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渔歌子》,演员穿上了蓑衣斗笠
进村演出吸引了很多村中的老人和孩子前来观看
身着齐胸襦裙的学生演员
厦门日报讯(记者 佘峥)已经当奶奶的颜粽叶是海沧青礁村的一名地道农村妇女,她听得懂普通话,但是基本不说。从正常的生活轨道来看,她是不会和诗人海子产生交集的。
不过,上周末,颜粽叶坐在村子里芦塘书院前小广场的塑料椅上,静静地听着一群朗读者深情朗诵海子的诗: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朗诵者是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以下简称“厦外海沧附校”)的师生。上周末,他们把学校的“清明诗会”搬到了青礁村里。
把“文化列车”开到乡村去
从某种角度上看,厦外海沧附校是一个“另类”:在诗歌被淡忘的今天,这所学校每年都要举行两次诗会,清明诗会就是其中之一。春暖花开时节,学生们上台倾情朗诵各种年代、各种风格的诗歌,礼赞春光。
厦外海沧附校校长彭胜勇认为,诗歌不应该被冷落,它能激发人们最美好的情感。今年,他还有了新的想法。
彭胜勇说,我们从海沧区正在推行的耕读文化中受到启发:为什么不把清明诗会办到村子里去,用生动形象的吟诵把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递给村民们?而海沧区正在掀起的这股“耕读传家”热潮,目的就是要将弘扬优良家风家训落实到最基层。
彭胜勇认为,在村子里举行的诗会,就像一辆开进村子里的“文化列车”,也是一种弘扬耕读文化和先人精神的方法。
在另一边,海沧街道也张开双臂,欢迎厦外海沧附校的诗会,并把它 “搬”到青礁村的芦塘书院前,已经有130多年历史的芦塘书院一直是村里小学的所在地。
有海子诗歌,还有答嘴鼓
诗会在上周六九点开始,不过,当师生们提前一个多小时到达青礁村时,颜粽叶和一些村民已经等候在观众席了。
颜粽叶指着舞台旁边的一幢院子说,我家就住在那里,孩子和孙子都长大了,我也没啥事。
她其实是第二次来看演出,前一天排练,她已经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不过,等她第二天又来时,她却又惊又喜——组织者在芦塘书院前的小广场搭起一个古香古色的舞台,包括一个巨大的屏幕。颜粽叶的闺蜜陈水连不停地叫好,她说了好几遍:我到过长泰那些地方旅游,都没有看过这么漂亮的舞台。
一个小时的诗会包括14个节目,分为《眷眷往昔 春思缅怀》《芸芸耕读 春和景明》《殷殷传承春意盎然》三个篇章,有朗诵,也有情景剧,既展现古韵,也追忆革命战争年代,最后回到美好的当代。
有趣的是,诗会节目的跨度相当大,既有“春暖花开”的海子诗歌,也有传统的答嘴鼓。
彭胜勇坚信,或许有些人听不懂,但诗歌是如此美好,一定会浸润人们的心田。
当然,将诗会推向高潮的还是类似答嘴鼓这样的闽南语节目,一听到熟悉的语言,站在后排的村民便不由自主地站起来,站着看完演出。
坚持就能带来改变
目不转睛看完节目的,还有海沧区教育局局长田云慧,听说要把诗会搬到村子里,她主动要求参加。
看着小广场上三五成群的村民,田云慧说,这让她想起《论语》中的一个片段,说的是孔子问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等人的志向。众弟子回答后,孔子唯独对曾皙的回答大加赞赏。曾皙说,我想在暮春时节,穿着新做的春装,叫上几个大人、带着几个童子,在沂河中洗个澡,在舞雩台乘乘凉,一路唱着歌儿走回来。
田云慧当天说,我觉得眼前的景象,就是这一幕的再现。
彭胜勇说,我们也知道,没办法通过一场活动来改变太多,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做力所能及的事,就一定会给乡村带去一些变化。
【链接】
国学走进课堂
老师到社区“送教”
厦外海沧附校是海沧教育局和厦门外国语学校合作办学,每任校长都由厦外派出。11年前,这所学校迎接第一批新生的,除了老师,还有校园里的一座孔子雕像,这也宣告了国学在这所学校的地位。彭胜勇说,我们把厦外培养学生“中国灵魂,世界视野”的理念,也带到了厦外海沧附校。
从一开始,国学就走进了厦外海沧附校的课堂。每天上课,别人是用紧促的铃声,它用的则是中国古典乐曲《高山流水》。余音绕梁后,就是小学部全体学生课前三分钟的经典诵读时间。
厦外海沧附校教科室副主任林园秀老师说,下个月,她还要到海兴社区书院给居民们上课。在海沧提出耕读文化后,学校马上和海沧街道签订耕读文化共建协议:厦外海沧附校每个月都要派一名教师到社区去宣扬耕读文化。
林园秀说,她准备结合《弟子规》和身边的例子,来给居民们讲家风家训。
彭胜勇说,没有人规定我们要去完成什么,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种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