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同安推动五大类64个项目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进步

2017-07-12 10:22:26卢漳华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柳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越来越美丽

越来越宜居

厦门日报讯(记者 卢漳华)一个陌生城市,给人留下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城市外立面。

同集路324国道路口,这里是同安城区的“南大门”。从这里一路向北,道路两侧的建筑有高有低,有胖有瘦,但是它们的外立面却很统一,干净整洁的外墙,加上统一规格的不锈钢阳台罩、窗户防盗网和空调架,一种清爽的感觉扑面而来。

没有胡乱悬挂的广告牌,没有杂乱无章的电线,没有随意架设的空调架,通过银湖中路路口继续向北,南北通道两侧同样是这样的整洁有序,两侧有些年头的老居民楼洗去了斑驳的痕迹,穿上了时尚的米白色外衣。在去年“莫兰蒂”台风中被吹掉不少瓦片的斜坡顶,也重新焕发了风采。

这样的风景,更让老居民们连连叫好。在陆丰里住了十几年的一位阿姨说:“以前我从小区楼下过,总担心头上那些锈掉的空调架子、晾衣架子会掉下来!现在你看,漂亮又安全,感觉像住进了新小区一样。”

时光流逝,岁月有痕,城市里的房子老了,外墙难免会出现斑驳的迹象。今年3月,同安区启动新一轮的立面改造工作,对道路两侧店招进行统一规范,空中悬挂缆线,建筑物阳台罩、窗罩、空调罩、防盗网等也被统一规整,还对墙面进行清洗、粉刷和装修。此次改造的范围包括滨海西大道北段沿线、同集路沿线、南北通道两侧,再加上近两年完成的银湖中路、环城北路等路段的立面改造,同安区城区大部分主干道的两侧,变成了具有闽南地域特色的现代街区。

立面改造,让城市的风景亮起来了,而脚下的风景同样精彩。在近年来持续推进旧城改造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同安区抓住“灾后重建再发力”的机遇,进行了绿化改造提升,对去年因台风“莫兰蒂”受损的行道树进行补植,并对道路两侧的绿化节点进行提升,老城区越发生机勃勃;银莲路等6条道路进行了人行道改造,水泥彩砖改为了透水砖,下雨天积水不见了,市民也不用担心会一脚踩进水坑了;14条道路进行了“白改黑”改造,水泥路面变成了沥青路面,车跑起来噪音更少了,周边的居民更安心了。

城市在变得越来越美丽的同时,也越来越宜居。

同安区推进文明创建再提升,群众幸福感大幅提升

志愿者参与清洁家园行动

慢行系统成为同安人休闲散步的首选

蓝天白云,繁花绿树,道路整洁,秩序井然,是一座宜居城市的真实写照。这一画面,随着“文明创建再提升,灾后重建再发力”工作的不断推进,正在同安徐徐展开。

今年以来,同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再提升,灾后重建再发力”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突出“硬约束、软引导”,深入实施城市文明形象和市民文明素质再提升工程,持续开展“城乡环境提升年”活动等,推动五大类64个项目建设,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城市形象提升。

新举措

硬约束软引导深化文明创建

7月4日,同安生活网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条微信,曝光行人闯红灯、横穿马路等不文明交通行为。今年,同安区文明办、同安区道交办、同安区城管办和同安交警大队共同推出了“不文明交通行为曝光台”,通过委托第三方拍摄制作不文明交通行为视频,定期在同安电视台、各处LED屏、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平台曝光,以期找出问题进行整改,并督促市民主动遵守交通规则。

曝光得到了许多网友的支持。“这样的曝光不文明的行为和曝光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是一件很好的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希望监管还是要严厉点”“这个应该放到路口LED循环播放”“提倡文明交通”……在这条微信的网友评论中,记者看到了这样的字眼。

通过媒体曝光不文明行为,主动查找问题,强化宣传引导,是同安区在文明创建过程中突出“硬约束、软引导”的一个体现。

为推进文明创建,同安区建立了区级市容考评机制,在全市率先实现对镇、街城乡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溪流养护等工作的智能量化考评。同安区还开发了“同安文明卫士”电子督查平台,全面下放创建督查责任,创新建立了从区创建办、职能部门、镇街、村居到最基层保洁员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创建督查整改反馈机制,实现了城市管理“扁平化”,有效提高了创建问题发现、通报、整改、反馈的效率,通过机制创新把影响城市文明形象的问题管起来。

同时,同安区在今年上半年建成了757个“银城文明引力波”公益广告宣传栏,在巩固更新主要公共场所大型公益广告的基础上,陆续开辟了公园、广场、过街天桥、单位围墙、街巷墙体等多类公益广告阵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不规范、道德模范、诚信经营、志愿服务、富美同安等主题宣传示范街建设,实现城区公益广告宣传栏全覆盖,让文明意识深入人心,实现市民文明素质再提升。

新风貌

凸显古城韵味提升文化品质

1700多年,这是同安这座古城的历史。作为全市历史最为悠久的行政区,同安区把文明创建再提升与城市建设、文化遗迹保护相融合,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历史韵味,为银城古韵再添新貌。

雪樵公园,这个今年2月开工的市民公园,以纪念“现代汉语拼音文字之父”卢戆章为主题。上周日下午,记者来到现场,这个公园的建设已经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施工人员告诉记者,再过三四天,工程就将全部完工。尽管还没完全建成,但已经有部分市民选择到此散步休闲。沿着园区小路漫步而行,四周火焰木、桃花心木等植被随着地面的起伏高低错落,灰色格调的亭子、卫生间等建筑,在绿意盎然的环境中显得有些神秘,园内密布的拼音元素则为这个休闲公园带来了文化的味道。

这个占地约6万平方米的公园,是同安区打造的第二座以本土历史名人为主题的公园。近两年,同安区在推进一系列城市品质提升项目中,融入了大量本土的文化元素。全市首座环形天桥以本土历史名人吴必达命名,同安城东片区重要的休闲配套文笔塔公园结合了文笔塔这个文化地标。此外,同安还有苏颂公园、南镇山公园等一批文化休闲项目将进行修缮或建设。

环溪而建的慢行系统更是集文物保护、环溪风貌游览、区域立体式交通、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示范工程。这条许多同安市民最喜欢的休闲步道,不仅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更串起了铜鱼池、金车石刻、孔庙、古城墙、古牌坊、龙门楼、龙虎宫等同安城区散落的历史古迹,让市民在散步休闲中就可以探访千年古城同安的历史脉络。

新成效

实施“两违”攻坚腾出发展空间

如果说一个个项目的改造建设,是对千年古城的精雕细琢,那一次次“两违”拆除行动,就是为提升城市环境而进行的大手术。

近日,同安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联合西柯镇政府,对同集路旁潘涂社区的一处违建进行拆除。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拆除从巡查发现到实施拆除,前后只用了5天。拆除时,违建还处于地下室阶段。执法人员告诉记者,从地下室的基础来看,当事人很有可能要建成超过10层甚至更高的“巨无霸”违建,如果没有及时拆除,日后拆除难度更大,将造成不良影响。

今年以来,这样的“大手术”为数不少。同安区进一步加大“两违”整治力度,敢于较真碰硬,坚持“遏制增量、消减存量”,加大对“六线四片”重点区域“两违”整治力度,坚持整治与改造同步推进,继续配合立面改造和绿化提升工作,加强日常巡查监控,严防已经整治提升的区域再次出现新的违建。深化整治成效,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对重点整治区域“三排两处”,对可视范围内的违建目标进行整治,做到“露头就打,有违就拆”,保持严控严打高压态势。

截至7月7日,同安区“六线四片”整治区域共拆除2253宗,拆除违建建筑面积66.3万平方米。拆除后的地块统一移交给各责任单位管理,避免被再次侵占。目前,全区拆除“两违”总建筑面积102.6万平方米,腾出土地面积163.3万平方米,2017年度85万平方米任务数已超额完成20.8%。

同时,同安区高度重视广告专项整治工作,于3月份开始开展户外广告拆除行动,目前已完成银湖路、银湖中路、银莲路、阳翟二路、滨海西大道、324国道西柯段、同集路祥平段、同集路新民段的户外广告拆除工作,累计拆除非法广告4728起,面积38357.45平方米;拆除店招830起,面积5850平方米。

【镜头】

同安老城旧貌换新颜

慢行系统环溪而建

同安志愿者驿站为市民提供各种便民服务

绿化提升扮靓同安街头

道路“白改黑”后,市民行车更舒适

【亮点】

改善市容市貌

累计出动人员6800人次,车辆1360车次,拆除非法广告853起,面积13095平方米;纠正占道经营和跨店经营21150起,劝离流动摊贩19880起,查处占道经营等市容管理等问题2110起。

强化社会稳控

根据5月23日至6月15日市城调队对全市38个镇街进行平安建设“三率”电话调查测评结果,今年上半年同安区平安知晓率、执法满意度居全市第一,其中大同街道、祥平街道、汀溪镇的群众安全感率分别在全市38个镇街中排名第一、二、三名。

创新管理模式

率先全市摸索出“老板管员工、房东管房客、老乡管老乡”等社会治理创新模式。到目前,全区共组建武装巡逻队伍239人,治安巡防队伍794人,综治协管队伍6701人,志愿者队伍4690人。

弘扬社会正气

创建“银城文明引力波”品牌,共开展70余场基层巡讲,设立6个奉茶驿站、3个志愿服务驿站。开展文明创建再提升“清洁家园”等活动。全区共有3万志愿服务者,涌现出14名各级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

整治交通秩序

实施全区道路交通安全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加快建设“亮灯工程”、交通设施改善等基础设施。4月7日以来,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85625起,暂扣车辆2974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