧中学音乐课
学生们玩起吉他和架子鼓
厦门日报讯(记者 佘峥 )以理财人的眼光看,海沧中学肯定是一支“潜力股”:这所省一级达标学校是公认的“低进高出”的学校,就是说很多学生高中三年通过在海沧中学的学习,高考成绩有大幅提高。
今年,海沧中学有286人(不含春季高考)参加普通高考,其中,182人上了本科线。而在三年前,这些人几乎是以普高垫底的分数考入海沧中学(简称“海中)”的。
换句话说,海沧中学令这些学生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或许现在还看不出,但是再过十年,他们再往回看,他们在这所中学发生的人生拐点,一定会更清晰。
海中校长张伟斌说,严格意义上讲,我们的师资结构并不十分理想。他将其形容为“杠铃”式的结构——老师年纪要么偏大,要么偏年轻,能够承上启下的35岁-45岁中间年龄段的老师偏少。
不过,“杠铃”也不负众望。今天,我们就为您解开海沧中学完成逆袭的奥秘。
【教学方式】
老师这样教孩子
一方面,是学校对年轻老师的信任,鼓励他们放开手脚;另一方面,是年轻老师的非典型教学赢得孩子的心
近四年来,海沧中学引进了约50名年轻老师,其中一半是研究生,而从毕业院校上看,新老师都是来自厦门大学、北京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华中师大等名牌大学。
谢芬就是其中一位,2014年,她从厦大中文系毕业后来到海沧中学,但现在,她已经是带过两届高三的“老高三”——谢芬到海中的第一年,被安排在高二年,2016年送走她的第一届高三学生后,她又被留在高三年。
在海中,她并不是唯一被委以重任的年轻人。叶爱丽2013年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来到海沧中学,2015年担任备课组组长,她“手下”有两位老师。
现在看来,信任年轻人,给他们重任,是“杠铃”式师资结构完成逆袭的秘笈之一。有趣的是,从传统的观点看,“杠铃”一头的年轻人的一些教育方法,有相当多是非传统、非典型性的。
叶爱丽负责学校团委和学生会的工作,有一次,有班主任向她投诉:几名学生参加模拟联合国社团后,学习成绩不停地往下掉,上课累得直打瞌睡,请求叶爱丽不要让他们参加社团活动了。
传统的做法一般是直接劝退这几名学生,但叶爱丽认为,模拟联合国活动对学生能力发展是有利的。于是,这位年轻老师用了一个非传统的方法:她和学生们私下签订了一份《海中模拟联合国五人协议》,要求每天由一名最会打瞌睡的学生负责监督其他人认真上课,完成作业,向她汇报。
事实证明,非传统的方法最后达到了两全其美的效果:一方面纠正了学生的毛病,另一方面又保留了这一有益的社团活动。
在非传统教育方法上,谢芬也是位高手。有一次,她好心想调整学生A的座位,因为他的同桌经常跟他说话,影响了他。但是,A并不领情,还当场发牢骚:你们老师就是经常以“我是为你们好”为借口做事。
好心居然没好报!传统老师的做法往往是:老师的权威不容置疑,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调再说!但是,谢芬选择了搁置这件事,不和学生硬碰硬。
在学生冷静了一段时间后,谢芬找到一个机会“影射”回去,她抱怨说,我不敢做了,否则你们又会说“我是打着为你们好的借口”了。聪明的A听出了弦外之音,他也冷静了下来,赶紧向老师道歉,师生的“邦交”恢复正常。
在和学生的斗智斗勇中,年轻的老师赢得了学生的心。
年轻老师也有“师傅”
海沧中学每位校领导都要负责挂钩几位年轻老师,时不时找老师聊天,了解他们有什么需要,思想上有什么疙瘩
不过,不要认为这些年轻人天生就是管理学生的高手。海中副校长徐建明说,刚开始的时候,年轻人连上课要掌握的节奏都拿捏不准,常见的缺点是:语速过快,噼里啪啦,半节课就能把一节课上完了。
徐建明负责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因此,年轻老师对他是“又爱又恨”。每位年轻老师到海中,必须交出三年规划和五年规划,他会一个个帮忙修改。
海中的年轻老师也会有两位师傅:一位负责教班级管理,另一位负责教学。学校还经常邀请外面的老师来为新老师开课。这所学校比较特别的做法是:每位校领导都要负责挂钩几位年轻老师,时不时要找老师聊天,了解他们有什么需要,思想上有什么疙瘩。
最开始时,师傅们要时不时地去听徒弟的课,然后提出意见,传统的评课会常常开成批斗会,不过,张伟斌很快就叫停了这种评课模式,他说,我们要求老师对学生要“静待花开”,同样的,对老师,我们也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
【两大利器】
备课组
海沧中学的年段办公室以备课组来安排座位,方便同个备课组的人随时讨论,取长补短
今年高考数学考试结束后,走出考场的海沧中学学生掩饰不住兴奋:试卷上的21题、22题和我们考前练习的几乎一模一样!第二天,文综考试结束,学生走出警戒线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们的政治老师神了,考前让我们重点背八句话,结果考了四句话,四句话,八分啊!
海沧中学高三段长毕传学说,这是海沧中学独到的备课组的功劳。
每所学校都有备课组,但是,毕传学认为,海中的备课组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比如,年段办公室是以备课组来安排座位的,方便同一个备课组的人随时讨论,此外,别的学校备课组一般是一周开一次会,海中则是一周两次。
张伟斌认为,海中备课组的实质是,发挥了团队的力量,“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政治老师邓绍雄说,备课组每天都要紧跟时事,再讨论哪些时事可以成为高考知识点。就连看春节联欢晚会,老师都在思考这其中有什么是高考可以考的,看女排比赛和《人民的名义》时就更不用说了。
但是,政治老师不是自己顾自己。他们和地理、历史老师组成文综小组,目的是要追求学生成绩的最大化。
毕传学说,无论是理综还是文综,老师们不是相互“争宠”,而是告诉学生:什么学科对你来说最容易,就从那个学科着手。
老师们还会相互“出手相救”,一般来说,学生更加信任自己读得好的学科的老师,那么,强项学科的老师就会替弱项学科的老师当“说客”。
不同学科的老师还会相互取经,高考前,政治学科推出“加油卡”,每天提供一些知识点,让学生掌握,其他学科的老师也纷纷借鉴。
毕传学说,最终,老师们提高了自己,也帮助了他人,最终受益的是学生:他们实现了成绩的最大化。
大数据
每次考试后,段长都会给老师提供数据分析;每名高三毕业生也有自己的大数据,及时了解自己在学习方面的不足
作为段长,毕传学还有一个任务:每次考试后,为大家提供数据分析的“炮弹”。
无论是市里还是学校的考试,每位老师都会拿到班级的数据和学生的数据,大数据会告诉老师:这个班在各道题上的得分情况以及每名学生的得分情况。
每名海沧中学的高三毕业生,也有自己的大数据,告诉学生两方面的信息:与省(或市)平均分比,哪些科目超了,哪些科目落后了,换句话说,就是让学生知道哪些科目拖了后腿;和自己上次考试相比,哪些科目进步了,哪些科目退步了。
大数据还进一步涉及学科的知识点,即你这次考试,哪些知识点丢分了。
大数据不只是用来把脉的,更重要的是老师们随后制定的“抢救方案”。海沧中学特别设置了两间教室,老师们一有空,就会把一些有相同问题的学生叫去补课,比如,有几名学生对数学三角公式迷迷糊糊,那么,今天就专门讲讲这个知识点。
【花絮】
为挖掘学生潜能
校长支持办社团
这所一级达标高中拥有的社团和学生活动之“高大上”,常常会让人吃惊,比如,有模拟联合国社团,有主持人比赛,还有辩论赛。
最初,不少人表示不理解:一所普通学校不好好教书,开展那么多活动干什么?事实上,这些社团和学生活动的幕后支持人正是海中校长张伟斌。
直到一段时间后,人们才逐渐理解了校长的用心:在活动中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特长,让学生意识到:原来我还有这么优秀的特长!接下来,学校再给予培养,最终引导他们走上感兴趣的专业道路。
苏睿就是其中之一,这个外来娃在考入海沧中学后,被体育老师挖掘出潜力,今年,他的体育综合分够得上本一院校,而如果以文化成绩来说,这根本是不可想象的。
张伟斌说,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佘峥说事】
成为学生的贵人
说一所学校好,人们经常要提到学校里的老师如何富有经验。而今年,海沧中学却认为,它的希望在于它拥有的一群高学历年轻教师。
不过,学历并不足以让人寄托所有的希望。
对于这些高学历的年轻人,不少人为他们惋惜:同样毕业于厦大、北师大、华师大等名牌大学,他们来到海沧中学,他们的同学却去了某所名牌中学,其他的不说,单是面对的学生,就截然不同,他们会有成就感吗?
当被问及这个问题时,上周受访的几位年轻老师都报之以一副“你在说什么”的神情。他们认真地反驳:我们不这样认为,相反,我们的学生起步不高,进步空间反而更大,带给我们的惊喜更多。
谢芬列举了她的一名学生,高二时,他的语文原本只有50分,但是,当他对语文产生兴趣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去年高考,这个男孩语文考了110分,上了本一的学校。
相信学生是有希望的
这些年轻老师都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了怜惜,在每年的中招中,他们的中考成绩一般处于普高垫底,他们说,学生们在初中遭受的白眼是可想而知的。
老师们坚信:一个人的成功,和智力没有什么关系,关键在于自信心、学习习惯和家庭环境三大因素。谢芬说,在这三大因素中,除了学习习惯之外,老师能做的就是给予他们自信,即相信他们是好的,是有希望的。
毕业于厦大生命科学学院的龚慧婷是海沧中学的一位生物老师,她有一名学生,学习无比认真,但就是学不好。她给他辅导生物,从最简单的知识讲起,讲完后,让他复述一遍,等到他复述后,她会特意用很夸张的语气叫道:你行啊!你很不错了!
老师的不放弃带给学生的力量是难以想象的,这名原本只能上大专的学生,高考时考上了本科线。
发现学生的优秀之处
很多孩子听不进老师的话,是因为他们觉得老师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业绩而要他们做这做那,海沧中学的年轻老师说,我们也在提醒自己:不要把自己的担子压在学生身上。
谢芬有名学生语文成绩一塌糊涂,不过,她还是拨开迷雾,看到了他的优秀:他的理解能力居然还不错。正好区里要举行语文阅读比赛,她便把名额给了他。她也明白,如果她派出的学生获奖,她也有工作业绩,但是,像这名学生那样的水平去参赛,肯定得不了奖。尽管如此,谢芬说,这对学生树立学语文的信心有好处。
学生简直被老师吓了一跳:我语文这么差,还让我参赛。但谢芬告诉他:你的理解能力其实很好。
学生理解了老师的用心:她是真正在为他好。他参加了比赛,果真没有获奖,但他的语文成绩在一点点地提高。
张伟斌说,我们经常告诉老师,好老师的标准其实是:你要成为学生的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