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厦门频道首页> 城事 > 正文

6月底厦门岛内推行垃圾分类 岛外垃圾分类步伐加快

2017-03-02 07:13:37陈璐 来源: 厦门网  责任编辑: 柳绿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市环卫处组织的“绿海鸥在行动”活动,进入社区、公园,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海西晨报讯(记者 陈璐) 今年,对于岛内来说,垃圾分类时代将全面到来。

现在的厦门不同以往———为了应对垃圾分类的铺开,后续收运、处理环节已基本准备就绪。

日前,记者从市环卫处获悉,关于即将在厦门开启的垃圾分类时代,“三年计划”也将伴随启动。这些和百姓们息息相关的数字,各位可一定要看好了。

岛外垃圾分类的步伐加快

在这个月底,垃圾不落地和“门前三包”就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其中,“门前三包”是去年出台的“升级版”,有别于先前的“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变为“包卫生、包秩序、包设施”。

今年6月底,岛内思明、湖里两区则将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岛外,垃圾分类的“步伐”同样加速———今年年底集美区、海沧区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40%以上;同安区、翔安区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30%以上。在岛外各区的农村,还要设立垃圾分类试点。到了2017年底,全市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不低于85%。不遵守垃圾分类规定,或者随手乱扔垃圾,还可能招来处罚———8月起,有关部门将对违反垃圾分类、垃圾不落地和“门前三包”规定行为进行处罚。

2020年底,垃圾分类将全面推行于全市范围(含农村)。到了那时候,全市市民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不低于95%,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体系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产业化体系基本形成,人均垃圾产量实现“零增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绿海鸥宣传垃圾分类知识

去年,厦门市便成立了市垃圾分类管理中心,市政府通过了《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方案》和《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试行)》,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将生活垃圾管理责任“分包”到位,并设立了有社会监督员参与的考评体系。此外,各区将配备10名垃圾分类专职工作人员,街道则配备3-5名专职工作人员,社区(物业小区)要按照300户配1人的比例配备垃圾分类督导员。

关于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的宣传大使,也已选定。“干湿要分类,有害单独放。资源重复用,生活更健康。”《厦门市垃圾分类宣导手册》里,吉祥物绿海鸥“教”市民们如何进行垃圾分类。不久之后,绿海鸥会“飞”出《厦门市垃圾分类宣导手册》,出现在街头巷尾———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从垃圾分类基础知识、实操技能、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社会职责、公民意识等多方面入手,“传授”给大家更多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

相关新闻

厦门垃圾分类末端处理设施持续完善 今年将再建两座大件垃圾处理厂

今年厦门要在岛内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岛外各区也都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那么厦门的环卫基础设施准备好了吗?记者昨日从市市政园林局了解到,目前全市已经建成1座垃圾分类分拣厂、3座垃圾焚烧发电厂、1座餐厨垃圾处理厂、1座垃圾卫生填埋场,具备了一定的垃圾分类末端处理能力。这些环卫设施非常“渴望”经过分类后的“垃圾细粮”,因此市民家中的分类行动不仅不是无用功,还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

厦门垃圾分类末端处理设施持续完善

厦门已建17条垃圾分类直运线路 范围将逐步扩大

昨日早上6点多,一辆垃圾收运车准时出现在位于印斗路的集美大学水产学院内,将干湿分类好的生活垃圾收入车内,随后前往下一站——石鼓路的轮机学院,这是厦门建立的17条垃圾分类直运线路之一。垃圾分类直运线路建设是垃圾分类和垃圾不落地工作的重要一环,这种模式省去了清洁楼的转运环节,带给城市更清洁的环境。

海沧创新生活垃圾分类模式获居民点赞明年将在全区推广

华灯初上时,当您第一次来到海沧天湖城小区,您可能会看到,居民在投放垃圾时,手里还拿着卡对着边上另一名居民手中的POS机刷。原来,海沧区率先在厦门岛外开展垃圾分类,天湖城小区和北师大海沧附校就是首批试点。根据规定,居民将垃圾分类并准确投放,能获得积分,积分攒到一定数量,可兑换小礼品。这一模式,获得小区居民的一致好评。据悉,明年,海沧还将在全区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不仅是在城市社区、学校,农村也要开展上户收集试点。

海凤社区试点建设"互联网+垃圾干湿分离"智慧生态循环小区 居民纷纷参与

垃圾的“命运”,基本上都是被主人百般嫌弃地扔进垃圾桶,然后由保洁员运送到垃圾处理站去,从此“生死两茫茫”。不过在集美侨英街道海凤社区的泉水湾,厨余垃圾就成了“宝贝”,连社区的“地盘”都出不去。在这里,有专属于它们的垃圾桶,有为它们设置的垃圾处理机,等它们“变身”为有机肥料后,将“荣归故里”,回到小区滋养花花草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更多>>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