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狮正在磨制刀具,引得路人围观。记者董春辉摄 海西晨报讯(记者董春辉)“叮叮当当,叮叮当当……”铁匠铺里,打铁声穿越半个世纪,回荡在古老又现代的同安城中。56年时间,当年活蹦乱跳的小孩子,已成为白发苍苍的老人。几十年间,王伟狮专心做一件事———打制手工刀具。如今,他的名声越过同安,跨过海峡,不少台湾同胞慕名求购。近日,记者走进王伟狮的铁匠铺,了解他背后的故事。 砍钢筋刀刃无损 王伟狮的铁匠铺在同安最古老的松柏林街,店面不过20余平方米,里面摆满各类家用刀具,种类齐全。 与超市里的刀具相比,王伟狮手工打制的刀具个个都很“土”,表面凹凸不平,非常粗糙。“刀很丑,但非常好用。”王伟狮一边说,一边拿起菜刀,往手臂上轻轻一划,汗毛立刻掉了下来。 王伟狮又拿起一把砍骨刀,对着手指粗的钢筋连砍数刀,钢筋上数个铁块掉落,而刀刃却完好无损。王伟狮的朋友老赵说,王伟狮做的刀锋利无比又很耐用。 父亲曾为解放军赶制铁剪 王伟狮生于1948年,年近七旬,一身本领来源于父亲传授。他的父亲年轻时学会打铁,在松柏林街开了个铁匠铺,成为远近闻名的老铁匠。王伟狮在打铁声中长大,对打铁充满好奇。13岁辍学后,他跟着父亲学习打铁和制作各类刀具、农具,一干就是一辈子。 据王伟狮介绍,他的手艺纯熟首先得益于他的父亲。“父亲非常聪明,任何铁具,他看一眼就能做出来,技术精湛。解放厦门时,解放军缺乏锋利的铁剪,慕名找到父亲,父亲连夜赶制,将铁剪赠送给解放军,他们用铁剪来剪断铁丝网。”王伟狮回忆说,解放后,军队信任父亲的手艺,将整个骑兵连的马掌交给父亲打造,父亲一时名声大噪。 父亲精益求精的精神触动了王伟狮,面对学艺时的各种困难,他咬紧牙关坚持下来。“打铁手艺不好学,尤其在炎热的夏天,炉火近千度,人离它近,打铁时火星四溅,衣服、裤子烧出破洞,皮肤烧得生疼,只能先忍着,打完再往伤口上涂点油,第二天继续。”王伟狮说,为了新衣服不被烧坏,他经常穿着破衣烂布打铁,平均两个月要换一次。 屠户慕名跨海买刀 王伟狮告诉记者,学打铁不仅要吃苦,还要肯钻研。“一般的铁匠,制作、贩卖刀具、农具足矣,但要成为能工巧匠,必须不断学习、研究,往专业方向发展。” 王伟狮不断探索,学习制作新的铁具。有一次,顾客向他求购小型刀具,用于制作标本。这种刀具外形小巧,刀口锋利,耐用耐磨,若手工打制,难度很高,但王伟狮还是接下了这个活儿。 “加炭,起火,下铁,打铁,到了最后环节,烧红的铁因为太细,总容易断,几天工夫全部白费。”王伟狮说,他仔细研究、揣摩,发现打铁时必须轻重适宜,于是从头来过,终于圆满完工。 邻居老赵介绍,王伟狮的手艺在同安很有名气。“整条街超过90%的家庭都买他的刀,上海、杭州的顾客,还有台湾的屠户都会慕名来买刀。”老赵说。 而今,他35岁的儿子已经接替他的生意,后继有人,王伟狮十分欣慰。 |
相关阅读:
- [ 02-29]女铁匠活得像纯爷们 生在打铁世家15岁开始打铁
- [ 10-16]厦门“船王”作品被博物馆收藏 曾有人出价20万求购
- [ 11-27]在逃犯火车站四处求购票 暴露自己身份被抓
- [ 05-02]祖宅发现戳锤上窄下宽成“梯形” 买主争相求购
- [ 06-10]2.5亿人民币求购迭戈 哪家中超豪门这样不差钱?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