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厦门文化志愿服务再获国家表彰 志愿队伍力量壮大

2017-03-05 07:55:04陈冬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柳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厦门青年民族乐团到许厝村开展公益演出

文化志愿者走进医院

暑期里,滨北小学学生文化志愿者到市图书馆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少图“故事妈妈”俱乐部成立仪式上,14位妈妈合影。

厦门日报讯(记者 陈冬)文化部日前公布的一则信息,让市少儿图书馆辅导部的林芬感叹:“大家这么多年的辛苦、努力与坚持,得到了肯定。”原来,这则信息显示的是一份“2016年文化志愿服务典型”表彰名单,其中,市少图的“故事妈妈”文化志愿者俱乐部活动赫然在列。

成为全国文化志愿服务的典型,厦门并非首次,早在2012年就曾有2个项目获得文化部表彰——厦门青年民族乐团和“漆彩华光”厦门美术馆典藏漆画作品赴藏展,分别获评全国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优秀项目和“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典型。

近些年,国家和地方都在大力推动文化志愿服务,以缓解群众文化需求与公共文化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数年时间,厦门文化志愿者队伍迅速成长,开始成为基层文化的“生命因子”,发挥明显作用,受到基层百姓的热情欢迎。与此同时,众多志愿者获得了发挥专长的平台,同样收获着喜悦。

力量壮大

从不足千人

发展到两万余人

随着一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也在不断升级。

569人,这是2011年厦门开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时,全市各类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的数量。这也意味着,平均6000多名市民里才有1名公共文化服务人员,基层文化队伍不足,特别是面向社区、面向农村的文化辅导员非常缺乏。为破解这一问题,厦门承担了“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制度设计研究课题。

经过探索,在厦门建立起一支活跃在文化领域的特殊队伍,一套涵盖组织、招募、培训、活动、管理在内的文化志愿服务制度也随之形成。“政府引导、分层组织、自我管理、提升自我”的文化志愿服务“厦门模式”,成为经验样本。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厦门已拥有登记在册的文化志愿者超过2万人,成为厦门最“草根”,但也最富生机、最具活力、最有感召力的重要文化力量支撑。

搭建平台

三大平台支撑

文化志愿服务

每周一到周五,在市文化馆舞蹈班,季华英都会在这里教授学员民族民间舞和百姓健康舞。即使再忙,她也坚持来上课,因为在这里,她交到了很多朋友。每晚,她还在市文化艺术中心西广场,领着市民们跳广场舞。除了刮台风、下大雨等恶劣天气外,这样的义务培训,持续了整整7年时间。作为一名文化培育志愿者,季华英发动了专业知识与热情的双引擎,义务培育出了一大批“民间舞蹈家”。

文化志愿服务的特殊性在于——专业性和长期性。如何持续下去?厦门搭建了三大平台:全市各个公共文化单位均设立了“文化志愿者之家”;组织骨干培训班,开展文化志愿者培训工作;开通文化志愿者网站,文化志愿服务供需双方各取所需,自助对接。

如今,文化志愿服务在厦门已经呈现常态化。文化志愿者们或走进养老院、敬老院、福利院,或走进社区、乡镇,或走进企业、部队、医院、学校等场所,开展文艺演出、培训辅导、非遗传承等活动。而这些活动,并不仅限于单纯的“送文化”,更多的是将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各个角落。慢慢地,市民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积极的参与者、创造者,激活了文化热情和活力,收获了美好生活。

加强管理

考核制度激励

志愿长期服务

不过,这支日益壮大的志愿者队伍也有“成长的烦恼”:个别领域比较松散,个别志愿者对这份工作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热情。

一位曾在图书馆当志愿者的同学说,国外大学比较看重社会实践,如果想申请国外学校,有志愿者经历可以“加分”不少。当然,出于这种功利性动机去做文化志愿服务的还是少数。

此外,厦门的专业艺术院团每年都会走进农村、社区、学校,公益演出上千场,这些演出在基层非常受欢迎。此前曾有院团工作人员反映,个别演员对志愿服务的态度还不够积极。因此,建立考核制度,除了能评估文化志愿者的工作能力外,还能激励志愿者长期服务。针对此类现象,厦门出台了《文化志愿者管理办法》,制定《文化志愿者服务时间登记表》,要求志愿者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志愿服务,一旦和社区、基层约好时间,连续几次出现爽约,将取消资格。

【人物】

坚持六年讲故事

引领孩子们成长

佩鸾妈妈:

(“故事妈妈”俱乐部首批成员)

今天,又轮到佩鸾妈妈讲故事了。一早,她就来到市少儿图书馆塔埔分馆,穿戴上少图“故事妈妈”俱乐部的胸牌、徽标和围裙,准备分享新的故事。

给孩子们义务讲故事,佩鸾妈妈坚持了近6年,工作再忙,也会参加活动,在“故事妈妈”俱乐部的55名固定成员中,算是元老。成为“故事妈妈”,当上文化志愿者,佩鸾妈妈说自己也没想到:“我比较腼腆,普通话也不标准,要在那么多孩子面前说故事,真是很大的挑战。”

“故事妈妈”俱乐部的最大特色,是妈妈们通过丰富多彩的讲述形式,加上手工制作、情景剧表演等活动,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刚搬到塔埔社区时,佩鸾妈妈有些不适应。“这里的人气差多了,分馆里几乎很难看到孩子们的踪影。”

作为文化志愿者,佩鸾妈妈当然闲不住,她和另外一位妈妈将“故事妈妈”的模式搬到了塔埔分馆,一开始只有两三个小孩,“故事妈妈”们不放弃,逐渐到小区推广,带动了周边不少邻居的加入,还组建了塔埔图书馆微信群。现在每到周末,塔埔分馆总能听到故事妈妈和孩子们互动的欢笑声。

义务讲解厦门掌故

外来人成“老厦门”

杨贵宝:

(市博物馆保安,导览组、讲解组志愿者)

在市博物馆,有这样一个人:上班是保安,其余时间则是义务讲解员。他叫杨贵宝,58岁,每次在展厅里讲解历史故事,总是神采飞扬,也吸引了一大批“粉丝”。

老杨是江西抚州人,为了照看孙子,来到厦门。2013年的一天,老杨带孙子到市博物馆参观,刚巧赶上市博志愿者招募,便成了同批中最后加入的一员。后来,他在市博物馆当保安,更方便开展志愿活动。

几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适逢老家祭祖,当时族人都搞不清祖先到底是谁。老杨听到后便自告奋勇接下了修族谱一事。那些年,老杨翻阅历史资料,发现家族史与象山学派的渊源,激发了他对历史的热爱。

来厦之前,老杨对于厦门历史并不了解,通过志愿者的经历和自身努力,现在的他讲起厦门的历史掌故和名胜古迹头头是道,俨然一个“老厦门”。

【记者手记】

用志愿奉献

撒下文化种子

采访文化志愿者,最大的感受就是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沉重,有爱好和热情支撑,再琐碎、再繁忙的志愿工作,都能被他们演绎得轻松、快乐,因为他们收获的是快乐、友谊、充实。

真正的文化志愿者,不是头戴一顶小红帽,或穿一件红色小马甲,而是应该用无私奉献去感化他人,形成有文化有涵养的蝴蝶效应,让送文化与种文化相得益彰,使更多有才有艺、心怀大爱的文化人成为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的生力军,将文化更好地在基层播下精神文明的种子,建立文化的内生发展机制。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