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兜图书馆馆长丁勇为紫嫣讲故事。(本报记者陈冬摄) 读书会让来自各行各业的爱书人聚集在一起。 晓学堂书店联合厦大“中文有戏”社团,举办“书中有戏——当阅读遇见话剧”读书活动。 厦门日报讯(本组文/记者陈冬杜晓蕾)最近,央视节目《朗读者》再次掀起一股阅读热,越来越多人慢慢将阅读转化成公众分享。在厦门,也有这样一群人,默默播撒读书的火种。 他们因为相近的阅读兴趣相聚一起,有的是企业家,有的是行业精英,有的是带着孩子的妈妈,有的是学生……他们以抱团读书为目的,将流行的网络碎片化阅读向深度阅读转变,将私人阅读的愉悦转化成集体阅读的快感。 他们所在的是一个个小团体,这个“团体”就是读书会。这些散落在图书馆、书店、咖啡厅、校园、社区,甚至客厅的阅读平台,成为推动这座城市全民阅读的强大力量。 共同阅读 产生“化学反应” “在读书会里,阅读变得更有趣,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聚焦共同热爱的书目,在多方的碰撞中求同存异,开拓了眼界。”这是读书会参与者的真切感受。 以市图书馆为例。借书只是个人阅读行为,如果组建俱乐部,让读者参与其中,就能带动更多人加入阅读的行列。从2012年开始,市图书馆陆续组建“读书人”读者俱乐部、“寻找老厦门”读者俱乐部、音乐爱好者俱乐部、户外运动读者俱乐部、“书虫”青少年阅读会、“留学全球”读者俱乐部、英文原版精读俱乐部等等,很多俱乐部甚至是读者直接参与互动策划。 在市图书馆负责组织各类读书活动的苏华说,“共同阅读”有一种聚合力,从而产生“化学反应”——相互激发和成长,提升阅读品质,这种作用是个人阅读无法产生的。 分享心得 收获高质量书籍 其实,读书会的兴起,是一种很自然的文化复兴。“中国人历来有爱读书、尊重读书人的传统。”一位业内人士说,这些年中国图书出版数量激增,但质量并不高,面对林林总总的所谓畅销书,究竟有多少值得人们阅读?读书会的好处,就是把大家聚集在一起,通过各自对阅读的分享,收获高质量的书籍。 厦门的阅读氛围,正是有了这些读书会,近年来越来越浓厚。市文广新局称,在2016年省城乡居民阅读调查中,厦门居民综合阅读率、阅读总指数等指标均名列各地市首位。 民间读书会 长久发展需扶持 从读书会的发展形势来看,图书馆、书店等组织的基本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然而,民间读书会由于主要依赖发起人及活跃参与者的热情,资金成了问题,许多民间读书的创办人大都是作为副业,日常开销或可以从主业中稍作补给,或由成员共同出资,然而这并非是长久的办法。 除了资金,人才也是民间读书会面临的问题。一位民间读书会负责人说,一旦发起人热情减退或无法投入足够精力,读书会就很难维持,而替代者又很难找到。需要有丰富文化积淀的优秀成员以及有经验、有能力的志愿者参与和帮助。 如何能让民间读书会的蓬勃兴起持续健康发展下去?业内有专家提出,政府或可制定相关的标准和机制,对一些发展较好的读书会给予一定支持。此外,也可以通过项目购买合作的方式,扶持民间阅读组织。 |
相关阅读:
- [ 12-27]2016年地厅级老干部读书班在厦门宾馆举行
- [ 10-17]第八届厦门城市诵读节昨闭幕 主题活动让市民乐享读书
- [ 08-29]太平财险厦门分公司开展“读书季”活动
- [ 08-10]厦门市妇联第十五届五次执委(扩大)会暨妇联干部读书班召开
- [ 08-07]厦门定位读书会 行业大佬抱团学习聊《定位》
- [ 07-15]厦门今年2.4万外来娃报名读书 积分入学时间提前
- [ 05-09]逾五成厦门市民去年读书10本 偏爱经济类和教育类
- [ 04-24]“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厦门占一席 入选者为段艳霞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