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南路裕盛园附近的“自行车一条街”如今仅有几家自行车店在营业
厦门日报讯(记者 陆晓凤) 共享单车进入厦门3个多月以来,有人欢喜有人愁。许多市民畅享骑行的乐趣,但传统自行车店遭遇巨大的冲击。曾经繁华的湖滨南路“自行车一条街”如今冷冷清清,不少自行车店陆续关门。
尽管如此,仍有一些自行车店在观望,他们依靠其他副业苦苦支撑自行车店的亏损,期待度过这个“严冬”,重新迎来自行车店的春天。
面临困境
“自行车一条街”仅剩4家店“撑场”
昨日早上10时,记者来到湖滨南路裕盛园附近,这条厦门“自行车一条街”,如今只有4家自行车店在经营。据介绍,行业最兴盛时,不足百米的路段聚集着20多家自行车店。
还在经营的自行车店,打出了各种打折招牌,试图吸引客人。但记者发现,有的门店一个上午仅有一两名客人前来询价。而在一旁的人行道上,数辆共享单车占着一席之地。
“共享单车进入厦门后,我们的生意进入新的低谷。”喜德盛自行车销售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傅成文坐在店内,由于生意不好,他和朋友闲聊。
生意一落千丈 每个月亏损万元
“以前一个月可以卖100多辆,现在一个月最多只能卖30辆。以前平均一个月可以盈利1万元,现在每个月都亏损1万元。”傅成文告诉记者,他的自行车店从2010年开始,已经在这里开了7年,见证了“自行车一条街”由盛到衰。
傅成文说,2010年至2015年,自行车生意都还不错,但从2015年开始,自行车店先后经历了两轮“寒冬”。第一轮是自行车网店兴起,售价便宜,还送货上门,抢走一部分客源;第二轮是从去年年底开始,共享单车大举进入厦门,不少人放弃购买自行车,开始用手机扫描二维码骑车。
“以往一天能卖两三辆自行车,现在一个星期只能卖两三辆。”另一家自行车店的老板老陈感叹“生意一落千丈”。
除了“自行车一条街”,江头等地的自行车店也面临困境。记者采访了多名自行车店老板,他们都表示,共享单车“登鹭”成为压垮自行车销售门店的“最后一根稻草”。
艰难求生
有人分割店面卖小吃 有人靠修车补贴店租
有人选择关门,有人通过转让减少损失,但也有人苦苦坚持,艰难“求生”。
“这家自行车店就像我的孩子,已经养大了,怎么舍得送人呢?”傅成文告诉记者,当初几名合伙人都是自行车爱好者,因为热爱自行车骑行而开起这家自行车店。一开始,店面只有50平方米,因为生意好,店面扩展到现在的100平方米。“如果今年生意再没好转,我就要把店面分成两半,一半开小吃店,另一半继续经营自行车。”他说。
今年63岁的老颜在江头开了20多年的自行车店,他也在观望。自行车店的店门虽然关上,但招牌依旧挂着。为了填补店租,他加入共享单车的修车队,当起了修车师傅。“修一辆车能挣几元钱,一个月能挣2000元,刚好可以贴补店租,毕竟是20多年的老招牌,我舍不得丢掉。”老颜说。
差异经营
专营山地自行车 销售量不减反增
传统自行车店受到共享单车的冲击,但专门销售山地自行车的车行却在兴起。
“骑行的人多了,购买山地自行车的人反而有小幅增加。”美国大行自行车店负责人林成华告诉记者,共享单车企业是在为自行车店培养潜在客户。随着厦门骑行之风日盛,越来越多的市民变成了骑行爱好者,因此,进店购买山地自行车的人不减反增。
【钩沉】
“武夷牌”自行车
曾大受欢迎
湖滨南路与湖滨东路交叉口西南侧曾是老市民所熟知的厦门自行车厂。上世纪70年代,自行车在厦门是“稀罕物”,只有华侨和劳模才能买得到。为了满足更多市民的需求,厦门自行车厂应运而生。当时,该厂生产一种“武夷牌”自行车,因为性价比较高,很受厦门市民欢迎。
随着交通工具多样化和公交系统不断完善,上世纪90年代,厦门自行车厂最终走向倒闭。虽然自行车厂不复存在,但因为自行车厂的名气很大,一大批自行车零售商在湖滨南路裕盛园附近开店经营,“自行车一条街”因此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