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文化教育 > 正文

专访华侨大学校友林童 《少年派》特效原来是他做的

2017-06-03 09:17:52梁静 来源: 东南网  责任编辑: 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东南网6月3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梁静/文梁张磊/图)在好莱坞电影特效领域,华人的身影并不多,华侨大学2009届校友林童就是其中之一。23岁时,他首次参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特效制作,即捧回奥斯卡最佳视效奖。短短几年,凭借多部视觉震撼的超级大片,他已快速成长为顶级特效艺术师。

昨天,林童回到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弟学妹们开讲《电影特效人林童的异想世界》,并于讲座前接受了导报记者的独家专访。此次讲座由华侨大学厦门校友会计算机分会主办。

从小就有电影梦 长大厚积薄发

19年前,当香港电影《风云雄霸天下》创造票房奇迹时,没人知道它所呈现的酷炫电脑特效视觉,正悄悄让一个不到10岁的福州男孩萌发了“长大要做电影”的梦想。

男孩叫林童,后来他一路的发展轨迹从未偏离这一理想:2005年考上华大计算机专业,2009年本科毕业后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娱乐技术中心学习游戏和交互应用开发。

2011年夏,他研究生毕业即入职美国著名节奏特效工作室Rhythm & Hues Studios担任视效指导,正式成为一名特效人。林童和团队里300多人一起,历时一年多完成了整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CG动画建筑,该电影后来获85届奥斯卡最佳特效奖。“《少年派》呈现的几乎都是海上的画面,动物由动画和模型部门负责,我只专注于水的特效处理。”林童说,包括水的张力、鲸鱼出来时水怎么流动、海洋表面如何模拟等等,都是他所在部门需要处理的细节。

这些任务的技术难点很多,但对林童而言,却恰好是助推他快速成长的良机,“参与《少年派》是很棒的学习过程,我们每天都在解决问题”。为了呈现出最真实的特效,林童看了无数的视频资料,据说连在海边吃饭时,都要跑去看看岸边的波浪和泡沫是怎么生出来的。

6年过去了,《少年派》里那幕鲸鱼出水的场景仍是林童最引以为豪的,“最好的特效画面除了真实、漂亮、震撼外,还得是观众没见过的”。

4年产出两部奥斯卡提名影片

2013年,林童跳槽到Method Studios,在这家后来蜚声国际的特效公司里,他以特效主创人员身份参与的《奇异博士》和《银河护卫队》,均获奥斯卡最佳特效提名,“奥斯卡提名”意味着进入“全球前五”。

另外,他还参与了《美国队长3:英雄内战》、《雷神:黑暗世界》、《蚁人》、《不惧风暴》、《八恶人》、《波西杰克逊》系列及《分歧者》系列等十余部不同类型影片的主要特效制作。

“特效组的工作就是制作拍摄不了的东西。比如《银河护卫队》里的树人就是全CG,特效要处理各种细节,包括树叶是怎么长出来的等等。”林童说,不过他“最有感觉”的还是《蚁人》。《蚁人》特效制作的前期研发就耗时3个月,林童团队的主要任务,是在观察蚂蚁怎么搭桥、如何传递食物等活动的基础上,先开发出一套特效工具,“包括蚂蚁的关节是怎么运动的,都要详细设计,这里面关系到许多物理和数学的东西。”有了这套工具,他们可以让蚂蚁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爬行,包括制作群体动画,历时5个月的建筑完成后,再根据导演的要求做细节的微调。

“做特效就是创造的过程,每天都是不一样的,有些项目的自由度很大,比如《奇异博士》,我们可以脑洞大开,任意想象。”而这,或许就是特效艺术师工作对林童最大的吸引力。

国内电影特效欠佳原因很多

此次回国,林童说自己是来“探路”的。

至于国内电影常被调侃的“五毛钱特效”,他觉得,这是很多国内特效师在“背黑锅”。“国内电影的特效处理得不好,其实有很多方面原因,包括导演水平、人才管理、前期投入、制作周期、执行制片的想法等等。”林童说,国内一些执行制片错误地认为后期制作只是给前期“擦屁股”的,所以在前期拍摄时容易积累很多弊端,最终导致后期积重难返。

其实在好莱坞,“后期前置”是很关键的步骤,特效艺术师会在前期就介入现场协商指导拍摄,以方便后期的处理,比如指导如何拍摄才能便于后期采集环境数据,怎样进行光的投射,才能让演员在后期处理时与背景融为一体。

“特效是实拍和艺术二次加工的有机结合,钱多不一定能拍出好的片子,很认真地在做每个镜头,才有可能创作出好的特效片。”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