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能从自身工作的角度,来描述一下厦门港跨岛发展的进程么? 黄鹭旭:15年跨岛发展过程中,厦门港的港口货物作业、服务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比如,2002年,厦门港集装箱泊位等级最高的,也就是接待五万吨级集装箱船舶,而且都集中在岛内的东渡港区。相比之下,岛外的海沧港区才刚刚起步,大部分岸线还都是荒滩。在2002年之后,厦门港发展的脚步逐渐加快,尤其是岛外港区建设日新月异。 后来的发展证明,如果当时没有加快港口产业的跨岛发展,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舶无法靠泊厦门港,那么厦门港很可能会被边缘化。举个例子,2002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175万标箱,去年达到961.37万标箱;当年全港集装箱航线六七十条,现在已经超过140条。2003年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世界排名第29,如今已是世界第15。 记者:除排名之外,港口跨岛发展还带来哪些转变? 黄鹭旭:首先是厦门港国际地位的转变。厦门港的服务能力和辐射范围实现了大的飞跃,厦门港国际竞争力稳步提升。 其次是城市发展的变化。港口对城市发展带动作用非常明显,现在的海沧,城区面貌日新月异,各类航运要素快速集聚。 最后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海沧海润码头2006年投产时,许多东渡港区的员工还不愿意去海沧上班,觉得那里配套不成熟。现在,员工们不仅愿意来岛外工作,还纷纷把家都安在了岛外。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