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民情 > 正文

老树88岁病入膏肓续:专家表示树干还健康能救

2017-06-30 17:47:56陆晓凤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柳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刘海桑正在为樟树看病

厦门日报讯(记者 陆晓凤)连日来,本报系列报道《老树88岁病入膏肓,咋拯救》见报,市民反响热烈。经本报牵线,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海桑博士,昨日上午到现场为樟树“诊脉”;昨日下午,市绿化管理中心的专家团队也到场为樟树进行了“专家会诊”。

到场的众专家表示,这棵樟树还有救活的希望。综合各专家意见,市绿化管理中心将制定救治方案,提供给学校参考。

【会诊】

枝头还有嫩叶说明还有根系活着

前日,记者联系上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刘海桑博士。有着多年救治古树经验的刘海桑,没有丝毫犹豫,立即答应前往现场为樟树“看诊”。昨日上午,记者跟随刘海桑,来到白沙仑小学。

“枝头还有嫩叶,说明还有根系活着。”刘海桑在樟树周围转了一圈,仰着头观察树枝的形态。“树干树枝的颜色偏白,叶片掉落的速度较慢。”他说,真菌感染分为腐生和寄生——腐生即因为树根腐烂而引发的真菌感染,寄生即寄生在活体树干上,从现场情况,难以判定这棵樟树属于哪种。但是从树干的颜色以及叶片凋零的情况,刘海桑将“木层孔褐根腐病”排除了。

随后,刘海桑用上了电钻——钻开树干,能看到略带红色的木质层。“很湿润,还有些泛绿。”蹲在树干两旁,刮开一小部分树皮,刘海桑仔细观察后判断:“树干还很健康,还能救。”听到刘海桑的这一句话,白沙仑小学校友们紧皱着的眉头终于略略舒展。

昨日下午,市绿化管理中心的专家团队也到现场进行“会诊”。包括两位博士在内的专家们进行现场会诊后,对能否救活樟树也保持着乐观态度。

【药方】

初步药方有三招多管齐下有望治愈

刘海桑和专家团队的建议不谋而合,开出了一个初步的药方,里面涉及目前救治樟树可以抓紧操作的三个步骤——

首先是“截肢”,即截掉多余的树枝,为樟树“减负”。刘海桑说,已经生病的树木,根部无法吸收水分,多余的树枝会增加樟树的负担,修剪树枝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其次,是对感染的树根进行灌药处理。“如果找到对应的特效药,治愈的可能性非常高。”市绿化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建议,灌药的同时对根部进行“手术”,切除受真菌感染的部分,效果更好。

最后,当然是“营养”要跟上。专家团队还建议校方同时给树干“打点滴”,输送营养液。

专家团队说,接下来将融合优化各方意见,为学校制定救树方案。如果校方决定要对樟树进行救治,还将帮助联系专业公司进行后续操作。不过刘海桑也提到,治疗效果并非立竿见影,这棵樟树毕竟年纪大了,抵抗力、康复能力都不如“青壮年”,“身体机能”不比年轻时候,治疗的过程也会相对较长。

【延伸】

救树故事曾多次上演

其实,这棵老树并非第一棵引发市民广泛关注的树。在厦门,爱树、救树已经是一种习惯。

妙手对症芒果树起死回生

2009年,日光岩景区边,一棵160多岁的芒果树遭白蚁侵袭,树叶落光,树根腐烂。刘海桑用杀白蚁的专用药处理树干上的白蚁;在茎干打孔,对树身进行数次输液……2014年,芒果树终于结出果实,刘海桑这才松了一口气。

台风中倒下厦门人让它重新成长

高30米,树干直径达80多厘米,在福建亚热带植物研究所,一棵50多岁的猴面包树,如今萌发新芽。去年台风“莫兰蒂”期间,这棵猴面包树被连根拔起,躺倒在地上。所里的工作人员在微信上发出求救信息。朋友圈发出的第三天,在吊车的帮助下,猴面包树被扶正。

【记者手记】

努力呵护厦门绿色

新栽的树木,伫立在厦门的各个角落,它们为这座城市遮阴,也装点着城市;百年老树稳若磐石,见证着厦门的变迁,收藏着一代又一代厦门人的回忆。

无论是生病还是受创,树的疼痛、命运都牵动着许多厦门人的心。那棵奄奄一息的160岁芒果树,这棵病入膏肓的88岁樟树,都曾面临着“1%存活概率”的断语,但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在这种时候,厦门迸发出的是100%的努力——这是一种信念,呵护着每一棵树,让它们顽强站立,绽放出生命之绿,与这座城市的美交相辉映。

这样的故事过去和现在都在上演,未来也将继续上演。有一位读者说得好:“都说厦门空气好,其实是我们厦门人爱护每一点一滴的绿色,爱护厦门良好的生态环境,空气才能一直这么好下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