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分类投放厨余垃圾
厦门晚报讯(记者 谢雨真)对于鼓浪屿居民来说,“垃圾分类”这个词一点都不陌生,有不少居民已经把果皮、菜叶制作环保酵素当成了生活习惯。这是因为早在2015年10月8日,鼓浪屿便启动了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作为此次岛内垃圾分类示范点的鼓浪屿,“软件”基础扎实,目前正在完善“硬件”,包括新增一批居民定点垃圾投放点,以及增设“四分法”垃圾桶。
分类收集厨余垃圾,可做环保酵素或兑换积分
昨天下午3点多,在鹿礁路1号楼庭院,龙头社区开展了一场环保酵素推广活动。“红糖、果皮(菜叶)、自来水按照1:3:10的比例调配,封存三个月就成为环保酵素了。”义工详细介绍制作过程,居民听得津津有味。龙头社区主任王玉霞说,这样的推广活动实质是垃圾分类的精细化教学,不定期开展。
“效果太好了,我家的地拖得都发亮。”居民陈女士说,环保酵素做好后,再按照1:1:1的比例掺入水和洗衣粉,洗衣粉功效立刻提升。现在,她每天都把家里的菜叶和果皮分类出来做酵素。居民张女士把做好的环保酵素用十升的大油瓶装起来,很多好友来讨要,她就教他们动手实践。
除了制作环保酵素,还有的居民把果皮、菜叶等厨余垃圾分类后兑换积分。鹿礁路1号楼前方篮球场旁边立着一个绿色垃圾桶,每天上午和下午,厨余垃圾扫码员老陈都要过来收集并核对。“你看,这个就不行了,袋子里还有纸和酸奶盒。”
王玉霞说,参与厨余垃圾分类的居民会得到一张积分卡,持这张卡可到E通卡指定的商户消费或搭乘公交。居民在垃圾袋上贴上条形码,符合要求的一袋垃圾记一分,每天上限是两分。
按照积分兑换,每月最多可以拿到26元。根据鼓浪屿街道提供的数据,龙头社区和内厝社区分别下发了1399张和1644张厨余垃圾分类积分卡,居民实际参与率分别为88.5%和88.81%。
店家支持垃圾分类,自备垃圾桶让顾客分类倾倒
鼓浪屿上餐饮店众多,餐厨垃圾产量非常大。目前,鼓浪屿环卫所采取电瓶车流动收集并直运到环卫码头的模式。据了解,每天约运送20桶餐厨垃圾,每桶容量为20升。
昨天下午,环卫工人统一收集沿街商家的垃圾时,看见有游客想把垃圾扔进专门收集餐饮店垃圾的桶里,赶紧提醒不要乱扔。
垃圾分类得到许多商户的支持。“沈家闽南肠粉”的老板沈春长在店门口放置了两个垃圾桶,还特别备了一个更大容量的垃圾桶。“那是让路过的游客扔的,店门口环境好了,我家的店档次也会提升。”沈春长在盛装食物的快餐盒以及墙壁上,都印上了“垃圾不落地,琴岛更美丽”的标语,用餐的顾客要自己走到店门口分类倾倒垃圾,吃剩下的倒在一个桶里,一次性餐具扔进另一个桶里。
游客不了解分类规则,四分法垃圾桶将设置在小区
作为岛内15个示范点之一,鼓浪屿较为特殊,因为它不是一个封闭式小区,而且每天还有众多游客过往。
鼓浪屿环卫所所长杨凤林说,如果将四种分类垃圾桶(可回收、厨余、有害和其他)投放在街巷中,既占位置影响街景,而且也不好操作。“游客太多,来自不同地区,他们不了解分类规则,只要一个人错扔一根冰淇淋,后面的游客跟上,就失去了垃圾分类的意义。”杨凤林说,采购到位的四种分类垃圾桶,将设置在鼓浪屿的封闭小区中。
此外,鼓浪屿将新增130个(龙头社区70个,内厝社区60个)居民定点垃圾投放点,主要设置厨余和其他垃圾两种垃圾桶,配备宣传板。在街巷中,还是以传统的果壳箱为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