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汇”活动为博士联谊交友、共享经验、抱团发展打通渠道
位于湖里区创新园UONE天地的人才公寓,配有宽敞明亮的咖啡厅
位于UONE天地的人才公寓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厦门日报讯(记者 黄怀)人才引领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湖里区贯彻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政策体系,拓展人才服务载体,打造人才工作品牌,形成吸引人才集聚的强大磁场,逐步建立起“高端人才引得来,中坚骨干力量留得住,优秀青年站得稳”的良好人才发展生态。
案例1
人才公寓 为人才提供温馨便利的居住之所
厦门市龟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程东霁博士这几天刚刚乔迁新居——位于湖里区创新园UONE天地的人才公寓。
输入密码,房门自动打开,程东霁带记者参观她的新家:卧室不大但整洁明亮,木质地板、衣柜、床、书桌、空调一应俱全;落地窗帘、席梦思床垫、悬挂在雪白墙壁上的装饰画、摆放在书桌上的绿色小盆栽,处处体现着家的温馨。推开阳台门向外望去,视野开阔,让人心情舒畅;卫生间里装有热水器,沐浴房用帘子隔开,以便干湿分离,厨房配有整体橱柜和冰箱。“一切都准备好了,可以直接拎包入住。房间里还有WiFi,上网十分方便。”程东霁的脸上写满了喜悦。
来到公寓外,可以在“青年会所”开party,在餐厅和朋友聚餐,在健身房挥洒汗水,在便利店购物,在UONE社区举办讲座、头脑风暴,还可以在咖啡厅听音乐、喝咖啡、聊天。公寓配有花房,可以在线订花直接送到房间。程东霁说:“生活特别方便,交通也十分便利,距离BRT车站只有10分钟,距离公司步行也只需10分钟。”
2014年10月,程东霁从安徽来到厦门,和朋友一起创办了厦门市龟龟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并申请获评双百企业。
来厦门创业,解决住房问题是头等大事。程东霁告诉记者,以前在厦门租房住,两房一厅每月房租要2600元。如今湖里区推出了人才公寓,她选择的这种房型每月房租1688元,政府补贴1000元,自己只要出688元。“特别适合单身创业者,或是创业初期来厦打拼的人才,极大地帮我们降低了生活成本,让我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程东霁说。
为缓解人才住房难的问题,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湖里区委组织部牵头相关部门,选取地理位置优越,配套设施齐全的湖里区创新园UONE天地,试点推出首批100套人才公寓。
“首批人才公寓的启用,是湖里区深入贯彻人才强区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优化人才干事创业环境,营造重才爱才氛围的重要内容。”湖里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湖里区将不断完善人才公寓配套建设,给人才实实在在的关心和帮助,将人才公寓打造成温馨便利的居住之所。同时,利用好人才公寓的平台,开展人才沙龙、讲座等活动,组建人才生活圈和朋友圈,拓宽人才公寓的功能范围,将人才公寓打造成和谐愉悦的交友之地,更是湖里区集聚人才的强大磁场。
案例2
优惠政策 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站得稳”
“在创新驱动的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引进一批人才,有时能盘活一个企业,甚至撬动一个产业。”这样的认识,在湖里区正逐渐成为共识。
湖里区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推进人才政策体系改革创新,建立“金字塔”式人才政策体系,政策红利惠及高层次人才、中坚骨干人才以及高校毕业生等基础人才。同时,注重分类施策,2016年,完善了湖里区“550”高层次人才计划及六个实施细则,修订了《关于在湖里高新技术园建立人才创业集中区的意见》,出台了《关于鼓励重点高校毕业生到湖里区就业创业的意见》,着力构建“高端人才引得来,骨干人才留得住,优秀青年站得稳”的金字塔式人才发展生态系统。
留美博士陈思恩2013年年底回国,2015年在厦门创办了科技谷(厦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是一家致力于航空领域大数据技术分析与服务的企业。陈思恩获评第六批市双百人才,他告诉记者,湖里区实施“550”高层次人才计划,从资金扶持、配偶就业、子女就学、优先推荐参评人才计划等方面,对创新创业人才给予全方位支持,陈思恩和他的团队都是政策的受益者。比如,企业创办初期,政府给予1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扶持,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及时雨;企业租赁创业场所,政府给予每月最高20000元的场所租金补贴;每月享受5000元的住房补贴等,都极大地解决了他来厦门创业的后顾之忧。
陈思恩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湖里区人才政策的受益面从双百人才拓宽到了企业的团队核心成员。企业在扶持期内,每年可以为3名团队核心成员申请每人1.2万元的工作补贴;团队核心成员子女在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就学时,可以在区属学校各择校一次,而且团队核心成员的评价权则交由双百企业。这些政策为企业培养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拓宽了渠道,科技谷(厦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有3名团队核心成员都享受了这些优惠政策,大家的工作劲头更足了,团队凝聚力也提高了。
人才是区域经济跨越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在政策的带动下,目前,湖里区已引进和培育了181名高层次人才,还评选了15名区拔尖人才,不同领域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星光”熠熠,扎根在此,为湖里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案例3
品牌活动 为人才联谊交友、抱团发展打通渠道
五缘湾畔,一场火热的博士联谊会,为单身青年搭建起一座联谊交友的桥梁,帮助在爱情之路上焦虑、彷徨的博士们寻找自己的意中人;海峡文创园,别开生面的人才沙龙和头脑风暴,让博士们一边品着咖啡,一边交流感情、分享经验、提升能力;锅炉咖啡厅,高质量的创业沙龙、激情澎湃的创业项目路演、热火朝天的项目资本洽谈,为双百人才学经验、寻资本、谋合作打通了渠道。
政府搭台,人才唱戏。湖里区创新成立双百人才企业商会、博士汇等人才服务平台,通过人才自主牵头开展美学沙龙、保健讲座、项目资本对接会、双百人才发展研讨会等丰富多彩的品牌活动,为各类人才联谊交友、共享经验、抱团发展打通了渠道。此外,创新博士建言献策渠道,鼓励和引导辖区博士为湖里区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工作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郭迟鸣博士是博士汇活动的“铁杆粉丝”,他告诉记者,博士汇活动让博士们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也为辖区博士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让大家在厦门工作创业更有家的感觉,让更多的创业企业与人才在湖里这片创新创业热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美丽厦门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书记谈人才】
抢抓人才第一资源
持续升级“智力引擎”
中共湖里区委书记 林建
近年来,湖里区委坚持人才强区发展战略,大力实施“550”人才工程,积极构建“5+2+2”人才政策体系,培育打造湖里创新园、特区1980文化创意产业园、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等专业性较强、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园区,不断创新拓展人才服务体系,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努力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目前,全区已累计引进和培育“550”高层次人才181名,包括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名、省“百人计划”人才8名、“双百”人才41名、重点产业人才77名、台湾专业人才16名,以及教育、卫生、社工等领域的一批高层次人才。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当前,湖里区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持续深化人才发展机制创新,进一步提升引才育才实效,努力创造人才事业蓬勃发展和经济社会质效提升的双赢局面。
突出“管好放活”,党管人才和社会参与“双驱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强化党委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的牵头抓总作用,做好政策制定、力量整合、环境营造、服务保障,统筹、搞活、用好社会各类人才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党委包揽人才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将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继续坚持“以用为主”的人才评价导向,向用人主体放权,为用人主体培养人才、激励人才拓展渠道。创新财政扶持方式,以设立引导基金、加大专项经费投入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引导和鼓励投融资公司、用人单位、专业中介机构等市场主体对人才资源进行投资,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人才投入格局,推动形成全社会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风气。
突出“高精尖缺”,对外引进和对内培育“双发力”。湖里区委提出了全面建设厦门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奋斗目标和“2+4+N”的发展战略,这离不开人才第一资源,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我们将围绕高端制造、新兴金融、商贸物流、创意创新等重点产业导向和发展需要,大力引进国内外一流人才,促进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强化灵活开放的引才理念,拓展“高精尖缺”人才引进渠道,实施顾问指导、短期兼职、项目合作等柔性引才方式,让人才源头活水不断。同时,加强对本地人才的孵化培育,探索校企地联合培养专业人才模式,通过建立大学生实训基地、大学生创业助理、大学生专业培训社团、“首席技师”制度等,从本地高校对口孵化输出专业人才。实施“人才加速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高端论坛、人才训练营、培训班、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提升本地人才的视野和素质。
突出“精准到位”,软环境营造和硬件建设“双保障”。坚持政策先行,为人才提供创业启动资金、薪酬补贴、保健补贴等资金扶持,提供子女择校、配偶就业、落户、就医等生活支持,实现人才“名利双收”。推进人才安居工程,通过建设人才公寓、加大住房补贴力度等措施,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依托湖里创新园、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特区1980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充分发挥五个园区人才服务站的作用,打造人才干事创业的热土。充分发挥区“双百”人才企业商会、博士汇、高层次人才党支部、大数据产业联盟等人才载体作用,推动各领域成立人才发展联盟、人才智囊团等人才组织,促进人才自我服务、抱团发展。精准开展人才服务,持续开展主题人才沙龙、项目资本对接会、发展研讨会等活动,推行“五步工作法”、“一站受理、同步审核、限时办结”等人才服务机制,真正帮助解决人才难题,推动企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