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制瓷匠人、急救医师、园林培育师、科研教师……或许在平常的日子里,我们不太会去注意到这些坚守在各个岗位上的劳动者,但他们中的很多人却是数年如一日倾情奉献,无怨无悔。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厦门市总工会联合厦门晚报社开展“寻找最美劳动者”活动,发掘劳动者的闪光点,定格他们的最美瞬间。借此专栏,市总工会也以娘家人的名义,向全市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致以节日问候。
庄友谊在瓷器上雕刻花纹
庄友谊坐在窑前烧制瓷器
庄友谊复烧出的珠光青瓷成品
厦门晚报讯(记者 王东城) 在瓷器界,同安汀溪窑的珠光青瓷独树一帜,因青中闪绿,绿中泛黄,新鲜悦人,总有让人百看不厌的味道,却一度被隐没在时间长河中。幸好,同安小伙子庄友谊立志要和同仁们一起努力,让故乡的珠光青瓷重新焕发光彩,再次“飞入寻常百姓家”。
庄友谊是同安珠光青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经过收集古瓷片、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反复研究试验,他复烧的珠光青瓷,有着宋元时期的历史感与厚重感。
【缘起】
游客问了一句话,激发他复烧珠光青瓷的念头
说起汀溪窑址,庄友谊不陌生。小时候,他和小伙伴经常到汀溪水库边玩耍。庄友谊说,那时候,他们还在水库边捡过一些瓷片,尤其喜欢拿它们来打水漂。
长大后,庄友谊才知道,他儿时打水漂的瓷片原来就是珠光青瓷残片,而这些残片有着辉煌的历史。于是,庄友谊开始有意收集珠光青瓷标本。2001年,正在读大学的庄友谊偶然在古玩市场看到了一些似曾相识的瓷器。这些瓷器跟他小时候在汀溪水库玩耍时看到的瓷片,几乎一模一样。但当他与其他人聊起珠光青瓷时,却发现它的知名度有限,甚至连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
2010年,庄友谊在旅游行业工作,经常被游客问及:“厦门的伴手礼是不是只有馅饼?”这让庄友谊萌生了复烧珠光青瓷的念头,他希望把珠光青瓷做成厦门特色伴手礼。
庄友谊曾经开过瓷厂,生产瓷器礼品,对于制作瓷器,是轻车熟路。但对于珠光青瓷,他就一头雾水了。
【尝试】
投入十几万元打水漂,专家指点重新寻找思路
刚开始,庄友谊查阅大量文献,但找到不过是“以前青瓷用草木灰”等语焉不详的记载,究竟是用什么草、什么木,完全没有头绪。庄友谊还摔破收集的标本,查看里面的秘密。虽然他认定以现代的技术制作珠光青瓷,肯定没问题,但他也坦言:“复烧珠光青瓷之路,不知道尽头。”
从2010年有了复烧珠光青瓷的念头开始,庄友谊花了整整11个月时间,烧了200窑以上、数万件样品。但样品都跟珠光青瓷的枇杷黄效果不一样。不断尝试就意味着不断花钱,庄友谊投入的十几万元跟着打水漂。
2011年,庄友谊终于烧出了有枇杷黄效果的珠光青瓷样品,但专家认为,样品做得太精致了,缺少珠光青瓷本身所带的质朴气息。庄友谊开始反思,古代的生产力不像现在这么发达,窑烧肯定是就近取材,不可能到几百几千公里外去运载胎土。
如此一来,庄友谊缩小取材范围,就在汀溪窑址周边重新取材、研究配方、请教专家。他和工人不断试验不同的温度,并调整配方比例。有时,他在工厂一待就是两三天,柴烧时,基本上接连两天都不能睡觉。原来,柴烧时的火仓与窑仓是分开的,窑必须循序渐进地升温,还要注意火力、风向等,而这些只能依靠目视判断。
【收获】
产品已行销全国多地
海外客户上门下订单
2012年,经过数百次的尝试后,庄友谊终于烧制出接近宋朝时期的珠光青瓷。如今,庄友谊复烧出的珠光青瓷已经在国内设立30多个分销点,日本、俄罗斯、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客户还主动上门下订单。
庄友谊还在继续研发产品,以增加珠光青瓷的日用瓷品种。他也希望通过各方对珠光青瓷文化的宣传、推广,能有更多人或企业关注、研究珠光青瓷文化,共同把珠光青瓷推出去,重现当年的辉煌。
【人物简介】
“80后”庄友谊曾获同安“十佳工匠”荣誉,其千境窑珠光青瓷复兴项目被列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千境窑珠光青瓷曾获2013“同安十佳好礼”荣誉称号,并成为第十届同安世界联谊会唯一指定伴手礼。
2011年初,庄友谊主导的首件珠光青瓷复烧成功,并慢慢开始量产,年产量达到20万件。2015年他受邀前往新加坡,参加新加坡陶人协会举办的世界陶人创作展,并前往新加坡艺术学院交流。2016年开始,他先后接待50多个国家的艺术爱好者,向他们推介珠光青瓷。2016年,他启动了非遗进校园活动,现已在褒美小学、祥平中心小学等开展课程,力争在未来十年为同安培养1000个陶艺人。
【手写心语】
在复烧珠光青瓷的过程中,个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做事一定要有恒心,永不言弃。
——庄友谊
【小知识】
同安珠光青瓷
曾经远销日本
“同安可以说是世界珠光青瓷的故乡,珠光青瓷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同安文史专家、原同安县文化局局长颜立水介绍,珠光青瓷是日本人命名的。2011年,珠光青瓷烧制技艺被列入福建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56年,汀溪水库的修建工地现场意外发现大量瓷片、窑具。故宫博物院古陶瓷专家陈万里闻讯赶赴同安调查,发现大量卷草纹和蓖纹青黄釉碗,跟日本学者称为“珠光青瓷”的碗类似。经过进一步考证,1957年,陈万里在《文物参考资料》第9期发表《闽南古代窑址调查小记》一文,证实同安窑是远销日本的珠光青瓷的产地,纠正了以往日本学者认为珠光青瓷产自浙江德清后窑的看法,结束了争议几十年的珠光青瓷窑口之谜,引起了学术界广泛重视。
《珠光青瓷故乡——同安窑》一书提及,珠光青瓷在福建省内很多县市均有烧制,浙江、广东、湖北等地也有生产。然而汀溪窑在珠光青瓷烧制上的艺术造诣是别处无可比拟的。汀溪窑珠光青瓷釉色纯正,纹饰多样,线条婉转流畅、洒脱奔放。最具禅意的是,汀溪窑珠光青瓷胎粗,修足草率,圈足很不规整,给人自由、宁静的感觉。 (根据厦门日报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