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旧厂房到创意空间,龙山文创园经历美丽“蝶变”
上世纪90年代龙山工业区建设
2009年启动改造为文创园区
2016年3月创新社区建设
东南网6月1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成沛林静娴)从“灰头土脸”的旧厂房到充满灵性的创意空间,龙山文创园走了近十年。这个位于厦门几何中心的文创园区,经过政策催化、资本带动及市场推动,现在已是厦门的“时尚设计中心”,初步显现出以时尚设计为龙头的高端产业、高附加值、高性价比的集群效应。谁又能想到,它的“前世”可是市民口中的“野猪林”呢?
且来听听龙山文创园的美丽蝶变之路。
转型升级 创文创“龙山模式”
2002年,当公交车驶过谊爱路时,土路泥泞,坑洼不平。高高低低的车上,张宏勋瞥见车窗外,“龙山一带厂房杂乱,混着些小作坊,当时,这里还是市民口中的‘野猪林’”。
可15年过去,此时的张宏勋,身为厦门市龙山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坐进了龙山文创园办公室,成了改造龙山文创园的“带头人”。当年的“野猪林”不复存在,如今完美蝶变,成了厦门的“时尚设计中心”。
张宏勋回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龙山片区曾是机器轰鸣的工业厂房。“退二进三”,思明区调整产业结构,不少工厂陆续迁出,2009年,思明区针对龙山片区这些旧厂房开始“微改造”。在不改变整个园区原有的道路、结构、肌理的前提下,仅对原有厂房建筑的外观、内部结构以及使用功能进行适当改造,最大限度地降低拆建成本,避免资源的浪费。
“在实践中,我们着眼打造特色文化创意中心和对台文创交流中心,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机制,负责园区改造运营,致力打造‘创新园区、对台园区、人文园区’,实现产业有效集聚、城市有机更新、园区有序管理,被媒体誉为文创业发展的‘龙山模式’。”张宏勋如是介绍。
产业特色 集聚时尚产业链条
龙山文创园以文化产业为导向,以创意设计、时尚产业、工业设计为主导业态,产业特色十分鲜明。
据张宏勋介绍,为推进龙山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转型改造、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思明区为此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首次旧厂房改造最高补助500万元,文创企业入驻最高补助100万元,领军人物入驻无偿提供500平方米办公场所,以及举办活动、获奖、文创项目等都有相应的奖励。据悉,政策印发实施以来,发挥了积极作用,现已引入计文波、刘勇、杨子、蔡美月(台湾)、郑清儿等大师工作室,万致创意中心、66文创园等项目陆续完成改造,引进洛可可、格瑞、行动派等一批文创龙头企业。
目前,园区已建有厦门市工业设计中心、龙山时尚中心、大师楼等多个分园区,吸引众多创意企业及配套企业入驻。同时拥有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7个省、市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工业设计公共服务平台。
园区先后荣获“龙腾奖—中国创意产业最佳园区”、两岸文创产业合作实验示范基地、工信部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园区(平台)。园区初步集聚从原创设计、衣料生产、品牌发布、时尚秀场、资本引入等一系列时尚产业链条。
孵化成果 设计人才产业全面开花
在龙山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龚榕看来,龙山文创园目前已初步显现出以时尚设计为龙头的高端产业、高附加值、高性价比的集群效应。这主要体现在园区的多项孵化成果上。
工业创意设计孵化方面,目前已培育文创品牌企业近百家,培育设计人才1000人以上,产生500项以上知识产权专利并转化。其中,园区入驻3D打印技术企业——斯玛特与台湾多所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
园区工业设计企业屡次夺得国际顶级奖项,2015年厦门洛可可设计有限公司和大雅传奇公司分别夺得具有“工业设计奥斯卡”之称的德国红点设计大奖,2016年大雅传奇一举夺得2016年红点设计奖全球第十名,同时该公司引进的台湾知名工业设计师叶书宏的设计作品,获得5个美国IDEA大奖、3个红点奖。
而在高端人才孵化方面,厦门斯玛特集团副总经理吴怀宇的“3D打印技术云平台生态圈项目”和厦门市瓷窑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鸿福的“陶瓷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双双入选厦门第八批引进高层次人才“双百计划”领军型创业人才。高端定制高跟鞋品牌杰喜的创始人陈树青是国家级文化双创人才,于2016年获得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
至于产业协作孵化方面,园区内企业通过搭建的平台共创共享,形成了良性的产业对接和协作。
经济效益 累计产值近百亿
龙山文创园区累计产值已近百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7%。其中2016年园区产值36亿元,文创产值22.8亿元,占思明区文创总产值的 13%,就业人数4000人,位列全省前列。
这其中,蓝帽子入驻园区三年营业额突破5000万,并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十点读书已完成超6000万元的A轮融资,估值近4亿元。
园区重视文创、设计产品相关展会活动的举办,每年举办约200场高端文创展会活动,连续三年作为厦门国际时尚周分会场,连续四年作为海峡两岸文博会分会场,是厦门乃至福建高端文创品牌活动的标杆和主要承接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