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罐出土铜钱牵出鼓浪屿的原点 从鸡山路18号安献楼一路向西,往工艺美术学院沙滩去,透过民居和树丛间的缝隙,隐约可见嵩屿码头上高大挺拔的集装箱吊车正在忙碌。数百年前,对岸还遍布农田,这里顺坡而下的不仅有羊肠小道,还有一条流经“面包石”的小溪,后被命名为“旧庵河”。这条已经埋没在历史尘埃里的小溪,却是鼓浪屿文史资料里的常客——是它串起鼓浪屿的起源。 1990年10月29日,距离古时旧庵河不过百米的工艺美术学校内,艺术教育中心基建工地正在大兴土木。突然间,工人们从地下一堆碎砖瓦砾中发现一罐铜钱。据鼓浪屿文史资料记载,储存铜钱的容器青瓷瓮已破损,但铜钱保存程度完好,总重量达到100公斤。这些铜钱都是方孔圆钱,绝大部分为宋代铜钱。由于出土铜钱中,年代最晚的是南宋度宗咸淳年间所铸的“咸淳元宝”,容器又有明显的宋瓷特征,专家认定,铜钱的窖藏时间当属南宋末年。与铜钱一同出现的还有不少碎砖瓦砾,人们猜测,这批铜钱或许是被渔民当作宝藏,悄悄埋藏在房基之下。 出土的铜钱是目前鼓浪屿上发现的最古老的生产生活用品之一,证实了在南宋末年,鼓浪屿已有人居住。据鼓浪屿文史资料记载,嵩屿李氏渔民坐船跨海,来到“面包石”旁的小溪边,看这儿地处鸡母山支脉与浪荡山间的山坳,能避风,又有些许平地和水源,能开垦,于是在此定居,建成了“李厝澳”。入夜时分,海边闪烁星星渔火,砖瓦房升起袅袅炊烟,这是鼓浪屿上第一个村庄,也是内厝澳的雏形。 种德宫的迁徙路线描摹内厝澳的扩张 在鸡山路19号居民楼的一隅,一座供奉着保生大帝吴夲的小庙香火不熄,从中总能瞥见些许种德宫的影子。曾经,种德宫就在这附近,与旧庵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今,种德宫搬迁至内厝澳路373号,更接近现在内厝澳的中心。从古至今,种德宫始终代表着最初浸润鼓浪屿的闽南文化,而它的迁徙路线也描摹出内厝澳的变化和扩张。 1986年7月10日,在“面包石”附近,考古人员清理出一座墓葬,一方墓志重现天日,题为“明处士振山黄公墓志”。墓志提到,墓的主人叫黄一鹄,字振山,是鼓浪屿上一名小知识分子,生于明隆庆二年戊辰(1568年),死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墓葬位于种德宫附近。这意味着,种德宫的旧址位于“面包石”边,靠着小溪,而围绕着旧址,黄氏一族已从大陆来岛上居住。 |
相关阅读:
- [ 01-20]"好支书"程明仙 600年古村落里的领头人
- [ 08-11]闽台摄影师联展15日厦门开幕 光影再现两岸消失村落
- [ 09-14]“内衣大盗”扫荡村落 多户人家女式内衣裤频繁丢失
- [ 04-28]结束50年没水喝困境 厦门岛内两村落通上自来水
- [ 03-31]乌石浦旧村落“SM商城”进驻
- [ 12-05]10个电力增容工程一直受阻 面临进村落地难
- [ 10-15]新垵古厝韵味悠远 福建红砖古民居村落完美呈现
- [ 11-01]金山街道旧村落搭上“岛内提升”快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