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谈人才】 创新人才发展机制 提升教育质量 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 郭献文 教育人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地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多年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人才强市战略,坚持党管教育人才,不断探索创新教育人才培养、保障、激励和引进机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教育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教育人才队伍素质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成果显著,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教育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我们在创新教育人才发展机制上,主要通过以下六个抓手来开展工作。 一是抓师德建设,建立了宣传、教育、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把加强师德建设放在第一位,在全省率先建立新教师宣誓制度,从入职起就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立德树人,做四有好老师。 二是抓教师“入口”,建立了精细化的教师招聘、引进机制和公开、民主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全面实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凡进必考”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 三是抓师资培养,建立了分类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全市广泛开展岗位大练兵、师德建设和百名校长万名教师进社区进家庭等“三项主题活动”,创新形成了“新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专家型教师”“金字塔”式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体系。 四是抓师资均衡,建立了促进人才均衡配置的流动机制。在执行多年同城同编、同城同薪政策的基础上,实现了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校际交流常态化、制度化,促进了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五是抓教师职改,建立了以师德、业绩、能力为导向的职称评聘量化评价机制。进一步发挥职称评聘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师德和师能的导向作用。 六是抓服务保障,构建了人才选用、培训、考核、再培训和不断提高的机制。努力提高教师待遇,着力协调解决教育人才在引进、招聘、落户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机制的不断创新带来的是教育人才队伍的发展壮大和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截至2016年12月,全市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特贴的在职教师有5人,正高级教师有18人,在职特级教师有94人,省教学名师有23人,市专家型教师有232人,市学科带头人有651人,市骨干教师有2823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正脱颖而出。“十二五”期间,厦门高考本一上线率、本二上线率及高考总均分稳居全省第一。在福建省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厦门连续三届取得优异成绩,获奖率、获奖人数、一等奖人数、特等奖人数等四项均居全省首位。教育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正成为厦门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和高质量普及的坚实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持。 |
相关阅读:
- [ 04-17]全省教师招聘昨开考 近9000人竞争厦门1000多个岗位
- [ 03-31]厦门市有三位中学教师获得“最佳教练员奖”
- [ 03-11]厦门要招1096名编内教师 近六成是小学教师
- [ 02-26]“大数据”挖出线索 涉股票内幕交易一教师获刑6年
- [ 02-21]集美“抠门教师”陈新杰 入围“中国好人榜”候选
- [ 02-21]学校老师不够代课老师难寻 厦门教师缺口问题引关注
- [ 02-13]"山区教师"李卫兵 9年如一日背着妻子去上课
- [ 01-27]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 “副科”教师招聘占三成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