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旺味香食品公司获得过众多荣誉。记者 董春辉 摄
工人们正在炒制肉松。记者 董春辉 摄
海西晨报讯(记者 董春辉)近段时间,各种版本的“肉松由棉花制成”的视频在微信群中流传。其中一个版本指向厦门一家老牌食品企业———厦门宏旺味香食品有限公司,其生产的品牌肉松———“香贡贡”被视频发布者称为“棉花肉松”。近日,记者从同安市场监督管理局新民市场监督管理所获悉,因受不实说法影响,该公司肉松销量大跌,品牌受到巨大冲击。目前,该公司已经报警,警方已经立案调查。
老字号企业受冲击
日前,新民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来到该老字号企业进行检查,记者跟随前往。换上白衣、鞋套、口罩后,记者顺利进入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十余个正在运转的肉松机,里面装满肉松,数名工人正对肉松进行炒制。冷却房里,女工们按照规定,穿戴好干净衣服,戴着衣套,将肉松推平进行冷却。随后,记者来到该公司产品实验室,在靠墙的铁柜里,每批产品的样本悉数存放,待检和已检样品完好保留。一些经过检验的样品甚至锁在柜子里,外面加了两把锁。
据该公司总经理黄振玉介绍,5月24日晚,一段指责“香贡贡”品牌肉松由棉花制成的视频开始在微信群里流传。视频内容显示,一名女消费者将“香贡贡”牌肉松放入清水做实验,称实验后的絮状物是棉花。次日,另一段内容更短的视频流出,制作者全程用普通话,但福建口音极重。记者注意到,这两段视频的制作者均为女性,两人以絮状物为依据,称“香贡贡”牌肉松由棉花制成。
据该公司总经理黄振玉介绍,第一段视频流出后次日,该公司同安城西店的销量额大跌,并且逐日减少,没有止住的迹象。
“受到冲击最大的是城西店和马巷的门店,随着视频的扩散,公司在福建、浙江、江苏、陕西等十几个省市的销售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销售额下降明显,损失暂时无法估计。”该公司总经理黄振玉忧心忡忡地说。
据了解,微信上流传的有关该公司肉松的视频共有两个,一个用闽南话录制,另一个用普通话录制。“前一个针对城西店,最先在同安流出,后一个在翔安流出,时间上正好一前一后。”黄振玉说,公司已经发表声明并报警,希望捏造事实的人早日归案。
针对网上流传的视频,同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新民市场监督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对该企业进行了检查,未发现其用棉花制作肉松。“用棉花制作肉松几乎没有可能,希望消费者理性看待。”工作人员说。
经过检查,新民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未发现异常肉松。
“香贡贡”出炉要经过10道关
在宏旺味香食品公司一楼接待室里,该公司获得的奖牌摆了一扇墙,其中有一些奖牌特别显眼,包括上世纪90年代市商务局、市商业联合会等联合颁发的“厦门老字号”奖牌、2005年6月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颁发的“中华老字号会员单位”奖牌、2005年3月获颁的“福建金牌老字号”等。
据该公司总经理黄振玉介绍,厦门宏旺味香食品有限公司和厦门香贡贡贸易有限公司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前者成立于1994年,主要负责食品生产,后者成立稍晚,主要负责产品销售。
该公司副总经理徐继平表示,肉松的生产要经过10道关卡,分别是鲜肉采购入厂、肉质检验、分捡、煮制、炒制、冷却、包装、实验室分析、入库和出仓,“每一道关卡都有专人负责,出问题的概率几乎为零”。此外,包括肉松产品在内,公司还注重对产品的危害性分析和关键点控制,通过环环把关、层层控制,清除产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危害,每年按规定,定期将产品送交国家认可的第三方检验机构检验,保证食品安全。
因为重视产品质量,注重诚信经营,该公司逐渐发展成为颇具规模的老字号企业,生产的产品畅销全国十几个省市,是同安区的纳税大户。
肉松与棉花差异巨大
针对微信群里流传的视频,厦门宏旺味香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产品生产工艺与品质管理的副总经理徐继平专门做了一次实验,以证明肉松与棉花的区别,实验由记者和新民市场监督管理所的两名工作人员见证。
实验前,徐继平准备了熟肉、罐装肉松和三杯清水、一团棉花。徐继平将肉松放入清水中,洗净后,捞出一些絮状物。撕开时,它们有丝状粘连。紧接着,徐继平又将熟肉放入清水中,洗净后撕开,呈现出与肉松相一致的丝状粘连。
徐继平将熟肉和肉松点燃,两者能点燃,但不容易燃烧,且冒出刺鼻臭味,而将拧干后的棉花点燃,其不仅容易燃烧,发出的气味也不同。
据徐继平介绍,肉松的主要原料是熟肉,其本质是肌肉纤维,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棉花的本质是植物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两者完全不同。
“肉松放在嘴里,一咬即化,而棉花嚼都嚼不烂,怎么可能用来做肉松?况且,棉花的价格也很高,厂家怎么可能这样造假?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徐继平说。
据悉,在指责“香贡贡”肉松是“棉花肉松”的视频流出后第二天,新华社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就推出了一篇辟谣文章,指出肉松与棉花的巨大差异,并明确表示“棉花做成肉松几乎没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