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末年,嵩屿李姓渔民坐船跨海来此定居,是内厝澳的雏形
-从传统村落蜕变为国际化社区,鼓浪屿用了七百余年,本报今起为您介绍这段华丽蜕变
已搬迁至内厝澳路373号的种德宫
1990年从鼓浪屿省工艺美术学校内出土的宋代钱币,现存于鼓浪屿历史文化陈列馆
在“面包石”附近出土的“明处士振山黄公墓志”,现存于鼓浪屿历史文化陈列馆。
厦门日报讯(记者 林路然)南宋末年,当李氏渔民站在鸡母山下,望着对岸的嵩屿家乡,努力开垦田园,搭盖茅屋时,他们一定不会想到,脚下这座岛日后的命运将紧紧与世界历史相连,经历跌宕起伏,风云巨变。随着清朝封建帝国的大门被西方炮火打开,从周边迁徙而来的闽南人不再是唯一的岛民,洋人的身影频繁出现,盘桓在岛上几个世纪的闽南文化受到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从西方漂洋过海而来的社会风俗、文化思想如浪潮般不断涌上小岛,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成为西方城市化进程蔓延至东方的先行地,来自闽南原住民、多国侨民、华人华侨的管理智慧在此积淀。20世纪初,鼓浪屿已出落成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国际化社区,即使在今天,岛上社区管理的超前之处仍为人称道。
从传统村落蜕变为国际化社区,鼓浪屿用了七百余年。从今天起,我们将在“鼓浪屿往事”中为您介绍这段华丽蜕变中的点滴故事。
如今,当您漫步在鼓浪屿的曲径窄巷间,流连于错落有致的西式洋房,古老大气的中式民居,感叹多元文化为鼓浪屿留下宝贵的遗产时,是否想过,鼓浪屿也曾经是个村落模样?鼓浪屿的原点在哪里?今日,我们带您穿越历史的烟尘,回到那个有着闽南乡村气息的年代,认识岛上最早的村落——内厝澳。
一罐出土铜钱牵出鼓浪屿的原点
从鸡山路18号安献楼一路向西,往工艺美术学院沙滩去,透过民居和树丛间的缝隙,隐约可见嵩屿码头上高大挺拔的集装箱吊车正在忙碌。数百年前,对岸还遍布农田,这里顺坡而下的不仅有羊肠小道,还有一条流经“面包石”的小溪,后被命名为“旧庵河”。这条已经埋没在历史尘埃里的小溪,却是鼓浪屿文史资料里的常客——是它串起鼓浪屿的起源。
1990年10月29日,距离古时旧庵河不过百米的工艺美术学校内,艺术教育中心基建工地正在大兴土木。突然间,工人们从地下一堆碎砖瓦砾中发现一罐铜钱。据鼓浪屿文史资料记载,储存铜钱的容器青瓷瓮已破损,但铜钱保存程度完好,总重量达到100公斤。这些铜钱都是方孔圆钱,绝大部分为宋代铜钱。由于出土铜钱中,年代最晚的是南宋度宗咸淳年间所铸的“咸淳元宝”,容器又有明显的宋瓷特征,专家认定,铜钱的窖藏时间当属南宋末年。与铜钱一同出现的还有不少碎砖瓦砾,人们猜测,这批铜钱或许是被渔民当作宝藏,悄悄埋藏在房基之下。
出土的铜钱是目前鼓浪屿上发现的最古老的生产生活用品之一,证实了在南宋末年,鼓浪屿已有人居住。据鼓浪屿文史资料记载,嵩屿李氏渔民坐船跨海,来到“面包石”旁的小溪边,看这儿地处鸡母山支脉与浪荡山间的山坳,能避风,又有些许平地和水源,能开垦,于是在此定居,建成了“李厝澳”。入夜时分,海边闪烁星星渔火,砖瓦房升起袅袅炊烟,这是鼓浪屿上第一个村庄,也是内厝澳的雏形。
种德宫的迁徙路线描摹内厝澳的扩张
在鸡山路19号居民楼的一隅,一座供奉着保生大帝吴夲的小庙香火不熄,从中总能瞥见些许种德宫的影子。曾经,种德宫就在这附近,与旧庵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今,种德宫搬迁至内厝澳路373号,更接近现在内厝澳的中心。从古至今,种德宫始终代表着最初浸润鼓浪屿的闽南文化,而它的迁徙路线也描摹出内厝澳的变化和扩张。
1986年7月10日,在“面包石”附近,考古人员清理出一座墓葬,一方墓志重现天日,题为“明处士振山黄公墓志”。墓志提到,墓的主人叫黄一鹄,字振山,是鼓浪屿上一名小知识分子,生于明隆庆二年戊辰(1568年),死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墓葬位于种德宫附近。这意味着,种德宫的旧址位于“面包石”边,靠着小溪,而围绕着旧址,黄氏一族已从大陆来岛上居住。
鼓浪屿民间历来有“黄山洪海”(或“洪山黄海”)的传说,古时候鼓浪屿的山地海滩大多为黄氏和洪氏开发。曾有说法,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角尾锦宅村黄氏家族已来到嵩屿李氏族人的故地繁衍生息,在小溪边建立种德宫,从家乡带来供奉保生大帝的传统。
为何后来种德宫会向北迁呢?原来,当时除了锦宅黄氏,在鼓浪屿的北面,燕尾山与大石尾山的夹角海湾处,也早有另一支来自石浔的黄氏族人停船上岸,在两侧山腰上建房安居。这处天然的海湾面北背南,背对出海口,故得名“内厝澳”。比起“面包石”旁的小溪边,内厝澳海湾的视野更开阔,港口更大,吸引锦宅黄氏陆续往此迁徙,两支黄氏族人逐渐融为一体,合为内厝澳村落。
随着居住中心北移,人口增多,房屋从山腰盖到海边,内厝澳东路、内厝澳西路(今合并成内厝澳路)便以房屋走势形成,内厝澳的范围逐步扩大。清咸丰年间,种德宫不幸被毁,居民们遂将新址放在扩大后的村落中心坡地,今内厝澳路上。旧址遗迹被称为“旧庵”,小溪才被命名为“旧庵河”。内厝澳的区域范围基本固定,延续至今。
【链接】
“金带水”
有典故
相传源于南宋幼主赵昺
鼓浪屿美华沙滩浴场附近的海域被称为“金带水”,相传这与南宋幼主赵昺相关,进一步佐证鼓浪屿的历史可追溯至南宋时期。
那时,面对蒙古军大举进攻,南宋王朝风雨飘摇,还是孩子的南宋皇帝只能不断南逃。1278年,南宋最后一位幼主赵昺于福州即位。幼主在大臣们的护送下,曾在厦门岛上住了一段时间,继续南下。
传说,赵昺君臣航行至美华沙滩浴场附近的海域时,风云突变,风大浪急,幼主吓得惊慌失措,只能把腰围的金带抛入海中,企求龙王等神仙保佑。不多时,金带没入海中,海面果真平静了,赵昺君臣化险为夷。这一海域自此便有了“金带水”这一称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