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华社区党总支书记当起了志愿者,帮助居民做好垃圾分类
在康乐社区,居民兑换参与垃圾分类活动获得奖励
东南网6月13日(福建日报记者 林泽贵 林世雄)5月28日开始,厦门市湖里区湖里街道辖内18个社区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自3月开展试点工作以来,湖里街道先行先试,以和通、康乐、兴华、海天、村里、濠头等6个社区作为试点,涌现出互联网+垃圾分类,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联动推动垃圾分类,志愿者“站岗”督导等好经验、好做法,康乐社区康乐新村二期、兴华社区兴湖花园小区、和通社区半山林海二期等一大批示范小区的群众参与度越来越高,垃圾投放率节节攀升。目前,7个示范小区实际入住的2966户居民的分类参与率达82.49%,准确率达56.5%。
值得一提的是,湖里街道还把宣传的触角延伸至每一座校园、每一个小区、每一栋楼房,让居民时刻感受到垃圾分类就在身边。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
推行积分奖励,调动积极性
搭乘“互联网+”,提升准确率
“支持垃圾分类,注意分类投放……”6月1日,到和通社区半山临海二期小区找朋友的陈福气,在小区垃圾桶处扔垃圾时,差点被垃圾桶旁会“说话”的宣传栏“吓到”了。
原来,这是湖里街道率先在和通社区试点引进的“垃圾分类智能宣传引导系统”的设备。离它五米开外,它只是静静地站在那儿。可一旦有人靠近,它就会发出温柔的声音——播放垃圾分类的提示语音。“感觉就像是一位不用休息的督导员呢!”半山林海二期的居民庄先生说,听到语音的时候,他都会仔细检查手中的垃圾袋,看看垃圾放错了没有。
将智能化的电子系统引入垃圾分类的宣传与管理,是和通社区的一大亮点。“好习惯难以一天养成,督导员们也很难做到时刻在岗。”和通社区党委书记杨旭清说,这套系统白天可以语音提示,晚上还能借助LED的光亮,方便居民找到垃圾桶。在她看来,智能语音提示不但能节约人工成本,还可以随时引导居民准确投放各类垃圾,将垃圾分类的观念悄然“融入”居民的意识里。如今,半山林海二期的垃圾分类参与率和投放准确率正稳步提升。
“您好,您今天垃圾扔错了,鸡爪的包装袋要单独放到其他垃圾里,不能扔进厨余垃圾。”6月4日下午,在酒店当服务员的兴湖花园小区住户小陈扔完垃圾不久,就收到了这么一条温馨提示的短信。
这是社区网格化平台发来的。原来,小陈扔垃圾的时间点,刚好志愿者和督导员都不在场,但他扔错垃圾的一幕还是被社区里的监控系统“盯”到了。在兴华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更是搭乘上了“互联网+”。在这里,发现放错地方的垃圾,志愿者会拍照上传到社区的网络上,进行登记和监督,社区里面的监控系统也都在“紧盯”着垃圾桶,谁扔错了垃圾,一目了然。
“将‘互联网+’和志愿者的行动结合起来,全方位推广垃圾分类,正是兴华社区的特色所在。”兴华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旭玲告诉记者,在垃圾分类的试点工作中,社区网格化平台、手机App、视频实时监控、微信等“互联网+”的信息化手段,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志愿者可以通过社区平台上传垃圾分类监督情况,同时也可以反映工作进度,方便社区实时掌握。而在大部分时间段,只需要一名坐在显示屏前的社区工作者,就能通过监控随时查看垃圾的倾倒情况,方便进行针对性指导,提升居民分类投放的准确率。
据悉,湖里街道拟在辖内18个社区推广垃圾分类智能宣传引导系统,未来该系统将加载二维码扫描功能,一户一个二维码,既可以实现智能积分,更可以实现追溯功能,“谁家分错了,哪户最近没有垃圾分类,社区就可以根据情况进行精准施策、上门指导”。
6月8日上午8点,兴华社区兴湖花园小区60多岁的居民吴俊英提着3袋不同的垃圾下楼,娴熟地投放到不同颜色的垃圾桶里。“分得特别好!”一旁的督导员看了一下,当场给她登记了一个积分。“挺不错的,再积累一段时间,应该就可以再兑换一些面巾纸了。”吴俊英高兴地说,
一开始,吴俊英对垃圾分类是有些排斥的,几次让上门的宣传人员吃闭门羹。在女儿女婿的劝说下,“觉得太麻烦了”的吴俊英开始尝试着跟志愿者学习垃圾分类,结果发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还可以积分领取奖品。两个多月下来,她成了社区的垃圾分类达人。
在兴湖花园小区,居民只要提前做好垃圾分类并准确投放,就能在早晚两个时段各获取一个积分,记录在“绿卡”里。每周六是资源回收日,居民可将可回收物带来置换,如不愿换钱,也可由回收单位工作人员登记积分。
根据规定,积分累积到一定数量,就能兑换油米盐等生活用品。“这种奖励方式很有激励作用。”兴华社区党总支书记陈旭玲说,适度的积分奖励调动了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引导居民养成好习惯,也为垃圾处理、智慧环卫建立数据库。
据悉,在湖里街道,不少社区都在推行或者探索积分奖励的办法。特房海景公寓甚至有人建议积分奖品除了日常生活用品,也可以直接减免物业费。也有的社区则建议,应由全市统一规划,将垃圾分类积分纳入子女积分入学登记系统,“读书涉及千家万户,肯定能调动更大的积极性”。
多方联动督导,培养新观念
“厦门人平均每天产生的垃圾1.09千克,若将厦门市一年产生的垃圾堆填于世贸海峡广场,则相当于盖2栋300多米的高楼。”这是一堂生动的垃圾分类课,上课的是湖里区环卫所的陈老师,听课的“学生”,则是厦门市湖里区康乐社区康乐新村二期业委会代表、物业工作人员、志愿者,还有保洁员们。
有数据,有妙招分享,有知识传递,这样的垃圾分类小课堂,在湖里街道各社区遍地开花。两个多月来,湖里街道持续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方式、活动载体,让更多的小区居民了解垃圾分类,并参与到垃圾分类的队伍中去。
“垃圾分类工作,最难解决的就是居民的意识观念,需要持之以恒。”兴湖花园73岁的志愿者陈凤娇说,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应该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渗透”,应该充分利用规模不小的厦门志愿者队伍进行宣导。
即便在做督导工作,陈凤娇坦承自己也闹过笑话。有一次保洁员打扫完地上的垃圾,正准备把畚斗里带有烟蒂的垃圾倒进其他垃圾桶里。“你这样倒垃圾错了!烟是有害的垃圾,不能放在其他垃圾桶!”正当保洁员准备另外分类投放垃圾,陈凤娇想想有些不放心,翻开随身带着的宣传材料,发现烟蒂确实属于其他垃圾,她赶紧向保洁员道歉,承认是自己“学习不到位”。
在康乐社区,有一支由社区、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人员组成的“垃圾分类督导小分队”,每天他们都会出现在垃圾分类投放点,成了居民们熟悉的面孔。每天他们都要坐在一起,将看到的、听到的汇总起来讨论,形成更完善的方案。比如有业委会代表发现垃圾桶摆放的位置不合理,给居民投放带来不便,希望能够调整,社区迅速就将这一建议落实了。
社区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法,物业公司保障实施,业委会成员以身作则进行示范党员志愿者以楼道为单位,一遍又一遍地上门教授垃圾分类知识……这样良性的互动大大提高了垃圾分类推广工作的效率。更值得关注的是,另一个“多方联动”机制也在有效运转。社区与学校联手开展有趣的垃圾分类活动,通过在学校进行垃圾分类教育,引导孩子爱上垃圾分类。“孩子回家之后,又告诉自己爸爸妈妈,形成了社区、家庭、学校之间的‘三方联动’。”康乐社区党委书记曾清华说,通过“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新意识的种子逐渐在居民心中生根发芽。如今,康乐新村二期,这个占地8万多平方米、住户达到1000多户、总人数超过4000人的庞大小区,垃圾分类的好成绩却不断刷新——居民参与率超过80%、投放准确率超过50%。
在兴华社区,在社区、业委会、物业发挥作用的同时,志愿者成了“主力军”,30多位“守望先锋队”志愿者经过专业培训,个个成了垃圾分类的行家里手,他们每天在垃圾桶前督导、走家入户宣传。
“转变居民的观念,关键还是得靠‘人’来引导和监督。”湖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卢勇表示,湖里街道目前一方面注重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对居民处理垃圾的行为进行有力的监管和引导,希望能从根源上解决居民的垃圾分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